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n5 用了一年多了 (n6 有點大台,猶豫中),剛升 5.0.1。user apps 128 個,system apps 117 個。
桌面只需要三面,而且還不是塞滿滿的,加上 widget,還有很多空餘的空間可以展示我的桌布。
ios 會是甚麼情形?用過的人應該都清楚。
頓?慢?怎麼可能。
電力表現,我承認上了 5.0.1 之後吃電吃較兇。
4.x 時,
早上起床拔插頭出門。
通勤電車上,通常是看新聞,看網頁,YouTube,Whatsapp 和 email。偶爾用藍牙手把玩個 game。
到了公司手機放桌上。除了 gaming 以外,會使用的軟體跟在電車上時差不多。十小時過後電力通常是剩 70% 以上。最高紀錄是 86%。
現在 5.0.1 十小時候約是 65%,75%。
其他 ios 和 android 的差異
1.
由任何軟體分享任何資料到其他任何軟體之間的步驟。
ios 麻類的地方。app 都要互相支援才可以互傳資料。這個動作不是雙向 / 自動的。
b 開放了某個端口,a 支援 b, a 可以傳給 b 了,b 不見得會想 / 會去支援 a。
軟體 c 呢?
android 是個軟體可以跟系統講說,"我想要對應文字串!我想對應影片檔!有工作時找我!"
任何軟體通過 share 按鈕 share 資料出去後,系統就會把那些想要該資料的軟體叫出來列給 user 選。
不止傳資料,想借用其他 app 提供的功能呢?
所以 ios 的 fb 和 messenger 分拆成兩個 app 在 ios 上變的很麻煩,但是對 android 來講基本上沒甚麼影響。
2.
開一個很長的網頁之類的,頁面由最頂端刷到最低端的速度。
android 大概手指刷個兩三次就可以到最底端。ios 要慢慢的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滑 (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在 buffer)。
3.
單指做出雙指放大縮小 (不是點兩下自動縮放)。
4.
左右滑動超出 text fields 長度的文字列 (比如說網址列)
ios 無法直接滑動,必須長壓進入選字狀態,然後拉著指標往前拖。
系統硬體及 app 整合最佳化是 android 無法做到的?
現在最新版的 ios 還少了很多 Android 2.x 時代的功能吧?
下面是很久以前回的
----------------------------------------------------
1.
如果把 iOS 比喻是可觸控的 2g 手機的話,Android 就像是 Windows。
一個是手機,一個是 OS。
2.
我拿 Nexus5,一直都是單手操作。頂多右手換左手,不過還是單手操作。
IME 我是用 Swype。可以滑行輸入。邊用邊可以調整 / 追加慣用字。
英文: 用滑的很快。就算出錯字了,如果你知道方法的話,也是可以很快的修改。
日文: Windows 的羅馬拼音介面 IME (就是一般的 101 鍵盤)。不喜歡九格式,懶得去習慣那種東西。
中文: 我只用注音。用滑的也是很快。
有 ctrl+a/x/c/v,單詞全選,單詞換 case (英輸入),快速 d pad,快速 num pad 等。
最重要的,覺得耗時不實際的關係,我討厭循環式語言切換。長壓 -> 滑到想要的語言 -> 放開,選擇 (Android 的新 app 設計幾乎都是這樣的設計)。
tablet 版本可以不橫跨整個螢幕佔位置。
等其他便利功能。
3.
原生或近原生的 android OS 以外的裝置都不推薦。
日韓裝置都底層改很大,game programmer 的惡夢。機子容易熱就算了,跑得比他家慢。
Xperia 聽其他公司的人說,會聲音延遲。推測是因為 Sony 自己做 walkman 的,為了達到較好的音質,playback 之前會做處理,所以會慢一下下。不玩遊戲基本上沒差。
我自己安裝的軟體和服務有約 150 個,系統內建的有 150 個...
Nexus5 用了一年多,慢?我的系統的狀態還是很漂亮。
iPhone 舊機更新新 OS,不保證有新功能,吃更多記憶體,更容易閃退。
iPhone 舊機不更新新 OS,新 app 無法安裝,新版本無法更新。
iPhone 會越跑越慢。
玩 jb,把單純的裝置搞複雜,副作用不是沒有,常駐 services 也會吃更多資源。好用的 jb hack app 作者不玩了,下一個 os 版本也就用不到了。
基本上不建議 jb。
4.
我手機裡有 130 個 app / game (舊手機有近 300 個)
一直以來,首頁只需要三個頁面。
又,我的首頁在中間,所以只要向左向右翻一面就可以 access 到常用的各種軟體。
左邊是整頁 calendar,行程一目了然。
右邊,多是遊戲還有 todo/note widget。
中間有軟體有資料夾和 widget,還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我 play around wz the background / wallpaper。
iPhone 就是滿滿 icon,然後要翻翻翻。
5.
iOS 的 app 切換介面要關閉軟體很不 efficient。
假設說要關閉十個 app。
iOS 的垂直式會需要比較多時間。
android 的 gmail 的行列式或者 chrome tab 的卡片式會快很多。
可以從 list 後端快速地往前刷刷刷。
打開切換介面的方式,Android 一個鍵,iOS 要 home 兩次
6.
iOS 的 app 都是獨立個體。
Android 的 activity (想像成 app 的各個頁面) 是可以堆疊的。
所以你點了個連結開啟閱覽器,或者按下了 facebook 的 chat 開啟了 messenger,按 back 就可以跳回上一頁 (該 "頁" 會不會常駐要看作者)。
iOS 要按兩下 home 才能 app 切換 (剛開啟的 app 會常駐)。
所以 facebook 和 messenger 分開的麻煩,iOS user 感受會比較深刻。
ps: android 除了一般 layout 外,還有個 window layout,所以可以達到像 facebook messenger 的 chat heads 的效果。
7.
Android 可以背景執行,多軟體同時運作。
8.
Android 可以同時
連 ftp,
開 ftp 給人連,
連多個雲端硬碟服務,
藍牙互連,
SD 卡,
手機的 iternal storage,
然後互相 copy / cut & paste 檔案
9.
可以多裝置間同步 app 存檔 (多數用在遊戲上,不過現在很多遊戲也支援 google 的同步了)。
基本的 productivity apps 通常都是雲端 app 了,同步沒意義。
往 sd 卡或雲端裡備份軟體和存檔也可以。
10.
iOS 一個軟體一個 icon
Android 不限,所以可以同個軟體放在不同資料夾內
11.
各 app 的通訊錄整合。
whatsapp 等有自己的通訊錄的 app 的各筆資料,都可以與 gmail 的通訊錄資料做 link。
各 gmail 的也可以 link 成一筆資料。
12.
可以改預設軟體。
13.
pc 閱覽器開 Google Play,按下 install 當下,手機就會開始 install 了。
14.
Android 可以用 nfc tag。
家裡玄關,辦公室門口,遊戲手把,包包都貼有 nfc 讓我可以快速 toggle 服務。
比如說進入 game mode。
切換 4g/wifi。
或者,從室內走到外面,大太陽底下懶得在那邊調角度試著找 option 開/關自動亮度時,可以拍一下包包搞定 (再拍一下就變回來)。
15.
iOS 如果遊戲沒支援手把的話,該遊戲就無法使用手把。
Android 可以把強制 map 按鈕到螢幕上。不支援手把的動作遊戲也可以用手把。
16.
Android 的系統 app 可以直接更新。iOS 比須跟著 OS 升級才得以更新。
Android 的系統 app 沒 root 的話雖然無法反安裝,不過可以 disable 讓他消失。
17.
Android 裝置可以同時登入多個 google 帳號。
各個 google 帳號也可以同時被多個裝置使用。
app / book / movie / music 等購買是跟著帳號的。
要我來說的話,iOS 之於 Android,就是系統單純 (甚麼都沒有,所以做事需要較多步驟...),拍照好,和遊戲較多吧。
據有經驗的 game programmer 的說法,iOS 也是有很多東西很難搞。例如這次推的 family share,關係到 in app purchase,可是設計的很不完善。
還有很多等者你去發掘。
hiro4476.k wrote:
覺得 ios 好用,...(恕刪)
你說的這些優點,iosjb也大多可以作到,看你了不了解而已,的你去發掘而已,介面只要jb,多的是可以改,
檔案總管,ifile非常好用,可以直讀記憶卡,也可多視窗,
看你願不願意學而已,我也可以用bt軟體在ios下使用,
別說的一付android行,ios不行,下載檔案一樣可以選app來讀。
單指?我在ios雙指三指4指都可以指定功能,
你提的這些功能很久以前我就在使用在ios,
如果照你說的android多強大,怎麼蘋果越賣越好?價格還不變,反而像android龍頭三星每況愈下,
Android自由度是比較好,但你說的功能我jb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Jb簡單多了,root超麻煩,
我目前是兩系統都有用,開心的話可以把ios介面搞成像htc一樣,但這沒什麼意義,你常用app就那幾個。
備份還原才是ios強項,手機掉了,買隻新的,一還原完全一模一樣,android太困難,root或許可以,但太麻煩,還失去保固,ios jb還原簡單不失保固。

強尼戴 wrote:
你說的這些優點,io...(恕刪)
1.
由任何軟體分享任何資料到其他任何軟體之間的步驟。
ios 麻類的地方。app 都要互相支援才可以互傳資料。這個動作不是雙向 / 自動的。
b 開放了某個端口,a 支援 b, a 可以傳給 b 了,b 不見得會想 / 會去支援 a。
軟體 c 呢?
android 是個軟體可以跟系統講說,"我想要對應文字串!我想對應影片檔!有工作時找我!"
任何軟體通過 share 按鈕 share 資料出去後,系統就會把那些想要該資料的軟體叫出來列給 user 選。
不止傳資料,想借用其他 app 提供的功能呢?
所以 ios 的 fb 和 messenger 分拆成兩個 app 在 ios 上變的很麻煩,但是對 android 來講基本上沒甚麼影響。
2.
開一個很長的網頁之類的,頁面由最頂端刷到最低端的速度。
android 大概手指刷個兩三次就可以到最底端。ios 要慢慢的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滑 (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在 buffer)。
3.
單指做出雙指放大縮小 (不是點兩下自動縮放)。
4.
左右滑動超出 text fields 長度的文字列 (比如說網址列)
ios 無法直接滑動,必須長壓進入選字狀態,然後拉著指標往前拖。
------------------------------------------------------------
jb 可以做到?哪已經不是 plugin 等級了,你指的是刷 custom rom 了吧?
光上面幾點,
做出像 android 那樣的 manifest 系統?可是所有的軟體都沒支援也不可能支援。
做出像 android 的堆疊式 activity 系統?可是所有的軟體都不是這樣的東西啊?
改 safari / 系統 buffer 的大小和方式?就可以讓你手指兩次到網頁 / 軟體內容的最底端?
不認為你知道我在說甚麼。
root 超麻煩?
.................................................
還是...........
nexus root kit <- 1 click
而且,說真的,以上所有的功能都不需要 root。
我 root 只是自己喜歡進系統搗亂而已。
強尼戴 wrote:
Safari的插件功...(恕刪)
你應該不是 programmer 吧?(I'm a tech geek, and a game programmer。玩物理,activate ragdoll, procedural animation,dymaticn keyframe 等。我也從來沒有修不了他人修不好的 bug,2x 年沒失敗過。自認為不是隨便的三腳貓。我的薪水等級怎麼看也不會是三腳貓的等級...)
你對寫作軟體,對 pc,ios,android 架構都不孰悉吧?
又,單指做出雙指縮放 (之前也有 ios 用家說,ios 也有阿!點兩下就會自動縮放到適當大小那個。並不是),不是只有 browser 才有的功能。
hiro4476.k wrote:
你應該不是 prog...(恕刪)
程式設計又如何,有人寫好程式給我用就好了,當初誰抄ios,像android這麼不安全系統,在上面我還真沒任何信用卡東西,
Jb意味你取得root權限,要寫些好用插件多的是人寫,底層東西又怎麼樣,
Widget早在10幾年前Mac osx就有了,要用在ios會是難項嗎?
你在手機app那麼多,一個月統計下來你用了幾個?
Widget在android老實說浪費電而已,一個ui講的一付強大,那64位元系統,CPU,及app,android有多少完成度,apple pay才搞多久,為何輕鬆擊敗Google NFC 方案,簡單來就是android不完整還各搞和的,電信商還想分,接下來apple watch將在上演一次,android wear可是上市很久了百家齊放,
我們就等著看apple watch上市,看其威力如何,
Android有android強項,但你說那些一般人跟本用不到,在android 4.4限制對sd卡讀寫權利為何?
不是很自由嗎?怎麼走倒退路,說穿了,當未來手機nfc付款時,用那個系統安全,已經非常明顯表現在目前市佔率上,指紋辨識加apple pay,apple watch+apple pay,都是android作不到的,因為他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