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801001 wrote:我覺得你再回去看一下(恕刪) 我的確是用隔行斷句------------------------居然膚淺的認為拿手機是想炫喇叭畫質照相贏所有安卓?------------------------這是兩句話,第一句是說居然認為拿手機是要炫耀 ->單純無言第二句是說居然認為哀鳳的喇叭&畫質&照相贏所有安卓 ->意思是互有輸贏而且我剛剛才發現他那句是引用別人講的話,但是沒有任何標記,所以我以為那是他自己講的話
sw969239 wrote:不好意思我這邊數據弄(恕刪) 像素密度的需求是看相素點多寡與螢幕大小加上距離,不是單純看距離,這句話的意思是螢幕大本身需要較多相素點,所以如果同樣距離,絕對是螢幕大的那個需要更多的相素點,但不代表ppi要比較高,因為距離同樣,所以只要密度一樣高就可以達到同樣效果,這不是常理就可以推斷嗎?隨便打個比喻,假如一個12吋螢幕跟24吋螢幕在同距離的狀況下,要超過人眼對點的分辨角度,12吋跟24吋需要的ppi是一樣的,但是24吋需要更多相素去達成這個目標。而且相素密度高在人眼感受是畫面是會有更銳利清晰的感覺,超過人眼極限基本分不出來,當然這要看是oled還是LCD兩者表現出來得相素密度是不一樣的,不過這又另一個事情,先不談。
Chirony wrote:像素密度的需求是看相(恕刪) Chirony wrote:像素密度的需求是看相(恕刪) 對啊沒錯,我是這樣看的啊?我意思是通常人螢幕大會拿比較遠吧?如過大螢幕距離太近容易頭暈,我們人大腦會有個極限觀看距離,螢幕越大會拿比較遠,所以我才覺得ppi是假議題因為跟距離和螢幕大小有關,像素排列跟總像素大小才是有差別的地方例如4.7吋iphone se看電影跟要拿40公分看有點困難吧而6.9吋的s20u或7.1吋mate 20x可以輕鬆做到這點就算是458ppi的11pro 5.8吋,雖然ppi一樣,拿來跟find x 2pro6.78吋比明顯find x2 pro會比較細膩,因為你會不自覺拿的遠一點,當然看起來電影的畫質就會好一點Oled像素密度是可以換算的,以lcd rgb排列為基準1,常見鑽石排列三星螢幕是0.8,京東方lg則是0.66倍,所以6.78吋的find x2 pro雖然有456萬畫質,但ppi只有450,iphone 11 pro 274萬 5.8吋 ppi也是450, iphone11 148萬而已6.1吋,ppi卻有326總結小螢幕高ppi跟大螢幕低ppi,然後畫質同樣1080p視覺觀感差不是很多,總像素才是真的,高像素大螢幕才是王道
sw969239 wrote:對啊沒錯,我是這樣看(恕刪) 4.7吋螢幕大小大概平均使用距離是25公分,25公分的人眼分辨點的極限是300ppi,所以只要超過300ppi就可以達到視網膜螢幕的效果,而720P解析度的ppi在4.7吋螢幕是312ppi,所以你說呢?距離遠反而不需要這麼高的ppi,太高的ppi只是浪費電而已,人眼是分辨不出來的,一般人眼能分辨出兩點之間之極限弧角約為1,也就是1/60度,而且是在光線明亮的白天,看著白紙黑字,並且所視物體不反光的非常理想情況下才有辦法做到。
Chirony wrote:4.7吋螢幕大小大概(恕刪) 看了你說的我開始反思為何我看的出450ppi跟326ppi呢?我發現在椅子上坐著如果手放桌上的話才有辦法到30cm使用距離,手掌張最開大概11-14公分,而326ppi這個人眼極限是用28cm去判斷的,如果沒有東西靠著走在路上之類的大概是25公分,但如果是坐在椅子上,或床上,用手拿著的距離大概只有20我想這應該是我感覺有差的原因吧,應該也有人可以感覺iphone11 promax,比起iphone11的細膩度比較強一點吧所以相同ppi下細膩度有了,就可以在同等細膩度上放大螢幕這樣同距離觀賞也可以看到更多東西,相對的也是畫質更好的意思,就像400萬像素可以洗出不錯畫質的小照片,1600萬的話可以洗出相同細膩度的大張照片
去看PC就知道了, 效能過剩已經好多年了.(你的PC多久沒換了?)手機是現在進行式, 正在發生中.請不要用極端例子來否定這個說法, 譬如遊戲玩家, 職業工作者等等.取中位需求, 量最大的那一群人才比較精準.不過科技發展是不會停滯的, 廠商也會想盡辦法提出新的應用來解決.
michaelwangroy wrote:電腦現在很少人喊過熱(恕刪) 不是很理解發熱跟效能過剩的關聯性式甚麼?一般手機使用就是FB, Line, What's app, 上網, 支付, 看影片, 拍照, 打電話....這都不太會發熱, 一般中階機都能用得很順暢.對於遊戲玩家不在討論範圍.
thhuang wrote:不是很理解發熱跟效能(恕刪) 效能過剩就不會常常聽見有人在抱怨發熱->處理器負荷不高時的發熱是低的遊戲本來就是現今智慧型手機的常用功能,什麼叫不看遊戲玩家不需要遊戲,那哀鳳的強大處理器除了多媒體剪輯有什麼用?看看每年手遊市場的營收,遊戲玩家絕非少數"FB, Line, What's app, 上網, 支付, 看影片, 拍照, 打電話"如果是大部分人的所有需求那蘋果根本不需要砸大錢研發處理器吧?要用眾數表達效能過剩,那就要定調是"對大多數人效能過剩",而不是"效能過剩"這種模糊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