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benshen wrote:
個人淺見:
未來三星亦會被大陸的華偉之類的品牌取而代之,蘋果的模式已不適合未來,當然HTC更不用說。
也許不出三年,就會實現,大陸雖黑心、山寨商品非常多,但這是學習並追上先進科技的途徑之一,6'70台灣不也是山寨商品充斥嗎?
...(恕刪)
沒那麼容易,處理器:美國,通訊晶片:美國,相機模組:日本,螢幕:日韓
爽牌不供應RAM大陸廠活得下去?
根本沒什麼優勢
不是低價就賣得好誒
AppleDesign wrote:
等世界第一大的中國移動這7.5億用戶的電信營運商開賣iPhone再來談市佔率吧!
等日本第一的NTT docomo這有68M用戶的電信營運商開賣iPhone再來談市佔率吧!
又,再等蘋果把平均售價從620塊降到450上下,還比Android 的平均售價的300塊高50%的時候再來擔心這件事情吧!
市佔率在一個情況是重要的,那叫做critical mass。而Critical mass是個動態的數字,考慮的環境包含的供應商的多寡,供應商的開發成本與消費者的貢獻能力。
個人的看法Critical mass是,例如:拿世界最終會有一年20億台上下的智慧型手機,蘋果只要拿到10%的2億台,每台用兩年,而每年消費者平均花50美金買apps那就是兩百億美金,200億裡面有70%就是140億美金($14B)當軟體市場可以讓開發商賺。
200家優質app開發商,大家平均分一分,70M美金一家公司。
扣除掉免費或是走廣告收費模式的app,自然不會放棄兩億人的眼球,
140億美金可以四千多億台幣的大餅。
只要這個餅夠大,Critical mass就可以存在,生態圈就可以繼續轉。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