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cker wrote:spider0923...(恕刪) 良率高低一直都是關鍵因素因為這牽扯到後面成本的問題成本在哪,在可靠度,這啥,就是東西賣出去之後回貨維修的比例良率越高,可靠度也就越高,這不是說功能ok就ok的問題...
另外,以商務來看,首選應該是台積電才對,晶圓代工 不是一般零件,要過得有apple的人在地support,不是想拔就拔得了比較合理的推論,是兩邊都有apple的人在,各自努力,但對外介層是固定的,然後,一定會經過一堆測試,像電力這樣的最基本問題一定測得出來之所以台積電的單比較少,我想跟之前的狀況一樣,就是記憶體綁cpu目前來說,手機用的記憶體三爽佔一半,cpu全轉tsmc的話就等著三爽拿翹價格抬高或者斷貨,比如htc也因為amoled被三爽斷貨過在商言商,打不過就用別的來綁,再正常不過了
gacker wrote:感謝 已更正另外...(恕刪) 證券的產業分析師哪一家的?是外資的buy side報告嗎?若不是是一般的經紀券商那當笑話看就好了~三星的良率只有3成!連他自己的s6都被踢爆不是全部採用14nm你該換券商下單了~那麼不準的分析師~難怪台灣股民常賠錢~
cedia wrote:三星的良率只有3成!連他自己的s6都被踢爆不是全部採用14nm 如果真的只有三成, 那蘋果心臟蠻大的, 敢用良率三成的CPU來出貨. 通常這樣會造成有問題或不久後會出問題的機率會比用正常良率製造的產品高很多.
bd_player wrote:cedia wrot...(恕刪) 就前面講的,mobile ram市佔、flash 市佔,三爽是個長久合作的對象,真的不甩三爽了就等著難產吧對三爽也沒差,良率差,就用量來撐反正他不怕賠
kaiend wrote:另外,以商務來看,首...(恕刪) 我想你可能也沒有商業實務概念關鍵組件在蘋果是庫克一言堂, 沒什麼哪個公司在APPLE裡面有人這種事.而我想知道的是,到底是什麼原因, 導致CPU採購比例配置不合蘋果慣例而且違反蘋果經濟利益,跟你後面扯的那些已經是完全不同級別的問題了...
我是覺得有些數據要有根據, 討論起來才比較有意義, 類似100億或8:2, 9:1等數字是怎麼來的另你的文章中部分論點是錯的, 可先參考一下這篇: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30541/gacker wrote:又是前個世代的製程的CPU?...(恕刪)
第一:採購上合約有先綁死 (約一年前)第二:正是大量生產時(或要開始時)發現產能不足...第三:三星削價競爭而且APPLE又不希望出現自己一代的CPU這種關鍵硬體給一家獨拿...說到這裡我也挺好奇的..雖然說APPLE 的筆記型電腦都是採用INTEL CPU..似乎沒有發生過同一時期同型號電池上耐久度的差異和爭執這次發生在手機上...卻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