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en21 wrote:
通常各家廠商出新機...(恕刪)


Xr電量為2942mAh

Xs電量為2658mAh

Xs Max電量為3174mAh
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wrote:
同意能撐多久才是重點

電池容量越高充電就越久

目前iphone是我見過充滿電最快的手機 印象15分就將近滿電狀態了

前支手機三X note系列的 充滿電要1.5hr

差距非常之大

再來就是蘋果可能考量目前技術上的問題吧

提高電池量可能有電池膨脹的風險



你整個是負面行銷吧...另類果黑?

"15分就將近滿電狀態"
怎麼我的就不能15分鐘充滿? 從幾%開始充也沒說

怎樣也別讓人覺得你唬爛吧


再來

"電池容量越高充電就越久" 這算缺點嗎? 難道手機一定要滿電才能使用嗎?

手機的耗電速度才是重點沒錯

但同樣是iphone,電量越多能撐越久是一定的

難道有電池越大耗電越快這種事嗎?



"提高電池量可能有電池膨脹的風險"

同我之前回的
問題是現在蘋果在幾乎同等手機尺寸下給的電池容量低於安卓阿

更何況電池膨脹跟電池大小也沒絕對關係




這位哥,你知道你到底在說什麼嗎?

就算蘋果不進步,也別盲目幫找理由吧
曾經跟手機維修技師 聊過 , iPhone 對於電源管理做到極致 , 他拿出 iPhone 的機板 跟 三星的機板 同時比較 , iPhone 的機板 比起 三星的機板 不到一半的大小 , 但是 iPhone 機板上的被動零件 足足小了一大號 , 使用精密的零件 可以用更低的電壓電流去推動 , 且所產生的廢熱也較低 , 加上量身訂做的 ios 系統優化耗電 , 如此因為零主件消耗少 , 廢熱低 , 手機也較耐用.

由 Apple 手機電池發展歷史來看 , 其電池容量增加的幅度不大 , 但待機使用時間 幾乎沒甚麼減少 , 但是手機效能越來越強 , 這代表 Apple 因科技進步 , 可以以同樣的電池容量推動更強的心臟 (CPU & GPU , 這有一半是台積電的功勞) 而做出更強大的功能.

目前電池容量 跟 體積重量比 到達一個瓶頸 , 還未有革命性的科技產生:小容積輕量化且大容量的電池 , 只能朝向省電來進行(理論上 一個電子運行就能工作 , 目前科技要達此目標還很遠) , Apple 的手機大小設計是以使用的操作體回饋而成 , 他認為手機能單手操作為最佳使用方式 , 而單手操作的大小極限目前就是 PLUS 大小為極限 , 要在有限的空間要塞上這麼多零件還要加上最占位置的電池 , 自然電池的大小跟容量都受到限制.

個人認為 電池電源是個極大的市場 , 電池除了因使用時間而效能低弱而需更換 所產生的更換市場之外 , 也會有電量不足的充電市場 .
一就是行動電源 , 大電量的 , 小電量但輕 好攜帶 , 快速充電機種.... 等等 , 一個人要準備個幾顆在不同場合使用.
二 充電場所, 現在的咖啡廳 , 餐廳很多都設有電源插座 , 甚至有 5V USB 充電座 更不要說免費 WIFI , 這也是為了吸引手機族而來 , 對於手機族來說 , 想進一家咖啡廳 充電休息 , 要潮一點就去 星巴克 , 但是去有電源插座的大桌 看到滿桌的 Apple 的使用者 , 感覺如果拿出非 Apple 設備出來好像二等公民 , 我還是在隨便找個角落喝咖啡算了 . 嫌星巴克太貴 , 也有百貨公司的休息區提供手機免費充電 , 以吸引來百貨公司光顧. 當初Apple 以防水為由 , 實為包辦電池市場 , 而無心造就周邊商機.
e2824 wrote:
你這文章發在這就不...(恕刪)


跟我觀察到的一樣耶

有拿尿袋出來用的人,只有拿iPhone的人耶

因為週遭幾乎沒人用Andriod了說

正常使用,沒在一直追劇打電玩的人

我沒看有朋友在用尿袋的耶

我從早八用到晚吧,大概會剩20%的電吧

看每個人怎麼用囉,我一樣的用法,iPhone就是比較省電


不過你說得很好,為什麼不完爆對手呢?

大概因為代工廠不太需要研發費用

所以成本只要算硬體就好了

蘋果要加到一樣大的電池。會更貴吧

只好留條生路給Andriod了

deapblue wrote:
跟我觀察到的一樣耶

有拿尿袋出來用的人,只有拿iPhone的人耶大笑

因為週遭幾乎沒人用Andriod了說大笑

正常使用,沒在一直追劇打電玩的人

我沒看有朋友在用尿袋的耶

我從早八用到晚吧,大概會剩20%的電吧

看每個人怎麼用囉,我一樣的用法,iPhone就是比較省電


不過你說得很好,為什麼不完爆對手呢?

大概因為代工廠不太需要研發費用

所以成本只要算硬體就好了

蘋果要加到一樣大的電池。會更貴吧

只好留條生路給Andriod了大笑


先幫你備份


其它我就不多說了,
主要我只有i7,不知道你用i8、X的用電境界是怎樣,也或許我們根本活在不同世界?
(是說沒追劇打電動還剩20%是否有點沒說服力?)

至於第二段讓人意圖懷疑您可能還未出社會的童言童語,恕我才疏學淺與您無從討論起


抱歉佔用版面回覆,但還是讓您知道一下我已讀了
clontarf wrote:
曾經跟手機維修技師...(恕刪)
幾年前有測試網站做過實驗
用播放FHD影片的燒機 讓系統節能沒有介入的情況下
蘋果就是輸一小時 而這一小時就是電池比人家小所輸的時間

而非純燒機的排程測試下 當系統節能介入 原本燒機輸一小時的蘋果 贏超過一小時


看測試狀況
燒機那種純耗電 就是比電池大小 與CPU耗能
排程設定比較貼近實際使用 但變數也大 多半會列出使用條件


而排程設定的測試 蘋果通常會以小電池獲得高續航的表現


因此電池有兩個指標 一個是電量 一個是功耗
只是功耗這要經過測試才能獲得
比起蓄電量大多在規格表上就能知道
要得到功耗的數據比較麻煩(外加各廠牌蓄電量不同 以及測試條件難以均一 變數太多)
測試出來爭議不少

電量/測試時間=用電功耗

蘋果以小電池獲得高續航的表現 通常功耗表現很好
同樣千毫瓦的電力可以用比其他廠牌要久
只是電池小 總時間可能贏少或打平 少部分輸給大電池功耗好的安卓機

--------------
如果都用4000的電池 蘋果續航會是最高

--------------

這就像是車子油箱容量與耗油量
油箱規格都看得到 耗油量卻是可能由不同的測試得出
油耗數據的公信力就看相不相信了
                              彈幕濃!
又是一編起標題就射後不理

說再多也是一樣

又不是打算買

又何必這麼熱心緊張呢

not for sale wrote:
又是一編起標題就射...(恕刪)


新機發表,版區裡這樣的人很多,發一堆有的沒的引戰釣魚文
因為反正也是有人會去拆,總是會知道電量,但是知道電量不見得你就會推算得出來使用時間。
反而提供使用時間是比較貼近使用者能理解的一種資訊。

就像有些行動電源會很貼心的標註說能充滿iPhone幾次一樣。
請問你怎麼用的,怎麼可能一到兩天一充,妳是都在待機是吧,會不會太誇張
夏餅 wrote:
之前用LG G6電池...(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