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yfduyjhy wrote:
詳情我不清楚,我是在嶺頭後方那座學校就讀中學的,
當時的老師跟學長是有說那裏會稱作"嶺頭"是過去日據時代時的處刑場,範圍不清楚,
砍下來的頭會就地掩埋或是讓受刑者的家屬領回去,才會取名叫"領頭",而後才改名成"嶺頭"。
據說過去曾有學長在那看到過鬼火,不過我是沒在深夜過去啦。


這應該是傳說而已吧(個人認為),看"嶺頭"這地名應該是在山頂吧?
不過說到處刑場,圖中這塊就是:



uyfduyjhy wrote:
詳情我不清楚,我是在嶺頭後方那座學校就讀中學的,
當時的老師跟學長是有說那裏會稱作"嶺頭"是過去日據時代時的處刑場,範圍不清楚,
砍下來的頭會就地掩埋或是讓受刑者的家屬領回去,才會取名叫"領頭",而後才改名成"嶺頭"。
據說過去曾有學長在那看到過鬼火,不過我是沒在深夜過去啦。...(恕刪)


日據時代執行死刑以絞刑為主.

uyfduyjhy wrote:
沒把祭人頭那段做出來的確可惜,每次看到他們提人頭時我都在想砍頭後的血量是不是太少了?
頭都沒滴多少血下來。
巴萬那段我是沒多少想法,去看之前就知道他會砍下去了,只是沒想到是一群小鬼拿竹槍,
我以為是他一人拿獵刀砍殺,砍殺的過程也沒做出來...。...(恕刪)


砍頭後身體部份因心臟作用,大量血液會由動脈噴出. 頭部的血量本就不多, 砍頭後頭部因血壓喪失, 血液也不會瞬間大量流出.

franz101231 wrote:
這應該是傳說而已吧(...(恕刪)

是接近半山腰的部位,連山腰的一半都不到的位置。
公車站牌就叫嶺頭,走進去有間神學院還是教堂的地方。

我印象中是身體頸部會噴血,頭部會滴血,
但劇中頸部沒噴多少血,頭部也沒看到有滴血呀?
uyfduyjhy wrote:
日人當時也喜歡砍人頭然後就地埋了,陽明山上有個叫
嶺頭的地方就是當時砍頭掩埋的地點之一。...(恕刪)


這個有點問題與爭議. 尚待確實考證.
基本上不要把日軍在中國大陸(戰區)的行為印象與在日治時台灣(日本國土)的日本人的統治行為劃上等號.

若是發生在戰場上或登台大局未定, 維安尚未由軍隊交予警政系統前的初期沒話說, 啥都有可能..
即使當初如1915年西來庵事件等大規模叛亂, 人犯(如首犯余清芳等)就逮後是在法院判決死刑後才施以絞刑(在台南監獄刑場).
uyfduyjhy wrote:
是接近半山腰的部位,連山腰的一半都不到的位置。
公車站牌就叫嶺頭,走進去有間神學院還是教堂的地方。...(恕刪)


不知是不是同一個地方? 我指的是陽明山擎天崗附近的嶺頭.

嶺頭

名稱的由來.此地係擎天崗(古稱大嶺)的最高點,故稱嶺頭,而土地公廟上方有塊大岩石,是為「嶺頭喦」,是先民的休息站.

日據時代,台灣北部之抗日義軍首腦簡大獅,曾率徒眾與日軍周旋於大屯山區, 並曾一度於嶺頭(擎天崗地區)為抗日根據地,號召鄰近的金包里(金山)、坪頂(平等里)、山仔后等地區民眾,加入抗日行列,曾紮營於此,宛如山寨城圍, 並於此處金包里大路入口以石塊、木頭構築城門,早期有城垛、槍孔,光復後因此處屬要塞地,建立碉堡,予以拆除.

關於簡大獅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1895年台灣開始日治時期, 當年簡大獅起事, 他先率眾在大屯山山區一帶抗日. 參加二次圍攻台北城的行動, 1898年9月歸順台灣總督府, 不久後又率眾繼續抗日, 卻再度失敗. 簡大獅走投無路下, 於1899年偷渡到福建漳州. 日本政府惟恐簡大獅回台作亂, 要求清廷交出簡大獅.
1900年清廷應日方要求將簡大獅逮捕, 並遣返至台灣. 簡大獅得知將受日本人審判時, 向清朝官員說:「簡大獅生為大清之民, 死作大清之鬼, 猶感大德, 萬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以表其寧願在清朝被斬首之願. 但清政府仍將簡大獅引渡回台灣, 法院審判後判處絞刑, 3月在台北監獄的刑場被處決.

uyfduyjhy wrote:
我印象中是身體頸部會噴血,頭部會滴血,
但劇中頸部沒噴多少血,頭部也沒看到有滴血呀?...(恕刪)


這樣都被一些人罵地狗血淋頭了..
擬真程度再高還得了...
不過真實的砍頭的狀況是頗為恐怖的..
以前看過網上找到的"紀錄片"..
fisheries wrote:
不知是不是同一個地方...(恕刪)

不是,擎天崗很高呢...,
我說的嶺頭從劍潭捷運站搭紅五不到15分鐘就可以到了。

不過就像fisheries網友說的,我聽到的畢竟是口述的野史,
沒有官方資料作證,也可能是誤傳或是私刑場之類的地方,無法確定是否正確。

fisheries wrote:
這樣都被一些人罵地狗血淋頭了..
擬真程度再高還得了...
不過真實的砍頭的狀況是頗為恐怖的..
以前看過網上找到的"紀錄片".

也是...,說不定真的會有人在電影院裡吐出來...。
uyfduyjhy wrote:
不是,擎天崗很高呢...,
我說的嶺頭從劍潭捷運站搭紅五不到15分鐘就可以到了。
....(恕刪)


沒進一步資料,不知在哪?

uyfduyjhy wrote:
不過就像fisheries網友說的,我聽到的畢竟是口述的野史,
沒有官方資料作證,也可能是誤傳或是私刑場之類的地方,無法確定是否正確。....(恕刪)


畢竟台灣在日據時代刑場也沒在陽明山,且死刑不是用砍頭(清朝才是)
應是幾能確定為穿鑿附會,以訛傳訛的虛構故事.
fisheries wrote:
沒進一步資料,不知在...(恕刪)

那邊沒有啥標的物很難形容,只記得是仰德大道上的嶺頭站牌下車後,
爬上樓梯繞幾個彎可以看到不知道是教堂還是神學院的建築,很冷清的地方。
說不定是當時的大人想嚇小孩就這樣傳下來的呢。


小弟從小學知道霧社事件後,就對原住民文化很感興趣,家中親戚也有原住民,
看到魏導終於成功了,非常的佩服,也替他高興!

但是個人也覺得本片應該對原住民文化要再多加著墨,否則大部分的台灣人,應該很難懂背後的意義,
因為會讀歷史做功課的人真的不多,至少我身邊的人,大部分是這樣!!更不要說外國人了!(小弟也是做了很多年功課才稍微了解,漢人,原住民,日本人之間的糾葛)

當然啦!魏導有他自己的觀點和做法,只是這麼努力拍這部片子,如果大部分人只能看懂其中的五成,還真的蠻可惜的!

無論如何,魏導帶領台灣的電影走出了一個新時代,期待他的彩虹橋能更成功,還有台灣三部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