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 使用OLED會烙印嗎?)?


八月二十 wrote:
事實上,只要是會發...(恕刪)

是沒錯,但OLED的光衰壽命卻短的可以讓消費者輕易察覺,
所以才導致了,OLED烙印的惡名。
h1981127 wrote:
個人是覺得蘋果的防...(恕刪)

請問你要如何控制「每點」的功率?
烙印是每點的使用率不同造成的,
自體發光就像是單獨的燈泡一樣,要做到每盞都單獨控制....
那今天X的體積應該比8大吧。

如果軟體能解決,三星早用了。

亮哥+ wrote:
烙印色衰色偏......(恕刪)


據以往的自發光技術的面板經驗來說,例如電漿從未保固面板烙印或是色衰的問題

以我的經驗自發光面板顏色真的很漂亮動態畫面不怎麼延遲(目前LCD已經超越了)

3個星星有保固OLED一年以上?我不知道不敢說但我知道蘋果只保固一年

加購apple care似乎是個好選擇但是不知道是否還要加價更換螢幕是否值得?

重要的一點是我不想用手機還要先燒機(面板活化不易烙印),使用時注意哪些標誌

會烙印趕緊換畫面,或是固定時間用APP來刷畫面太累了。

h1981127 wrote:
個人是覺得蘋果的防...(恕刪)


藍色螢光是損耗最大的也是壽命最短的,會造成亮度不足色衰這使用時的感覺更差了

WOLFLE wrote:
請問你要如何控制「每...(恕刪)


控制每點功率根本是小事一件

一般的高階螢幕都會有所謂的色彩校正

簡單來說就是拿個光學校正器,放在你的螢幕上

然後一個區塊一個區塊地分別校正亮度以及灰階

最後寫成設定檔丟進你的螢幕裡

蘋果只是把這件事情變得更複雜,對每一個發光點都做處理

不過其實也沒那麼複雜,一張照片都1200萬畫素了

開美肌開濾鏡,影像處理晶片處理起來輕輕鬆鬆

手機螢幕才280萬畫素,根本就小事一樁

真正麻煩的是你得專門寫個晶片去記錄每個發光點的使用時間

不過蘋果一堆黑科技,應該是難不倒他


h1981127 wrote:
控制每點功率根本是...(恕刪)


三星OLED面板的驅動IC目前辦不到..

軟體終究還是要透過硬體去控制硬體的性能,我的認知是這樣的有錯請高手指證

順便糾正我可能錯誤的觀念

如果辦的到的話OLED電視早就性價比OK可以大量上市了

emilychenuri wrote:
這夠明顯了吧?三星...(恕刪)
真有你的
幹的漂亮
間接殺死 X
好好好
不愛蘋果~~~私訊不回~~~

h1981127 wrote:
控制每點功率根本是...(恕刪)

有困難吧
如果做得到三星早就用上去了
可以做的應該是桌面圖示和上面資訊欄
隔一段時間就往其他方向移動幾個像素
但是光衰是防不了的
經常使用還是會色偏
除非不用手機

h1981127 wrote:
控制每點功率根本是小事一件
一般的高階螢幕都會有所謂的色彩校正
簡單來說就是拿個光學校正器,放在你的螢幕上
然後一個區塊一個區塊地分別校正亮度以及灰階
最後寫成設定檔丟進你的螢幕裡
蘋果只是把這件事情變得更複雜,對每一個發光點都做處理
不過其實也沒那麼複雜,一張照片都1200萬畫素了
開美肌開濾鏡,影像處理晶片處理起來輕輕鬆鬆
手機螢幕才280萬畫素,根本就小事一樁
真正麻煩的是你得專門寫個晶片去記錄每個發光點的使用時間
不過蘋果一堆黑科技,應該是難不倒他

先幫你筐起來,免得你修改。

你都說色彩校正是「區塊」了,那你還認為那是控制每個點嗎?
你是措辭有問題?還是邏輯有問題?
你知道點有多小嗎?

你始終認為有黑科技,你倒是說說看,不要用其他不三不四的類比,讓人聽不懂。
例如解釋藍光壽命,如何突破目前材料物理限制??
或是怎麼控制每個點功率?用技術文打我臉,拜託。

WOLFLE wrote:
先幫你筐起來,免得你...(恕刪)


雖然不知道你為什麼講話那麼嗆

建議你先去唸一下數位影像的成像原理

再來跟我討論像素亮度能不能單獨控制的問題

免得臉被打的啪啪響還很得意

要是不能各像素分開控制,你的手機螢幕看起來不是一片白就是一片黑


反倒是hoods版友提到的控制晶片問題比較有根據

如果控制晶片只能支援8bit的電壓調整那確實沒輒

但是這次有提到蘋果的這塊面板有支援HDR

雖然蘋果只有說支援到HDR10

但是若是這塊面板的控制IC可以做到11~12bit

那依靠軟體補正硬體依然有機會可以實現


有些人提到道理這麼簡單為什麼三星無法解決

我的觀點是,這個技術的困難點有三:

1. 假設手機使用設定一年更換,藍色色衰比較快,約一年亮度掉一半,由於其他的像素亮度必須配合衰減的,這樣就代表了
1)你的手機螢幕亮度一年掉一半。或是
2)你的手機一開始的亮度就只有預設最大亮度的一半。
這種作法要是手機多用個幾年,手機螢幕的亮度會衰減的非常嚴重

2. IC控制,如果你的IC只能控制256階亮度,當衰減一半後,為了配合衰減的像素,那其他的像素就相當於只有128階可用,但是如果配上10bit或是12bit面板的話,就沒問題了

3. 統計晶片,必須設計一塊晶片專門統計各像素點的使用時間,然後再搭配衰退曲線進行各像素點的亮度補償


說實話以一支使用時間一到兩年就會更換的手機來說,這樣的成本實在偏高

而且螢幕烙印其實有提升消費者更換下一隻的意願

當然我想的只是理論面上的可行性,實際上到底有那些軟硬體門檻無法跨越還不太清楚

不知道有沒有這個產業的大大可以給點意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