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IOS的系統 可以稱霸手機作業系統

imd wrote:
這說法就是標準的陰謀...(恕刪)


唉。怎麼還是有人無法跳脫既有思維呢?

再舉個例子吧!

蘋果App Store有刷退機制。只要是正當且真實的理由,蘋果都會爽快的讓你退內購。

然而,有些惡意做代儲的人,利用這個良善的機制去刷退賺暴利。

有看到上面問題出在哪裡嗎?就是Apple的「客服系統」和「審核機制」出了問題,無法完全分辨訊息資料的真實性。

同理,蘋果客服在處理 iCloud 解鎖也是一樣。當發生如上述「無法分辨訊息資料的真實性」時,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這就給你自行想像囉,我不想亂挖坑給自己跳。

推薦一本書給你啦。

Social Engineering: The Art of Human Hacking

這是一本外文書。但內容寫盡了人心的弱點,以及如何攻破之類的。比較偏心理學的部分。
johnny7874209 wrote:
我想你誤會了我的話。
沒人誤會你的話
你說的很簡短
「自從「稜鏡門事件」以及「iCloud豔照門」爆發後,就算是Apple也不無可能。」

johnny7874209 wrote:
我的意思是即便Apple的安全機制設得再好。有時候仍難抵「政治因素」、「駭客」、等的威脅。

此外,還有一個必須提的是「社交工程」。畢竟,蘋果有「真人客服」、「人工審核」的機制。這些往往都是容易被下手的地方喔。

沒有詆毀蘋果的意思。畢竟這些事情每家公司都可能會發生。我只是剛好樓上有人提到蘋果的這塊,順便就題回答罷了。
後面這邊補述的原因 跟
「自從「稜鏡門事件」以及「iCloud豔照門」爆發後,就算是Apple也不無可能。」
完全沒有關係


稜鏡門事件跟iCloud豔照門這兩事件 主因不是蘋果
前者是國家干涉
後者是使用者帳號密碼使用不當(不同網路社群同帳號名稱同密碼)

而你補述的部分 跟這兩個完全沒有關係 是另一個主題了

補述部分 其實使用者也是主要問題
認證用硬體 帳號 密碼 以及多重補認證問答 通通落入他人手中
以朋友 親人 釣魚 詐騙等管道獲得
這歸咎的是使用者問題
能怪蘋果幫解封帳號嗎?

所以你指出的這兩件事與補述都不能當作蘋果方面有重大安全疑慮
目前並無重大安全問題的事件可以當作哀鳳不安全的證據

而一般連撿到哀鳳 沒有發票 沒有認證帳號密碼與問答 蘋果都不給解鎖或洗白了
FBI還要另外想方法解鎖手機
                              彈幕濃!
johnny7874209 wrote:
社交工程可不單單只有釣魚信件而已。它太多太多面向了。
 
不然不會有「明明iPhone開了雙重驗證」、「上了iCloud鎖」而竊賊們卻能不用試密碼,官方幫忙直接解開之類的事情。


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釣魚的駭客都被抓、承認、坐牢、又出獄都多少年了,
這 2020 年你還在抹「iCloud 豔照門」?
「iPhone開了雙重驗證」、「上了iCloud鎖」
這些跟社交工程的關係是什麼?
你要是被釣魚或社交工程釣出密碼,難道「明明iPhone開了雙重驗證」、「上了iCloud鎖」還有用?
(雙重驗證可能還是有點幫助)
總之,你密碼都給人了,再強的系統,幾乎都要殘
這跟 iPhone 或 iCloud 本身,到底有什麼關係?
大概只有閉起眼睛盲喊「不管不管不管啦 iCloud 就是有艷照、iPhone 就是不安全啦」這種人
才會繼續無視事實而茫抹
都說了我通通都收過 google、amazon、netflix... 的釣魚信
你要不要公平一點,把這些通通抹一抹?
簡單講
乾淨的win系統
使用者安裝木馬
安裝原因 親友安裝 網頁釣魚 網頁詐騙 自己手殘點到

這算微軟的鍋? 還是使用者的鍋?

---------------------

為什麼洩漏了帳密給親友能安裝
為什麼硬體裝置要給親友使用

給予硬體使用 洩露了帳密給親友
這算微軟的鍋? 還是使用者的鍋?


================

再來蘋果線上客服對於帳號開啟有一定的程序 與必須符合的條件
同前認證用手機在外人手中 帳密也洩漏 安全認證問題也洩漏
蘋果有什麼權限說這人不是使用者

這算蘋果的鍋? 還是使用者的鍋?

---------------------

再者蘋果線上客服對於帳號開啟有一定的程序 與必須符合的條件
你說用心理弱點給予客服開啟 不需要帳號密碼或安全認證

這算蘋果的鍋? 但是哪邊可以指出來這問題?

確實客服是人 人是弱點
但是你說的針對心理弱點攻破不是天天發生
也不是大規模漏洞發生 是針對性個案

而且這個弱點 不是蘋果才有 安卓更鬆
要講這弱點兩平台是以打平作收還不一定會被認同
                              彈幕濃!
johnny7874209 wrote:
唉。怎麼還是有人無法(恕刪)


依你的邏輯是因為兩步驟驗證沒辦法避免人造成的密碼洩漏,所以google帳號也不要用兩步驟驗證了 ?

那看來大家都不要設密碼了,反正密碼只要有心一定會被破解。

本來要用網路就要承擔被駭的風險,而且盡量保持良好使用使用習慣,自己亂洩漏給別人知道密碼本來就不是服務商要擔責,如果這責任也算在服務商上,你現在在用的所有網路相關服務沒有一個是安全的,人要自己作死誰都攔不了,也沒有辦法避免作死這種事情發生。
就算不用手機火力發電廠也不可能可以停幾天,防毒軟體耗電30%,是你電腦壞了吧
Dennies wrote:
那就是習慣問題,他習...(恕刪)
skiiks wrote:
沒人誤會你的話你說的(恕刪)
 
 
我覺得你又誤會了,因為你可能文意理解錯誤。我來特別再標記起來給你看看。我說的是「此外」,意思就是「社交工程」的觀點,不是掛「稜鏡」、「豔照」的框架下。
 

我的意思是即便Apple的安全機制設得再好。有時候仍難抵「政治因素」、「駭客」、等的威脅。

此外,還有一個必須提的是「社交工程」。.........(恕刪)

===========
 
然後大家可能都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再重新梳理一次我的觀點。
  1. 我沒有要去詆毀蘋果以及去比較安卓的意思。本人也是蘋果愛好者。但只是將事論事,就事實去做解釋以及提出我的看法。
  2. 「稜鏡事件」意味著即便蘋果安全機制做的再好,仍難抵「政治角力」介入,差別只在有沒有爆出來而已,畢竟已經有過紀錄了。
  3. 「iCloud豔照門事件」代表蘋果曾經有過內部機制出包過的紀錄,本來有前科要再次取得信任當然就需要接受檢討不是嗎。
  4. 「兩步驟驗」以及「iCloud鎖」,我從未否認它的重要性以及安全性。
  5. 我一直關注的問題是,透過一些使「客服無法分辨真實性的手段」,卻能解除以上兩個安全機制。這是令我擔憂的部分
  6. 「客服無法分辨真實性的手段」,意味著有心人士可以意圖造假某些必要訊息,比如發票、盒子序號圖片等等。
  7. 承上,我認為蘋果應該針對這個問題,去增加整個驗證流程的嚴謹度。比如第一次註冊iPhone時,可以連帶登入發票號碼,或是出貨單號,以增加驗證的安全性。
johnny7874209 wrote:
  我覺得你又誤會了(恕刪)
我知道你要講的問題是蘋果不一定安全
但是你用的例子 放在安卓上一樣適用
而且更不安全

你所指出的問題點
除了豔照門事件 蘋果給了更多踹密碼的次數這問題外(註)
而其他的都不是蘋果的鍋

這也是我要講的重點

要說蘋果不安全前 先看看其他作業平台

註:之後改掉猜密碼次數為有限制次數猜錯


而豔照門主要問題點不是蘋果的鍋 而是不同網路社群全都設定相同帳號
使用者的鍋
ABC臉書 ABC推特 ABC抖音 ABCxxxx.........
讓人家一看就知道全都是你的帳號
更糟的是密碼還設定一樣
每個都有三次猜錯 四個ABC社群就有12次猜的機會
然後更糟的是用生日 姓名 等社群中的自介就有密碼提示當作密碼

一個破全都解 居居
豔照門就是這樣來的
                              彈幕濃!
johnny7874209 wrote:
 
 
我覺得你又誤...(恕刪)


其實這個問題也沒有什麼好辨的
什麼門事件都只有周邊消息
況且這個門的周邊消息Google也在裡面

2020年用所有設備除非有人可以跟我說
有一家的手機百分百安全
我才考慮換
不然就現在這個市場而言
兩個陣營都一樣
只是系統誰好用
誰適合誰
安卓粉去外國旅行要帶一堆交通卡,iphone粉一機已可跑多國了,方便度算是稱霸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