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點貼紙 wrote:
可怕的是,這樣的藝術電影不是每年二三部去影展拿獎,而是像商演片一樣每檔上演(直到國片垮了為止大笑)
什麼是國片黑暗期?不是戲院都是朱延平,而是戲院都是藝術大導演的時候,而且這一傷就是二十年。
不才小弟剛好是念電影的,我的碩士學位證書上寫的是藝術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
電影與攝影被稱之為第八藝術,表示影像有資格被稱之為『藝術』,而不只是娛樂,
或許對現代的大部分人而言電影只是進電影院吹冷氣吃爆米花爽上兩三個小時的娛樂工具,
但對很多電影工作者而言,這是我們用來表達意識的作品。
為什麼歐洲人願意花錢進電影院看根本聽不懂語言,地球另一端的導演所創作,你認為的『無聊沉悶黑暗藝術電影』,而台灣人除了不把電影當成台灣之光外,還整天嫌棄,說還是好萊塢爽片好看?
為什麼《冰毒》會擊敗票房超強的《KANO》代表台灣參加奧斯卡外語片競賽?不想了解什麼是文化素養的人大概永遠不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