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個就超震撼、超讚這一部!
吼吼…雷導,雷利·史考特又一大場面史詩級力作,
神鬼戰士II是延續了麥希穆斯、角鬥士力量與榮耀,
2000年神鬼戰士第1集的那一位小男孩長大了!
雖然,也是在預告當中就驚爆了小男孩的身世,
但,其實完全不影響這一整部電影的精彩程度,
至少個人是這麼認為啦!歷史劇、爭權奪利的宮鬥,
加上絕無冷場,精彩連連的各種戰爭、格鬥大場面…
一開始男主翻動一籃麥子的手,多少也呼應了,
第1集最經典,讓人印象深刻穿過麥田的那一幕,
第1集是以撫摸未收成的麥穗來貫穿一整部電影,
這邊代表了延續下來,收成之後麥子又是如何?
絕對不輸給第1集超震撼大場面精彩呈現,
可以說是延續麥希穆斯的精神,接續未完成的志業,
角色設計上,繼承血統的盧賽斯以及阿卡西斯都是,
如果以整個故事延續性來看的話,是完成一個論述,
延續了前面未能實現把羅馬帶向一個理想的路程,
雖然說,情境上還是沒能超越第1集給人的那種感動,
因為往往劇情那一種缺憾的心境是給人更強烈的情緒...
如果有興趣的話,這裡提供詳細的觀影心得給大家參考:
https://youtu.be/TdjWKQrbhnY
apollo5168 wrote:
有人知道 電影中.....羅馬競技場真的可以地面防水 放好幾公尺的水高 船進去開嗎?
羅馬競技場
競技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裡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文藝復興時期的史學家、藝術家認為競技場有時還會灌水以進行海戰表演,但至今仍無明確證據可以佐證這項想法;許多現代人誤認競技場灌水為史實,多是因為看見文藝復興時期的競技場海戰想像畫作,因而誤會;但現在則有考古學家認為海戰表演是可行的,水的來源則由羅馬市區的克勞迪亞水道,不過由於成本高而且競技場下方挖空成為儲存空間或野獸柵欄因而海戰表演作罷。
golihi wrote:
競技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裡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文藝復興時期的史學家、藝術家認為競技場有時還會灌水以進行海戰表演,但至今仍無明確證據可以佐證這項想法;許多現代人誤認競技場灌水為史實,多是因為看見文藝復興時期的競技場海戰想像畫作,因而誤會;但現在則有考古學家認為海戰表演是可行的,水的來源則由羅馬市區的克勞迪亞水道,不過由於成本高而且競技場下方挖空成為儲存空間或野獸柵欄因而海戰表演作罷。
古羅馬的海戰表演(naumachia)在西元前後總計約150年期間確實存在:前中期在大河畔以獨立挖掘的人工湖(stagnum)為之,而注水至露天圓形競技場(amphitheater)之舉則始於西元一世紀中葉的皇帝尼祿(Nero)。由於競技場面積不夠大,也就限縮了海戰表演的艦船尺寸與戰鬥規模。
羅馬競技場(Colosseum)在西元80年完工啟用,十年後皇帝圖密善(Domitian)方才開始興築角鬥使用的地宮(hypogeum)設施。所以在羅馬競技場啟用後至地宮興築前的十年間,在此進行海戰表演是可行的,亦有文獻記載。羅馬競技場的位址,正是將皇帝尼祿興建的大莊園別墅金宮(Domus Aurea)之人工湖排乾後所得,注泄水系統應為現成設施。
2024年電影「神鬼戰士II」(Gladiator II)的歷史年代設定為西元三世紀初葉。此時海戰表演已屬百餘年前的歷史陳跡,羅馬競技場也無從注水形成小湖。
chase5566 wrote:
據說最初丹佐是希望針對他自己角色劇本做大改,他建議由他來做讓王子回歸的壞人,一切安排都是他用心良苦的佈局,他早知王子的身份刻意才挑選男主,目的就是希望能振興羅馬過往榮光,他的死為此是值得的,但最終此建議並未獲得雷導認可。
個人覺得若是以這個角度切入,丹佐這個角色會更鮮明,對劇情走向也更為合理,有點可惜。...(恕刪)
曾經有過這麼一段故事嗎?Denzel Washington在各訪談中都十分推崇導演Ridley Scott,也對飾演的Macrinus角色設定沒有意見。反而是Macrinus以無盡私慾與機巧手段,由一介奴隸竄升成為皇帝的傳奇事蹟,恰好與首集Maximus的角色設定互為明暗兩極,本來就能獨自成為電影主軸。可惜續集還是選擇把首集換人重演一遍,做個皆大歡喜結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