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路商扮演的角色為何?
簡單從思考邏輯推演, 消費者對於Apple產品的偏好度很高,
讓Apple在議價能力高於消費者, 通路商為了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還是得要進貨銷售,
但因為這次的產品良率有問題, 通路商不想負責增加銷貨成本.
把所有可能的風險與成本就轉嫁給消費者.
既然知道產品有問題, 還買?! 就是消費者的問題?
你消費者想買, 我通路就一定得賣, 瑕疵的問題我不接受退換貨.
所有的風險都是要由消費者負擔, 通路商只要負責賺錢就好了?
這也就只有台灣這個鬼島才有的現象, 按照這樣的思考邏輯,
難怪之前會說, 3G上網速度慢, 因為使用者人數太多, 人少速度就會快!
主要諸多的因素是,台灣目前仍未有一個具備公權力的消費者保護單位,
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之下, 仍能夠適當約束消費者權力。
從國際上諸多的產品事件來看, 台灣真的是很莫名其妙的地方:
IBM X31主機板問題、HP Compaq Nvidia晶片過熱問題...等大事件,
無疑的是台灣消費者都是處在於弱勢。
消費者的串聯抵制,這些都是只治標的作法,而台灣公權力單位目前仍未意識到這個問題,
台灣應該要多一點政治家而不是政客.
若要真的體制對體制, 我建議是要買就向官網買, 妥善運用7天鑑賞期.
家裡有親朋好友的, 可以一起來參加, 人多一起參加, 良品的機率一定會高些的.
從大愛的角度, 也能夠減低三雄對於引進iPhone的壓力, 只要乖乖當個賣收訊的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