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觀後感~看看別人,想想我們自己~(對國內產業感想)

其實我一看到iPhone的大小, 就直覺想到我手上的Sharp SL6000


640*480@4", 這樣解析度的網路瀏覽解析度早已享受2年以上.




iPhone的螢幕是480*272@3.7", 解析度較低, 瀏覽的效果會更好嗎??

我的論點是iPhone所使用的硬體技術並沒有多先進, 有趣的是他的操作介面, 以及
跟OS X/iTunes/google..的互動, 那才是創新, 說實在的, iPod本身所使用的硬體
元件也不見得是最先進, 但是它的操作坊式以及跟iTunes的互動卻是很棒的.
學習是需要經過模仿沒錯
只是人家教育上、生活上都強調:根據這些既有的知識,那你的想法呢?

他人的經驗,只是一個起點,一個參考,也不一定完全正確
重要的是:你的下一步往哪裡踏出去

當你自己吸收既有知識,自己推論可以往哪踏出去下一步時
那才是你自己的東西(不再是抄襲,是你自己的創意)

我們的教育就差在,有意無意暗示我們的學子:既有的知識即是聖旨,即是我們的終點。
直到研究所,才期待學生突然開竅,想到自己該會踏出自己的下一步。

普遍的開創性當然就差得多了。

創意本身,並不一定是一個全然的新發明
往往只是一個既有的知識或技術
應用在不同的領域,解決一個不是原本這理論或技術當初要解決的問題(愛因斯坦的一個強項)
或整合既有的數種技術,產生一種足以改變生活習慣的新應用
mouthwood wrote:
不是啦,EPS每到十元就叫一個資本額。

所以今年宏達58元的稅前EPS,就是近六個資本額。

以今天收盤每股513元來看,等於11.3%的稅前殖利率

並不像樓上兄台所說的「一塊賺六塊」(600%殖利率)

媒體喜歡用「賺幾個資本額」來混淆視聽,就是要誤導大眾有前述錯誤的看法

這個「資本額」,是講股份公司成立之初的每股十元,不是講上市溢價後的「資本額」不是啦


資本額的定義只有一種,
無所謂上市溢價(前)後的資本額這種說法,
不是說資本額不會變動,
而是其變動與上市有無溢價基本上"無關",
會隨著溢價變動的是市值;
不過您說得很對, 投資一塊賺六塊,
只是一種相當粗略的說法,
但本來就是相對於公司設立時之投資而言,
會被誤導是誤解了此處所指投資為何,
公司的存續期間有增(減)資則情形複雜些,
不過概念是一樣的;

之所以會談到EPS,
是因為有網友拿宏達電的EPS不如自己所任職美商的EPS為證明,
以強調軟硬體研發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
問題在於2USD(約65NTD) 這個數字本身固然大於30NTD,
但台股與美股的EPS是難以這樣直接比較的,
美股基本上不採面額的制度,
不同公司的share 所表彰的金額即不必然相同了,
如果再拿來與採固定面額制的台股相比,
不免有 comparing apples and oranges 的味道;

回到iPhone的主題,
Apple 是IT產業當中相當特殊的案例,
個人認為他是少數有能力持續"定義產品"的公司,
(放眼亞洲, 或許只有"過去"的Sony勉強算得上吧)
現階段將台灣的公司與Apple放在同一個天秤上檢視,
相形見絀也是可想像的事;

Apple 的強項在於R&D與行銷,
台灣的公司所擅長則多是製造,
這是過去國際分工下的實然面相,
但從OEM發展到ODM,
到Industrial Design 的質變,
到自有品牌的推廣,
到美國專利獲准數量的躍進(質量?),
只能說許多台灣的公司是有在努力的。


When you think of the size of the company, it is not hard to understand why Taiwanese company can't compete with others.

Apple has market capacity of 2-3 times of TSM, which is the largest company in Taiwan. If you compare Apple with Asus, or Acer, Apple might be 5-10 times bigger!
Antus wrote:
When you t...(恕刪)


Market capacity? I take that you mean market capitalization?

一般而言, 市值不是個優先判斷公司競爭力的標準,
更何況 NASDAQ 科技股傳統上本享有高於 TAIEX 科技股的本益比,
身處不同股市, 難免有立足點不平等的問題;

不是很了解 TSMC 與 Apple 要從何比較起,
只能說TSMC在其專業領域已經做到世界第一了,
而他短期內並無生產 MP3 player 或 smartphone 的計畫;

無論如何, 您舉的三家公司市值可能不如 Apple,
但在其各自的領域當中剛好都是競爭力相當強悍的公司。
此串感觸良多

1981 wrote:
眾所屬目的iPhone...(恕刪)
感 觸良多就要推上來嗎fuck
錢錢 包 wrote:
此串感觸良多


1...(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