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順 是減少問題發生
安卓的順 是減少問題發生的時間
滑頁時畫面閃黑閃白卡頓 在安卓新機上都還是會時常出現
(從以前到現在都有 因為效能提升使問題時間減少到非常短
但是仔細注意就會看出來 依然有這些問題 出現頻率也差不多)
蘋果:減少問題出現 即使出現問題也減少問題發生時的時間
安卓:只有後者 減少問題發生時的時間
而這減少問題發生時的時間 多數是靠CPU效能提高而減少的
但安卓CPU效能又比蘋果低
加上安卓系統本身硬體資源吃過多 拖累整體運作
表現出來的物理性與系統與軟體的延遲 總和起來是很高的
最常見的就是一些即時反應遊戲音GAME
用哀鳳的人改用安卓玩 會按太慢掉拍 (拍子快對到了再按)
用安卓的人改用哀鳳玩 會按太快提前接拍 (拍子還沒對到前 預先按)
哀鳳延遲低 接近即時 拍子接近時才按 換用安卓會變成太晚按 掉拍
安卓延遲高 拍子要預先按 才會完整對到 換用蘋果會變成提前按 太早接拍
--------------
安卓系統原罪 系統不換掉 不改架構
永遠都是那樣子 跟蘋果比就是順暢度不足 各種較慢的感覺 以及發生問題的頻率
但是換系統改架構 等於現有軟體全部掰掰
軟體歸零與蘋果現有幾千萬軟體比 會讓安卓生態圈崩解
(尤其是上游苦哈哈的安卓手機製造商
因軟體歸零總市佔要是再讓蘋果吃掉更多
可能售出手機數的利潤無法維持營運成本倒閉)
google在最初一步就選錯系統執行軟體的架構了
現在想改要改 難了
---------------
反而微軟windowsPhone沒太多這些在安卓系統的系統問題
反倒接近哀鳳的順暢度 被說是最不像微軟的產品
不過進入行動市場太晚 軟體商不幫 軟體發展不起來
上市市佔3%
下市市佔0.3% 居居
彈幕濃!
skiiks wrote:不懂順的定義不同的話
很早以前說過 蘋果的(恕刪)
稍微舉例:
蘋果1小時出現問題5次(頻率) 時間0.1秒(問題時間) = 5次共0.5秒問題時間
安卓1小時出現問題10次 時間0.2秒 = 10次共2秒問題時間
系統優化與CPU效能提升後
蘋果1小時出現問題1次 時間0.01秒 = 1次0.01秒問題時間
安卓1小時出現問題10次 時間0.02秒 = 10次0.2秒問題時間
這些延遲對日常使用無礙 但關鍵時刻出現看起來就是礙眼
想要安卓更進步 就是" "部分要再進步 減少問題次數
「安卓1小時出現問題"10次" 時間0.02秒」
不過依據使用朋友各種新舊旗艦高低階產品
這些問題大致看來就是
依舊
彈幕濃!
個別卡頓現象通常出現於各品牌廠升級系統後的軟體BUG(建議還是沒災情再升,蘋果也一樣),
安卓市場基本上就是過季二手旗艦或當季陸廠中階用最好SOC的CP值最高,
安卓系統過於開放,導致app開發者開發的軟件沒有統一的規範。導致各種應用強制重啟,強制關聯啟動,強制後臺運行,最終導致過季中低階安卓手機越用越卡,但這些都可透過設定及系統最佳化解決的。
我也是音遊中重度玩家,主要是考驗節奏、反應力跟熟悉度,比如知名度最高的夢幻鋼琴4人對戰絕大多數最難的曲目都可彈到第3~4輪加速的1000~1300(通常450以上就幾乎穩第一), 近年中高階的蘋果跟安卓就順暢或延遲來說正常情況下基本是沒差異的
軟體優化不夠及螢幕解析度偏高的問題相對也會需要更高的硬體效能。
探討Android 的螢幕滾動操作不如 iPhone 流暢順滑的因
其實我覺得最主要還是開發者對於應用的優化不夠,太多的Overdraw和Layout方面的問題,Android開發者本身為了適配螢幕解析度和解決其他一些相容性問題已經耗費很多精力了,很少有開發者會花很多精力去做細緻的效能優化,有的甚至連優化的方向都不知道。現在的官方微部落格戶端要我看在Overdraw方面還是很嚴重,然後在非同步載入圖片的時候幀率也不夠穩定,算不上流暢。再則由於Android平臺本身機能沒有強大到優化爛的應用也能跑的非常流暢暴露了優化不夠的事實,特別是手機廠商的定製ROM相比原生系統都一定程度犧牲了一些流暢性導致這個問題顯露的更加明顯,所以在Android上面作出流暢的應用要付出比iOS更多的精力。
其實Google這些年一直在系統層面作出努力提升系統的UI效能,從硬體加速到Project Butter到Reorder&Merge繪圖操作等等,但是我感覺Google對於Android開發最佳實戰宣傳不夠,國內有多少開發者上Youtube看過I/O大會上面的Android Session?幾乎每年都有講關於系統圖形效能方面的Session。所以這裡面也有國內開發者開發水平和眼界的問題。
綜上所述:一是受限於Android平臺本身效能不夠強大做出相同流暢度的應用比iOS更加困難,二是國內開發者對於Android開發效能優化方面的最佳實踐知之甚少。
update:
某些答案中說螢幕觸控反應速度是影響流暢度最大問題的回答並不靠譜。我本身是做Android應用程式開發的,我舉一個例子就能質疑這個結論:為什麼原生系統(比如執行Android4.4的Nexus5)上面自帶的App能執行得絲般順滑而第3方開發的應用(特別是國內應用)就普遍比較卡?他們的執行環境是一樣的吧?螢幕也是一樣的吧?為什麼流暢度就硬是差一些呢?原因就是SystemApp是Google開發的,他們的開發人員瞭解如何做出效能優秀的應用,瞭解Andorid開發的最佳實踐。而第3方的開發者水平參差不齊,優化經驗不如Google開發人員,導致寫出的應用執行效率也不如SystemApp,站在同一個系統和執行環境裡面講,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上面的一些測試,能反映的最多也只是當手指觸控到螢幕的那個瞬態反應的延遲,並不能完全說明Android不如iOS流暢的原因。我覺得流暢性主要表現再2個方面:一個是觸控反應延遲,一個是渲染的幀率,而且後一個的重要性更大。可以想象一下從手指開始觸控式螢幕幕到UI開始滑動的那100ms的延遲給你造成的不流暢感覺大,還是在滑動過程中不穩定幀率造成的卡頓感覺大?其實Google這些年的Android版本更新也一直致力於改善螢幕觸控延遲(找了個4.4的更新介紹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Android – 4.4 KitKat ),雖然可能還是比不上iOS,但是我覺得在這方面的差距已經很微小,帶來的感受上的差異也是很微妙不容察覺。
更多的不流暢性還是體現在優化爛的應用執行不穩定的幀率上面,比如在某個瞬態後臺執行緒非同步載入圖片完成後在UI程序執行某個callback方法要顯示,如果圖片太大就需要根據ScaleType實時縮放到適合的尺寸顯示到ImageView上面,這個時候如果圖片太大縮放操作時間太長就有可能造成主執行緒阻塞較長時間,影響了系統UI程序在單位時間片內的渲染,導致掉幀。我再舉一個例子也能反駁螢幕觸控反應速度是影響流暢度最大問題的觀點:為什麼在滑動顯示單行文字的列表項一般不會覺得卡,而顯示比較複雜佈局的列表項(如微博)會比較卡?他們的螢幕和執行環境是一樣的吧?觸控延遲都存在吧?為什麼呢?這是由於列表項的佈局過於複雜,UI控制元件在整個繪製的過程中(onMeasure()測量大小->onLayout()分配位置->onDraw()繪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比如各UI控制元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和大小可能是互相影響的,這就導致在渲染每一幀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計算大小和確定位置,然後繪製階段也需要多執行一些繪圖操作來畫完所有的UI控制元件。面對複雜的介面,有經驗的開發者會盡量去避免介面的Overdraw(過渡繪製),減少UI層級,選用效能更好的ViewGroup(比如FrameLayout效能比LinearLayout好,LinearLayout效能比RelativeLayout效能好,但是佈局能力最強大適應性最好的是RelativeLayout,在功能實現和效能優化中平衡達到最優需要經驗),避免圖片實時縮放,避免在呼叫頻繁的關鍵的路徑建立物件減少gc頻率,合理的管理Bitmap大物件(LruCache)等等(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優化技巧不在此一一列舉了)。還有講什麼程序優先順序問題的答案說的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Android的UI渲染程序的優先順序可能不是最高但也是比較高的,不會說他UI渲染優先順序設定到比後臺執行緒還低的情況,這點不用過度討論,Google也沒蠢到那種地步,不服自己去看Android SDK原始碼。
我不否認螢幕觸控延遲也是造成Android滑動感覺不流暢的原因之一,但是站在一個開發者看到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在現有Android最新版本的系統優化下,他的影響遠沒有應用優化爛帶來的影響大,優化好的Android應用跑在最新的Android版本上基本可以執行的跟iOS應用一樣流暢。
weiannn wrote:
可參考程式前言的這篇(恕刪)
weiannn wrote:
我不否認螢幕觸控延遲也是造成Android滑動感覺不流暢的原因之一,但是站在一個開發者看到的角度來講,我覺得在現有Android最新版本的系統優化下,他的影響遠沒有應用優化爛帶來的影響大,優化好的Android應用跑在最新的Android版本上基本可以執行的跟iOS應用一樣流暢。
優化上環境有差距是沒有錯。
CPU差距也是有關係吧。
軟體很重要也不能無視每年CPU差距....
每年APPLE的處理器都比較好。
我只是沒想到我這舊機子(2017年的)....還比新的安卓順 <==這才是重點。
同一年的機種輸我認為都正常..........但舊機依然比安卓順。
每一年都四處聽人說,等他優化等他優化。
優化好後,剛好遊戲又要改版了,又要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
感覺就是不斷地在等,等到下一代發售,繼續等...
skiiks wrote:
google在最初一步就選錯系統執行軟體的架構了
現在想改要改 難了
感謝解答~哈哈 好久不見。
weiannn wrote:
話說灌籃高手需求已經算很低了,
個別卡頓現象通常出現於各品牌廠升級系統後的軟體BUG(建議還是沒災情再升,蘋果也一樣)
其實我從第一次買IOS是IPHONE 6開始 (2014吧)
同時每年還是會買一到三部安卓【旗艦】
到今年2020了,簍是不爽,安卓只要玩多款遊戲。
總是每一年都有這種問題,每一年每一年的,不管是初始的系統版本,或者是升級過後。
我接觸IOS之前,我真的也覺得安卓是最快系統。
所以前幾年我只買安卓不買IOS。
我只能說 .................. 沒比較 真的就沒有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