matika wrote:
個人認為這並不算進步...(恕刪)


沒錯

但以現階段來說 apple 致力於將產品走向"輕薄化"

laptop上 利用更新電源線

而在行動裝置上 則透過"Lightning 接頭" 來達到其目的 (別忘了nano & touch)


但就我個人來說 我期待apple 未來在行動裝置上能達到"無接頭"設計!


1.透過wifi 或 bluetooth 來進行資料同步

2.利用"無線充電"技術省去連接充電

這樣可以達到真正極簡風



lw5 wrote:
耳機孔在底部 那手機...(恕刪)


以我的例子來說

雖說我用得是HTC 但以我的使用經驗 放入口袋時我都是"頂端"在下的放入

目前還沒遇過"誤觸"的情況

而且 這樣不管 取出 或 放入時 "都可以呈現最自然輕鬆的方式"握取手機
LEGEND1230701 wrote:
以下是在下小小的心得...(恕刪)


您的心得文
iOS6 發表時間是在六月
所以這次.....

現在嫌貨的一半都是使用別平台的硬體派
有空多去看一下批評者的個人發言

另外回你上篇
無線充電可能還要時間
說過好幾次了
現在的無線充電
充電距離跟時間....
nokia 發表920的時候怎不敢強調這個
結果直接就看到 reviewer在文中直接的疑問
很高興看到一篇有內容的討論 ~

Engadget有篇內容講述,可以參考。
--------------
AllThingsD 的 Ina Fried 在 iPhone 5 的發佈會後找了 Apple 的 Phil Schiller 作了一個訪問,解釋了為什麼 iPhone 5 有新連接埠,但沒有加入 NFC 和無線充電。在連接埠方面,Schiller 很簡單地說如果他們不轉用 8-pin Lightning 埠的話,根本沒有可能製造到更輕和更薄的 iPhone 和新 iPod 系列。而且轉用這個 Lightning 埠並不是一個草率的決定,他們在未來很多年內會繼續使用這個規格的。

在 NFC 方面,他指出 iOS 6 的 Passbook 可以做到的功能,例如儲存登機證、會員卡和門票等資料,「就是目前消費者需要的東西」,不需要靠 NFC。說到無線充電,Schiller 認為現在的無線充電模組依然是需要連接到牆壁上的供電處,不會比有線充電方便很多。相反,USB 傳輸線更為普及,可以隨時連接到餐廳、電腦甚至是飛機上的充電處;如果要弄一個插在牆上的裝置,再讓這個裝置為其他裝置充電反而會將事情複雜化。
----------------

iPhone 5出的4吋,是取決於讓人的手可以「一手掌握 + 完整按到螢幕上的按鍵」做優先考量。

大家可以仔細想想,到底廠商會出一款大螢幕(>4吋)的手機(包括所有該手機內硬體),是因為考慮消費者就需要這樣的大螢幕優先,還是是硬體就需要大電池的支撐考慮優先,所以才得需配上大螢幕?
意思是,舉例拿掉 S3, Note, One X 的大螢幕,手機內其他硬體元件不變,上述手機能不能被做出 3.5 吋螢幕的大小!? 同樣運作 Android, WM 等作業系統,是否還可以達到原來手機所宣稱的使用或待機壽命!?

我想重點在此。
其實我個人覺得尺寸大小都不是重點,方便的是那些APP。而且有幾個人真的是天天用電話上網或看影片。如果要做這些事,我寧可再多買一台IPAD。就像某個牌子的5.3寸,真的是太大了。
沒啥好討論的

我兩家都用過了

最後我會選擇回ios

管他手機長啥鳥樣

也沒得挑阿~~~


現在買手機想要多驚奇??

不都一樣的東西而已

還在用以前的感覺去買東西阿??

時代已經進步啦!!!!!!!!!!

Steve38 wrote:
Schiller 很簡單地說如果他們不轉用 8-pin Lightning 埠的話,根本沒有可能製造到更輕和更薄的 iPhone 和新 iPod 系列。而且轉用這個 Lightning 埠並不是一個草率的決定,他們在未來很多年內會繼續使用這個規格的。


在商言商啦!

難道Micro USB接頭比Lightning更大? 還不是想綁規格, 而不管國際組織的呼籲改用Micro USB...
matika wrote:
在商言商啦!難道Mi...(恕刪)


有可能,各種講法都可以聽聽看。

聽說要取得 Apple 認證的配件廠商,需要付一筆錢。
Apple 也因為市場夠大,才敢選用自訂的標準,不夠大的廠商,當然會以標準的規格優先。

自訂的標準,也可能被講因為有更好的效能,更快的速度等,相較一般以相容性為優先所謂的標準規格。
真如此,也很難說好壞,也許自訂的真的比一般的標準來的好,只是成本較高。
也許自訂的最後取代了一般的標準,甚至本來沒有標準,最後約定俗成了所謂的標準,都有可能。

LEGEND1230701 wrote:
以下是在下小小的心得...(恕刪)

可能是先拉長 下一代或下下一代再拉寬吧
以免app有上與右的同時兩個黑邊 破壞使用者感受XD

Steve38 wrote:
Phone 5出的4吋,是取決於讓人的手可以「一手掌握 + 完整按到螢幕上的按鍵」做優先考量。

大家可以仔細想想,到底廠商會出一款大螢幕(>4吋)的手機(包括所有該手機內硬體),是因為考慮消費者就需要這樣的大螢幕優先,還是是硬體就需要大電池的支撐考慮優先,所以才得需配上大螢幕?
意思是,舉例拿掉 S3, Note, One X 的大螢幕,手機內其他硬體元件不變,上述手機能不能被做出 3.5 吋螢幕的大小!? 同樣運作 Android, WM 等作業系統,是否還可以達到原來手機所宣稱的使用或待機壽命!?)

螢幕變大耗電量肯定會跟著往上不是嗎?
我看系統的耗電量排行吃最兇的就是螢幕..
中華民國萬歲
實機都沒拿到用過就這麼多心得,厲害厲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