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最好看的IPHONE 大家覺得是哪一隻呢??


ComicsNic wrote:
沒錯,5C真的很棒...(恕刪)


5C的手感是所有iPhone裡最好的 沒有之一 超好拿~(雖然有點重

我也覺得5C是因為搭載A6晶片跟未搭載指紋辨識給害到

如果出一台5C白色的外型搭載A9或A10及指紋辨識就很值得入手
4S黑→5黑→5s銀→7霧黑→7曜石黑→3GS黑!
6代最醜!

chin47 wrote:
4S白色最美6系列...(恕刪)

就是因為i6太醜,
所以我i5用了四年才換i7黑色...
5c使用中,裸機手感真的很棒很棒
手感超好之外,我覺得他還特別耐摔啊!?
去實體店把玩之後的版本6~7,還是默默的走出去...
若是5c出下一系列,我一定會再買一隻
但好像不可能了QQ
roger808 wrote:
5c使用中,裸機手感...(恕刪)



還是多少能用過去經驗來大概猜測一下
關鍵是蘋果他們設計的核心晶片庫存


5C的起點是5的黑色當時賣最好但有掉漆門,影響一定程度的銷量與一些國家的退貨政策,蘋果晶片訂單都是客製,客製壓價的量是死的,最後也因此些原因形成庫存,金屬機殼的產能又必須要應付5S的需求,於是蘋果就設計了成本很低又能快速製造的塑膠殼來銷售這些滯留的晶片與5的零件庫存,所以5C只有黑面板


後面相同作法的例子還有兩個

6代首次挑戰大銀幕又是兩種尺寸,結果這次是太熱銷,量一直加,6S發佈在即也是一直賣,但也有折彎門的退貨潮,已經不停增加的零件壓力,又造成很多的A8庫存壓力,所以放在了iPod touch 跟Apple Tv上


然後6S就所謂晶片門,跟6->6S代的銷量落差,蘋果慢慢分給台積做,加量壓價,但後期銷售疲軟於是又有了A9的庫存,所以沒有被使用的跟台積加量壓價產的A9晶片就變成用在iPhone SE上了


所以之後如5C、SE之類次產品的下一代大致上就能猜兩個方向

1.因銷量而成為主力商品,像是SE的強勁銷售有可能給蘋果針對小手機設計的動力
2.繼續扮演核心晶片的庫存解壓角色,就代表將有可能接任下一個A10平台,只是屆時是要如何配置其零件與機殼設計的問題~

至於是否同為4吋的可能性,我認為可能有點低,因為如要維持四吋就代表蘋果必須要做以下幾件事

1.重新設計同iPhone 7水平的P3廣色域4吋螢幕,因為蘋果已經把技術門檻拉到這邊了,如果繼續使用從5沿用至今的4吋5SSE螢幕,在銷售上會有壓力,因為這片螢幕已經是很舊的產品了,重新設計螢幕就要包含調教、晶片支援、零件等等都將會有針對性的修正與增加

2.重新設計機殼,或是小改當下機殼,如果是以維持4吋為前提下,5S這款已經沿用三款手機的機殼如果要繼續使用,必須要去估對新零件的乘載性,第一點中的螢幕將是手機最大的零件,包含A10整體效能套組(包含電池、ROMRAM)的更動會讓蘋果考慮是否要大改現今的5S機殼或如5C般重新設計一款低成本的機殼

3.規格配置的選擇,iPhone發展至6S,7後已經多了很多截然不同的體驗改變,3D Touch、Soild Home鍵、3.5mm移除等等,如果要繼續出4吋螢幕手機的話,如果像SE般只給藍牙、網路、晶片升級,消費者我想不會這麼笨2017還繼續買單,蘋果勢必要考慮加入現有的主流功能才能繼續重現如SE的銷售力道,問題是要塞入新的主流零件功能就幾乎不可能繼續使用舊版的5代機殼了

4.價格的策略,以上3點如果都有去做到,這隻4吋螢幕就對小螢幕手機的用戶相當完整,但另一面也代表著這隻手機的造價將會比SE/5C更高,所以售價也就會更高,售價拉高了蘋果也有機會把它納入主流產品線跟iPhone 7S(8)等等的站在一起,重新使用當時5SC的高低銷售策略


以上都是以4吋為最大前提,但實際上只要加大螢幕就很有可能仍用過去同樣方法去製造一款次級的產品,怎樣都比重來省事,所以相同考量下最後可能就會看到4.7吋的 SE2 or 7C了
4跟4S的不鏽鋼邊框、雙面玻璃都是經典,無法超越!
即使稍微厚重一些,我也認為值得
個人最喜歡的是4,其他隻都賣掉了唯獨留4。到現在也還可以用呢
4跟4S後來選擇了留4S
因為4實在連使用都沒辦法
不管是收訊還是使用順暢度都不優
4S是當中最面面俱到的
荳點 wrote:
個人最喜歡的是4,...(恕刪)
很愛惜自己用的3C隨身物品 故割愛時狀況幾乎是保持完好的 台南市可約面交取貨

ComicsNic wrote:

還是多少能用過去經驗來大概猜測一下
關鍵是蘋果他們設計的核心晶片庫存


5C的起點是5的黑色當時賣最好但有掉漆門,影響一定程度的銷量與一些國家的退貨政策,蘋果晶片訂單都是客製,客製壓價的量是死的,最後也因此些原因形成庫存,金屬機殼的產能又必須要應付5S的需求,於是蘋果就設計了成本很低又能快速製造的塑膠殼來銷售這些滯留的晶片與5的零件庫存,所以5C只有黑面板


後面相同作法的例子還有兩個

6代首次挑戰大銀幕又是兩種尺寸,結果這次是太熱銷,量一直加,6S發佈在即也是一直賣,但也有折彎門的退貨潮,已經不停增加的零件壓力,又造成很多的A8庫存壓力,所以放在了iPod touch 跟Apple Tv上


然後6S就所謂晶片門,跟6->6S代的銷量落差,蘋果慢慢分給台積做,加量壓價,但後期銷售疲軟於是又有了A9的庫存,所以沒有被使用的跟台積加量壓價產的A9晶片就變成用在iPhone SE上了


所以之後如5C、SE之類次產品的下一代大致上就能猜兩個方向

1.因銷量而成為主力商品,像是SE的強勁銷售有可能給蘋果針對小手機設計的動力
2.繼續扮演核心晶片的庫存解壓角色,就代表將有可能接任下一個A10平台,只是屆時是要如何配置其零件與機殼設計的問題~

至於是否同為4吋的可能性,我認為可能有點低,因為如要維持四吋就代表蘋果必須要做以下幾件事

1.重新設計同iPhone 7水平的P3廣色域4吋螢幕,因為蘋果已經把技術門檻拉到這邊了,如果繼續使用從5沿用至今的4吋5SSE螢幕,在銷售上會有壓力,因為這片螢幕已經是很舊的產品了,重新設計螢幕就要包含調教、晶片支援、零件等等都將會有針對性的修正與增加

2.重新設計機殼,或是小改當下機殼,如果是以維持4吋為前提下,5S這款已經沿用三款手機的機殼如果要繼續使用,必須要去估對新零件的乘載性,第一點中的螢幕將是手機最大的零件,包含A10整體效能套組(包含電池、ROMRAM)的更動會讓蘋果考慮是否要大改現今的5S機殼或如5C般重新設計一款低成本的機殼

3.規格配置的選擇,iPhone發展至6S,7後已經多了很多截然不同的體驗改變,3D Touch、Soild Home鍵、3.5mm移除等等,如果要繼續出4吋螢幕手機的話,如果像SE般只給藍牙、網路、晶片升級,消費者我想不會這麼笨2017還繼續買單,蘋果勢必要考慮加入現有的主流功能才能繼續重現如SE的銷售力道,問題是要塞入新的主流零件功能就幾乎不可能繼續使用舊版的5代機殼了

4.價格的策略,以上3點如果都有去做到,這隻4吋螢幕就對小螢幕手機的用戶相當完整,但另一面也代表著這隻手機的造價將會比SE/5C更高,所以售價也就會更高,售價拉高了蘋果也有機會把它納入主流產品線跟iPhone 7S(8)等等的站在一起,重新使用當時5SC的高低銷售策略

以上都是以4吋為最大前提,但實際上只要加大螢幕就很有可能仍用過去同樣方法去製造一款次級的產品,怎樣都比重來省事,所以相同考量下最後可能就會看到4.7吋的 SE2 or 7C了
還是多少能用過去經...(恕刪)


說的好
BJ4~~~~~~~~~~~~~~~~~~~~~~~~~~~~~~~~~~~~~~~~~~~~~~~~~~~~~~~~~~~~~~~~~~~~~~~~~~~~~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