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琴人 / The pianist中文的片名都取得好怪,不曉得大家怎麼挑片看的,如果只看片名去挑片或許就會錯過很多好看的片子,看了別人寫的劇情介紹還不錯,分享給大家!!這部片子裡的音樂我有全部收藏,很好聽劇情介紹出處:http://blog.roodo.com/hero.h/archives/722221.html一九三九年席爾曼正在華沙的國家電台演奏鋼琴,德軍砲火擊毀了電台,便與家人準備行李,正要逃走,卻從收音機聽到法國與英國已經向德國宣戰,於是決定放棄逃亡。在這之前,席爾曼認識了波蘭人裘瑞克的表妹多蘿塔,兩人一見如故,但在德軍佔領華沙後,處處不准猶太人入內,兩人連個約會地點都沒有。 很快地德軍在華沙用磚牆砌起了一道牆,將所有猶太人集中居住在這個指定區內。由於生活漸趨困頓,為了讓家人能夠糊口,席爾曼將名貴的「貝西斯坦」名琴以二千波幣賣給商人。一名叫海勒的猶太人要席爾曼及其弟亨瑞一起加入指定區的警衛工作,但席爾曼不忍欺凌猶太人而拒絕。 不久德軍將所有猶太人運上火車送往東岸集中營,海勒趁人不注意將席爾曼拉出人群,並要他開始逃亡。在這之前,席爾曼的父親以二十元波幣買了一塊牛奶糖,切成許多小塊全家分食,這是席爾曼與家人最後訣別的共餐。 席爾曼回到家中見東西已被劫空,原本演奏的餐廳亦無法倖免,在友人的幫助下,席爾曼暫時被安置在砌牆的猶太人行列,但因抬頭看飛機不慎使磚塊落下,被德軍打得昏迷不醒。被救醒後,席爾曼擔任廚房工作,也適時加入反抗軍擔任偷運槍枝的工作。 席爾曼決定離開指定區,在反抗軍的梅耶克的幫忙下,投奔以前認識的女歌手。在女歌手與丈夫的幫助下暫時躲在反抗軍藏槍械之所。同時反抗軍給他一個地址,謂日後走投無路時可以至此尋求幫助。 一九四三年的四月,席爾曼躲在樓上目睹了對街反抗軍與德軍對峙將近一個月後才遭逮捕擊斃,但因肚飢的席爾曼在尋找食物時被波蘭女人發現不得不狼狽而逃。 席爾曼找到紙條上的地址,發現是多蘿塔與結婚一年多的丈夫居所,在她的幫助下席爾曼躲至醫院與秘密警察辦公室對面,但因反抗軍攻擊,席爾曼再度逃亡,而在閣樓上遇上了德國軍官威廉‧霍森威爾,兩人因琴相知,在威廉幫助下席爾曼才活了下來,直到俄軍解放了華沙。
horsyma wrote:嗯嗯,不同風格的動作...(恕刪) 他們近幾年來的大製作電影都不錯,而且演員的演繹方式比較內斂自然,日片雖然不少大製作格局上也很有看頭,可是看多了,總覺得大部分演技都很誇張化,都要情緒很飽滿這樣,動不動就暴怒、大哭、崩潰、熱血,渲染力是很夠,但是也顯得浮誇。
cheerless wrote:戰地琴人 / The...(恕刪) 這片我考慮很久,最後沒有看~ cheerless wrote:中文的片名都取得好怪,不曉得大家怎麼挑片看的,如果只看片名去挑片或許就會錯過很多好看的片子 嗯~台灣片商翻譯喜歡自個亂加東西,有時會誤會很大,但外片原文如果直譯可能更糟,老外常常片名都是劇中人物的名子或是單一個動詞,可能更沒有人要看,近年來其實對岸有時翻譯的片名反倒更貼切片子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