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更新:觀看「賽德克‧巴萊」之前必備的歷史常識


danieliememe wrote:
剛看了一篇報導,深覺...(恕刪)



還指望台灣記者的水準

海男 wrote:
還指望台灣記者的水準...(恕刪)


那些記者八成連此樓都沒看..

danieliememe wrote:
剛看了一篇報導,深覺...(恕刪)

這好像是引自一位“鄧相揚”學者之說...

但這個學者好像....?

就我今晚到目前的了解,莫那魯道當時因為數度與族人密謀的舉動,被日人發現,日人便以要他去攻打沙那茂為懲罰!
所謂攻打應該是指那時日人在沙那茂駐地已被泰雅族人攻擊,日人遂利用莫那魯道犯錯之際,利用懲罰名義,要藉其優越戰鬥力,以站在日方的立場去制服泰雅族,也就是以夷制夷!

站在泰雅族人的立場來說,莫那魯道的確沒有參與抗日,卻是參與制夷...

不曉得是記者又斷章取義還是怎樣,若那學者只說這麼一半,還真是...
管妹...是誰啊?

danieliememe wrote:
- 過去學校教的歷史...(恕刪)


不過人止關事件在電影裡的描寫太短,我覺得有些可惜
許多朋友看完也不知那是以蕃制蕃的事件,只覺得單純是敵對族的出草
經過解說後(我還查了許多資料放在手機裡)
他們都很驚訝
為什麼那一段幾乎可說是皇民化起點的歷史不多加幾幕來交代,很可惜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一部電影可以戰成這樣..也算成功了
當時到底是原民部落間恩怨比較重 還是對日本人的怨恨比較重
應該是自己部落間恩怨比較重 才這麼容易互相殘殺被日本人利用 彼此都實在太想當好朋友了

瀟湘夜雨^^ wrote:
”賽”片過度醜化日本...(恕刪)


我認為並沒有醜化,日本過去侵略的歷史,更恐怖的(一寸河山一寸血),更多,

促使高山原住民自相殘殺,是其本意。

就像當時中國北方軍閥割據,日本趁隙奪取東三省利益,都是如出一轍的行為。
結論是教科書沒多著墨這段歷史是正確的
想知道的人自行去找自己喜歡的答案吧
stanphill wrote:
我認為並沒有醜化,日...(恕刪)

沒錯!

莫那魯道其實有跟族人一起去過日本,當然那是日本人刻意帶他們過去,要炫耀他們的國力,莫就是看到同樣的日本警察,對他們自己日本人的和善,跟在部落中的粗暴根本不一樣,反而更生怨懟!只是也看到了日本的軍力,才沒有原發性的由他自身想過要發起這麼樣的一個事件!

很多的事件,除了起因於部落本身的宿怨外,其實都是日本人的挑撥,借刀殺人,他們原本禁止獵人頭,卻可以為以夷制夷,又開放他們去以人頭來邀功...

整個事件我看到最後,雖然我也對當時許多無辜的人抱以同情,但也忍不住要說是那時的日本人自找的...
管妹...是誰啊?
remo2919 wrote:
這好像是引自一位“鄧相揚”學者之說...

但這個學者好像....?

鄧相揚是霧社事件的專家(註:公共電視風中緋櫻是鄧相揚寫的...2003 /11/7 新台灣新聞週刊:「鄧相揚 霧社事件讓他魂牽夢繫」),當然清楚「賽德克‧巴萊」電影裡前段講的是什麼
...問題不是出在鄧相揚身上,而是出在記者不用功

- 試想,當記者問鄧相揚:「莫那魯道是否有參加「梨山事件」、「沙那茂事件」?」
得到的答案當然就是:「沒有」

- 如果記者有用功一點,這樣問鄧相揚時:「請問「賽德克‧巴萊」電影裡的「霧社事件」發生前、青年莫那魯道那一段情節,是否描述的就是「梨山事件」、「沙那茂事件」?」
就會得到正確的答案
....(正確答案...就是第一帖裡的內容啦)

所以,我才說是媒體記者不用功,就寫稿
造成「張冠,給李戴」的新聞

remo2919 wrote:
日本人的挑撥,借刀殺人


人家說,俄國如狼、日本似狐,

現在某些親日甚至媚日的政黨,也很會使用"挑撥"這招,

專挑撥國內的族群對立,這就是從日本的遺毒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