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導演的《三夫》(Three Husbands)作為其"妓女三部曲"的終章,再度以香港邊緣人物作為主角,用極端情慾與社會符號構築出一幅兼具挑釁與反思的異色畫卷。電影以一位性慾極強的漁家女子「小妹」與三位風格迥異的丈夫展開敘事,情節荒誕、情色而富批判性,不僅挑戰觀眾道德底線,也反映香港社會現實與人性荒蕪。

肌膚白皙、豐乳粉臀的「小妹」這個角色代表著原始慾望與身體自由。她的性癮如同一種疾病,發作時如癲癇般痙攣,唯一解法就是性交。因此她不僅與三位男人維持關係,甚至主動出海賣淫,藉由性來尋求存在感與釋放。這一設定看似獵奇,但若從隱喻角度解讀,小妹的身體彷彿就是香港本體——在政治與經濟夾縫中被操控、消耗,卻又在壓抑與發洩中尋求一種扭曲的生存。

三位丈夫的設定更具象徵意涵。老大無力滿足小妹,身體羸弱,精神頹廢,象徵一種失能的父權或無力的殖民陰影;老二嗜賭如命,愛錢如命,甚至在小妹發作時也只顧著數錢與剁手自殘,或許對應的是資本主義貪婪與操弄;而老三作為底層建築工,住在擁擠雜亂的公屋中,生活困苦但純樸,象徵香港最基層、仍懷希望與溫情的平民。他們與小妹共同構成一個病態卻又相互依賴的家庭結構,混雜著情慾、經濟與無奈。

影片空間的選擇亦具深意。老三的居所狹窄幽暗,堆滿舊書與雜物,像是時代與記憶的墳墓;小妹的船家則漂浮不定,無所歸屬,猶如她的身份與命運——隨波逐流,無根無依。整部電影場景濕冷陰鬱,彷彿整個城市都陷入性慾與壓抑之中。

女主角「小妹」這一角色也可解讀為香港人神話始祖「盧亭」的現代轉譯。盧亭半人半魚,不是美人魚,而是長著魚鱗、有雙手雙腳的魚人,善於游泳,以魚類、海螺為主食,代表海洋與自由、變化與掙扎。小妹作為漁家女,性格直率、不做作,性愛方式極具香港本土風格,彷彿在說:這就是原汁原味的港式生命力。她不被馴服、不被道德規範束縛,也拒絕成為誰的附屬品。

影片中無處不在的性愛場面,儘管直白露骨,卻非單純為情色而拍。這些場景既是小妹釋放慾望的方式,也是導演對身體政治與社會窒息狀態的強烈象徵。性愛不再是親密與愛的表現,而是一種掙扎、生存與交換的過程。

《三夫》雖然在香港本地因題材爭議而評價兩極,但在國際影展中卻受到不少影迷與評論家的好評。延續導演陳果對香港邊緣人、性與社會權力結構的關注,透過極端角色與超現實敘事,將觀眾拉入一場難以分類、卻深具震撼力的視覺與思想實驗。

這部電影不僅是對身體與慾望的探索,也是對城市與歷史的寓言。小妹那無盡的性慾,也許不是病,而是一種對被忽視與遺棄的反抗;最終四人搭著舢舨飄向大灣區,她的三個丈夫,也許就是香港這座城市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縮影。
文章關鍵字
這部片就是議題的展現,其實描述得很好,值得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