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iTune AppStore而決定買iPhone之經驗分享

CHT9100用了三年,想換手機了,一直在比較 HTC Desire HD及 iPhone4兩款手機的硬體規格,兩者規格看來差不多,聽說iPhone都要搭配用iTune來使用,我就先去下載iTune來安裝用看看。由於手邊沒有iPhone,於是先在電腦上來玩玩iTune,首先是去看 iTunes Store,看到裡面的程式玲瑯滿目一時讓人不知如何下手。透過Google及Mobile01上網友分享爬文,才發現有Free App的免費軟體可以下載,心想下載一個來看看,竟要我建立帳號,我按照步驟一步步建立,但看到這個畫面我猶豫了

因iTune AppStore而決定買iPhone之經驗分享
因為從新聞上常聽說iPhone的程式裡面有詐騙功能,我現在只是試用並不想留信用卡的資料在上面。後來看到這篇免信用卡申請iTunes帳號,原來是點FREE。
因iTune AppStore而決定買iPhone之經驗分享
這時在付費方式會有None可以選了。
因iTune AppStore而決定買iPhone之經驗分享
有了免信用卡帳號後,就很安心的狂點下載免費軟體,也不用耽心會被扣款,還有http://freeappalert.com/又有許多原先要付費的軟體有限時免費可以下載,這時發現這些軟體看來都很好玩可是沒法在PC上執行,也因此我決定要買iPhone來玩了。

iPhone到手後,除了玩這些Free APP,剛好看到這篇[iPhone App] Camera+ - 近乎完美的照相與特效程式,才0.99美金實在忍不住敗家的慾望,於是點下要購買這第一個Apple付費軟體,不過畫面出現

因iTune AppStore而決定買iPhone之經驗分享
這時要輸入信用卡資料了,輸入完後就能下載了。
購買完後我再將付費方式改為 None。

心得:
1. iTune AppStore的使用經驗是在WM上所沒有的,過去在WM手機上找軟體都是看某些網友的使用經驗才知道有那些好用的軟體,就算有心想購買但因每家軟體公司都有自已一套的付款機制而讓人卻步。
2. 軟體及音樂的下載可以透過PC 上iTune下載與iPhone同步或由iPhone直接下載。
3. AppStore的限時免費的商業模式會讓人每天上網找那些好康軟體,有種讓人先搶先賺的快感。說真的到目前為止,若不是看到Camera+的分享,這些Free的軟體真的都玩不完了。
4. 免信用卡的帳號不用耽心小孩玩Game時不小心扣款的問題, 就算有iTune的密碼也沒問題。
5. 如果家中有二支以上的iPhone,可以共同同一帳號來共同使用軟體,一人購買多人使用(最多好像不能超過5個)。
6. iPhone的價值不只在手機,主要是在iTune AppStore,沒有iTune Appstore的 iPhone的與其它廠牌的手機相比不過是比較漂亮的手機而以。
6. iPhone的價值不只在手機,主要是在iTune AppStore,沒有iTune Appstore的 iPhone的與其它廠牌的手機相比不過是比較漂亮的手機而以。

推這句話
雖然現在一堆人拿iPhone
但我總覺得我的iPhone是獨一無二的
因為我的iPhone裡的免費及特價的軟體是我自己累計起來

cpchou wrote:
CHT9100用了三...(恕刪)


嗯...蘋果的東西就是這樣~
用了就會愛上它~

中蘋果毒後~ 接下來就是 ipad....然後 imac.....然後 macbook.....
嗯 很多人恨的iTunes, 其實也很多人愛
我總共擁有過4支iPhone (其中有兩次是換整新品啦)

每次換新機時, iTunes一插上...沒多久..就像手機沒離開我一樣
簡訊,行事曆, apps,設定,遊戲的資料, mp3, 連電話撥打歷史, 都會還原的一模一樣.

這時的iTunes就真的超貼心超省事

(不知道Android這方面做的如何..)
其實....看來樓主是透過 iTunes 來瞭解 iPhone 及 Apple 這一家公司,還不錯嘛 ...

這麼多年來看 Apple 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的 反 Apple的浪聲出現、批評、與唱衰......

我打心裡也知道 Apple 是一家以商業導向的超級會賺錢的公司,這個與 Google 很不一樣,做事風格也很不一樣。
以前從開始使用 iMac 、 MacBook、 iPod、iPhone 、iPad 到現在,不知道出現了許多次風波,從 iMac 的顯示卡事件、白色 Macbook 變色、iPhone 4 死亡之握.........的風波,都被許多反對 Apple 的人,不斷的被批評與嘲笑。 可是 .....這對於不斷成長的 Apple 有造成很大阻礙嗎 ? 我想並沒有。

從第一次使用 Apple 的產品之後,就發現 Apple 的系統的核心價值,是其他家廠商所沒有的,這個要用過的人才能體會,在第二次要換新的電腦或手機的時候,心裡面不會有第二個選項了。

1. 從 iPhone 第一代發表之後,的確給手機市場一個很大的衝擊,觸控手機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的基本選項。
2. App Store 改變了所有手機的軟體市場銷售的模式,現在各家 都要有自家的 APP Market 。
3. iPad 絕對不是第一個平板電腦,也不是第一個出 電子書 的廠家,但是改變 這個市場的領頭羊,應該只有 Apple 有資格被這樣子稱呼。

從 iPod、iPhone、iPad ...這一些產品的完整的整合度,幾乎是很完整,而且是一體的,或許在台灣的我們還不能完整的體會,在美國,所有的 音樂、影片、書籍....都可以在 iTunes 可以完全的整合在一起。我想... 短期間內尚無任何一家大廠可以做到這樣子的程度。
依我在9100三年的使用經驗,

1. 下載軟體還要知道從PC安裝或是同步至手機內執行安裝程式,而且還要選擇裝在SD卡還是主記憶體,移除時還要從設定選移除程式才能移除。

2. WM的IE上網實在不敢恭維,後來有了 Opera Mini好了許多,不過iPhone上的Safari真的如電腦上順暢。
想聽音樂與 Media Player搞了半天整合不起來,9100的音質也不好,也就沒用了。

3. 連絡人要拍大頭照聽說有從沒在手機拍照直接使用(都是利用Outlook的連絡人管理來加上去)

4. 下載電子書還要知道要將電子書放在那個目錄。

5. 至於Flash Player的支援,原本是想玩Facebook上的遊戲,這也是我那時也在考慮Android的手機的理由之一,用了iPhone以後原來這些Issue原來是多慮了,因為在我覺得AppStore上的遊戲比Facebook上好玩的多了,也有多人上網的遊戲。

基本上用WM手機,你有Windows上的檔案總管,文件夾(Documents),控制台(移除程式),主記憶體+SD卡等等的觀念使用經驗基本上就會使用了。
不過用了iPhone後,你會發現這些都不需要了解,就能完全掌握這些軟體的功能。

以上是我在iPhone三週的使用心得。


"拿照"片出來 wrote:
中蘋果毒後~ 接下來就是 ipad....然後 imac.....然後 macbook.....


這位大大走的路跟我依樣~ T_T

不過我是IPAD開始的!
最早之前把Mac當digital hub的概念而推出的iLife應用程式套組,也是大功臣。
Jobs甚至說過,辦公室市場有個MS Office Suite,家用市場就該有個iLife suite,然後才有iPod跟iTunes這概念的出現。

從iTunes 2003年夏天,以驚天破地的將amazon 的1-click跟music store 導入iTunes,讓iPod可以簡單輕鬆的取得合法音樂,就在宣告Apple將利用iTunes這全新的商業模式,主導未來移動式電子產品的市場了。

蘋果拿著自家fairplay的DRM技術跟1-click的授權,挨家挨戶的跑大唱片公司遊說讓機制的成立,成了最主要的milestone。那時候JOBs還說半年後才有iTunes for Win出來,把大家都嚇死了,許多人直說ms+sony半年內集所有資源,4個月就可以生出一個平台,幹掉iTMS。

那時候iTMS只有20萬首歌, 128k聽30秒的時代,另外一堆人又看壞的說,128k能聽嗎?ms+sony隨便給個256K+一分鐘或是月租無限暢飲,iTMS就要關門了。

個人永遠想問微軟或是NOKIA/RIM的是,digital hub的概念大家都有,iTMS的模式也存在七年給大家模仿了,為什麼iPhone/iPad還可以如入無人之境之姿,接上AppStore變身另一個超級熱賣的產品?

個人不是在說誰的是最後的贏家或是市佔率高的問題,個人想問的是,如果"新電子產品"接上"內容平台"就是一個超強熱賣的組合模式,為什麼都是apple先做?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APPLE的ipod和線上商店成功的故事,的確是讓人津津樂道

我也覺得很好奇,為何其他家做不起來,擺明了一個成功的故事讓你模仿

是學不來? 還是不屑模仿? 呵呵....
對於一個軟體的開發人員來說,應用程式開發完後,最花時間的是在測試階段,
雖然iPhone是封閉系統,但是開發人員只要在iPhone上測試過了應該沒問題了。

反之,WM或Android系統的手機,硬體規格大同小異,但這個小異的部份
(如觸控面板是否有多點觸控,反應速度,螢幕解析度,相機畫素,麥克風錄音品質,喇叭的音質...等)
就會讓軟體開發人員開發及測試時頭痛不已,可能在某支手機可以執行卻在別的手機確一直當機或是不順,
要測試市面上所有廠牌的手機這幾乎是不可能。

而開發iPhone的軟體只要用iPhone手機測試(也沒有其他的廠牌),雖是封閉系統但也能自成一標準,
而iPhone的硬體規格雖非最頂尖但也相當好,也沒有其它手機能外接USB, SD等…等許多附加功能,
但也就因為精簡才顯得洗練,整體的軟硬體的應用整合才能深且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