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 由史蒂芬·史匹柏推出了第一部《侏羅紀公園》,震撼了全球。相信4、5、6年級生一定忘不了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暴龍咆哮、迅猛龍疾走的那一刻。在大映幕中,恐龍真的活過來了。
1997年 挾帶著第一集超高的人氣與票房。第二集《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成了一部不得不看的電影。
這次故事移至索納島,由第一集中的混沌大師伊恩·馬康姆博士帶領著探險隊,對抗恐龍獵人的精彩冒險。衝進聖地牙哥市區的暴龍,應該就是本片的名場面之一。
2001年 《侏羅紀公園3》
雖然不是由史匹柏執導,但是劇情延續著前座,由索納島出發。第三集帶來了新的角色棘龍,也強化了迅猛龍的高智商與群體性。我猜想,第二集的票房不如預期。所以第三集再次請來系列第一男主角 山姆·尼爾 挽救票房。從恐龍的視角,其實人類才是入侵者。其實我個人覺得,如果把這一集換成第二集。我想票房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2015年 《侏羅紀世界》
由「星爵」克里斯·普瑞特主演,故事回到原本夢想中的「恐龍主題樂園」。實現了人人都可以觀賞。畢竟從第一集到現已,已經整整過了22年。全新基因改造的暴龍、迅猛龍還有上古世紀的海中霸主滄龍一起登場,揭開新三部曲的序幕。
2018年 《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
第二部中,恐龍面臨到火山爆發威脅,由我們的 星爵擔起救援的任務。而在火山暴發的場景中,導演似乎想還原65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的場景。而離島那一幕,巨大的腕龍,慢慢的消失在火光與煙霧之中。這一部恐龍重回都市,故事更加曲折。但是我真心覺得,與恐龍對抗的場景,不要太現代感,而恐龍擬人 過頭了,真的太聰明了。
2022年 《侏羅紀世界:統霸天下》
這一集玩了大堆頭梗,將新舊角色全部齊聚一堂。葛蘭特博士、艾莉博士、馬康姆博士重返銀幕,玩了一個滿配的回憶殺,並與新世代並肩作戰。更將恐龍與人類這兩組平行宇宙,直接放在同一個時間線上,帶出文明、環境與科學如何達到平衡的思考。
侏羅紀系列至今,已經走過三十多年。而最能喚起大家的記憶點,不只有那些栩栩如生的恐龍,還包括由 John Williams 所創作的經典主題曲。當音樂響起的那一刻,影迷們心底最深刻的悸動與記憶點立刻被拉回1993年。這首旋律不僅是侏羅紀系列的靈魂,更是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配樂之一。
滿滿的情懷、滿滿的恐龍,音樂響起,恐龍就像在眼前重生。是不是畫面已經浮現腦海了呢?
2025年 上映的《侏羅紀世界:重生》
是否你也跟我一樣?今年暑期強檔電影片單中,已經看過了。侏羅紀系列從1993年開始至今,除了第一集因為年紀太小沒能進電影院看,其餘每一集我都不曾錯過。這一集最大的亮點,莫過於 黑寡婦:史嘉莉·喬韓森 的加入。她飾演一名身經百戰的傭兵,率領小隊踏入恐龍的所在地。看似又是恐龍追人的熟悉老梗,卻因為她的角色張力讓原本單純的接任務、解任務、收錢,公式化冒險,演變成一場人性與良心的拉鋸戰。當利益與道德衝突時,人性的底線又在哪裡?
雖然又是老套路,但這一集確實把故事的內容走得更深更遠。
整個系列六部曲中,其實音效的最大亮點。除了呈現恐龍的壓迫感以外,我認就是配樂。為了塑造恐龍的巨大,某些場景中低頻確實下了猛藥。但是我自已主觀的認為,不是過頭了、就是質感並不好。
但是在 重生 這一集,真的完全不一樣。低頻不再只是單純的轟,而是與劇情、畫面緊密結合,我向大家推薦幾個不錯的段落,00:42分開始,滄龍現身,一路看到快艇在海灘擱淺00:53。分明的空間感與優質的低頻效果。 透過Atmos的加持,幾乎把觀影者的感受帶入了第一人稱視角。我認為至少有八處音效表現極為出色。甚至前五集都無法超越。
一氣喝成的移動感、包圍感,上下分明、缺一不可。我要的低頻除了量以外,層次感、速度感與劇情的協調性都要到位。品質好的低頻,重點需要放在層次感好而不是能量龐大。我常講一句話:家庭劇院的低頻,必須跟著畫面跑。我們要的環繞效果不是只有聲音就好,而是要能帶動情緒。
年近五十,最怕就是一部電影,得分好幾次看。睡著、睡著、又睡著!撇除身體不好這件事。劇情、音效真的都要夠好。雖然《侏羅紀世界:重生》的評價很兩極。但是身為資深劇院發燒友,還是強烈推薦大家一定要看,而且音量千萬不要轉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