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TLC是趨勢,為何64G要分兩種版本?
如果TLC那麼好,完全沒有差別,怎麼不全部都用咧?
不要說TLC技術發展多好,寫入的壽命就是比較低,這是不爭的事實!
一樣的錢,買到的64G,一個只能用一年,一個可以用三年
你買哪個??
這邊一堆人卻要大家不要出聲,說我用起來好好的呀,沒差呀! 那表示你沒看懂TLC的最慘的缺點在哪,就是壽命低呀!
有的看懂的人,說反正我不會用那麼多,兩年就換!
那請問換掉的手機不會賣掉嗎? 到時候買家一定會問MLC還是TLC的版本,我敢保證價差絕對差很大~ 因為當初跟官網買時,沒辦法挑,可是買二手,絕對大家都會挑!!
這問題,官網一天不出來保證,就很難讓人心服!
當然,你會說不心服是你家的事情。沒錯,所以才上01來告訴其他消費者,是不是TLC很重要!
這不就是01一開始存在的目的? 還要大家別再討論了,拜託,很明顯在壽命上有問題的手機,怎麼讓人不討論! 要大家不討論的人,也許只用一兩年,可我們沒錢,一支三萬多的手機,買了不用個四五年,是不可能淘汰的!
TLC比MLC差, 似乎是以前的觀念
現在TLC的速度己經可以跟MLC一樣
未來仍然是朝這個趨勢前進
用最少的空間儲存最多的東西, 其實這在以前就有這樣的技術
MLC也是用這觀念, 只是TLC更進化, 它每個單位存的東西又比MLC更多
若儲存時都不壓縮, 就要用更早之前的技術, 叫SLC
現在市面上的SSD硬體有使用MLC, 也有使用TLC技術
這麼小顆的硬體, 如何維持體積不變, 存愈來愈多東西, 當然這些廠商得運用一些壓縮技術
讓生產成本降低, 空間變大
如市面上隨身碟不像以前這麼貴, 主要是自從運用MLC技術後, 讓每單位記憶體存兩個位元的東西, 降低生產成本與售價
SSD的發展史可以參考維基的說法, 近來SSD逐漸降價, 主要採用技術從SLC變成MLC, 用一樣成本可以存更多空間, 消費者才能買到便宜又大碗的SSD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B%BA%E6%80%81%E7%A1%AC%E7%9B%98
其實, MLC過去也被大家討厭過, 如這篇就在講SLC與MLC, 雖然如此, MLC仍然變成主流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0&t=986322
若還是一樣很不爽TLC
是不是未來在選購手機或NB時, 都要看一下SSD是用TLC還是MLC
從另外一篇維基資訊可以知道, 有些廠商不再使用TLC字眼, 而是3-bit MLC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7%AA%E5%AD%98#TLC
目前遇到TLC的問題, 看起來蘋果認為是軟體的問題, 問題不在於硬體, IOS 8.1.1將會修正這錯誤
http://thefusejoplin.com/2014/11/ios-8-1-1-fixing-the-reboot-and-random-crashing-issues-from-iphone-6/
這篇文章就寫了軟體問題左右TLC的壽命, 看了這篇我也才知道, 現在很多隨身碟都在用TLC技術
"TLC類型的快閃記憶體並沒有那麼可怕,反而是控制晶片的寫入演算法才是左右壽命的關鍵,寫入動作應盡量平均分布整個快閃記憶體儲存區域,避免針對同一區域頻繁的寫入...."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7179-15-otg-pen-drive-completely-declassified-control-chips-grain-type-open-computer-king-116-group-test-in-march
dennis168 wrote:
TLC相對MLC並不是一個進步的方案...(恕刪)
怎麼會沒有進步,以前買32G的錢現在可以給你64G一倍的容量怎麼會沒有進步,大大的進步啊!
如同上面的朋友說了,同樣的體積成本可以塞入更大的容量,這才是科技與趨勢...
現在不開心的朋友,大部分是因為有人拿到MLC,覺得自己拿到次級品。
我的意思是如果未來都是TLC,現在拿到MLC又有什麼好開心的,以後出保固還不是都換回TLC的產品。
扯的是還有人已經預測到自己一兩年後手機就會掛掉,會不會太杞人憂天了,買iphone就不用比硬體規格,要不然只會氣死自己,要防水沒防水,記憶體還只有1G,螢幕還不是4K....不要為了這種事情讓自己不開心,人生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你...

chung1007 wrote:
怎麼會沒有進步,以前...(恕刪)
TLC,MLC和SLC不管哪種技術,都有其優缺點。
只是目前TLC相對MLC來說,並無特別的技術優勢。
MLC的演進也是一直成本降低,但是PE數也一直降低(5000-->3000-->1000),替代的就適用較大的容量換取PE數的降低來盡量維持可以達到同樣的保固。
但是如果有人給你32G 3000PE和32G 1000PE同樣價格賣你,請問你會怎麼選擇。我想多數的人會希望是PE數較高的產品吧。
但是如果這兩種價格差了一倍,也許會選擇願意降低標準達到省錢目的。
反正,有公司敢用,有人敢買,就是好產品。
3C產品不都這樣嗎,撐過保固就好了@@。
chung1007 wrote:
科技的導向本來就是生...
其實也不用繼續自欺欺人下去
蘋果的商業理念就是這樣
1G記憶體如果夠用,那就不需要做2G放著長霉
4吋螢幕如果夠用,那就不需要做更大去追潮流
解析度夠清晰,不需要堅持什麼FullHD
1500mA的電池續航力足夠,何必弄到2500增加重量與成本
800萬相機拍出的照片夠美,為何要做到1300甚至2000
同理可證
TLC如果夠用,何必用到MLC或者SLC
其實我覺得討論該針對重點,而不是雞同鴨講
想想這串是討論些什麼來著?
首先你如果說TLC MLC SLC哪個好?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SLC>MLC>TLC
你電腦的SSD有可能用TLC? 幾百次就掛了,誰敢用?
那不然我們用SLC如何?
可以,壽命長速度快,但CP值?
不說別的,價格就不是一般消費者能接受的!
故最後賣最好的SSD都是用MLC
所以東西的好壞跟價格是有離不開的關聯的!
今天因為電腦的讀寫量大,手機的讀寫量小,所以有MLC跟TLC之區隔我可以理解
但與此同時,你給的售價並不是屬於TLC的售價啊!
人家說IPHONE暴利,我倒覺得這沒任何問題,確實是暴利
請拿手機來比較,要拿其他東西比較那就慢走不送...
你找的到近半年來出的手機,規格比IPHONE差還賣的比IPHONE貴的嗎?????
沒有吧!!!
今天APPLE的倚仗就是IOS
你想要用順暢的IOS,你就是得付出這些錢
也許可以這樣說:買IPHONE 你是拿5千買硬體,拿1萬5買軟體
相對的你買ANDROID旗艦機就是拿1萬5買硬體拿5千買軟體
所以如果要把IPHONE價格論
我明白告訴你,你可不只有TLC MLC這地方被噱,說他是從外噱到內都不為過
但重點是你得明白你要的是什麼,是IOS這套優秀的系統,還是那各種低階的硬體
APPLE這次最大最大的敗筆就是:差別待遇
憑什麼他的就MLC我的就TLC?
就算你跟我講3年內TLC不會有故障我還是不爽阿!
就像上面說的,這是感覺問題
如果今天你吃王品,王品用合成牛肉給你吃,你沒吃出來,你反而認為這口味很棒很好,是你吃過最棒的料理,而某一天你朋友跟你說,王品有分合成牛跟天然肉塊兩種版本,隨機出菜,而那天你吃到的是合成牛你感覺如何?
這已經不是好吃不好吃的問題,這就是我感覺我吃虧的問題
而且灌輸tlc是趨勢這種觀念根本就是錯誤
tlc要成為趨勢的倚仗是他的成本低廉,但不可能因為成本低廉他就能成為趨勢,東西也要好用才行啊!
至少現階段tlc的讀寫次數還不及格
mlc之所以那麼多人用,是因為讀寫次數已經夠了,足夠99.99%消費者使用無虞
但tlc呢?
繞了一大圈我要告訴各位的重點是,不同角度切入得到的答案就會不同
1. 以產品而言 : MLC絕對比TLC好
2. 以使用感而言 : 手機讀寫次數不比電腦故不需非得MLC
3. 以硬體價格來評價 : 早在你買IPHONE那刻你就被坑爆了
4. 以消費者平等角度而言 : 給甲MLC給以TLC這本來就是不對的
5. 以一個旁觀者角度而言 : 有志氣點,不爽就別買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