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不能沒有你~最誠摯的推薦!

靈魂限定 wrote:
我搞不懂為啥要用黑白??看起來會比較感人嗎?....(恕刪)


Q:會採用黑白攝影的原因是?

導演:當我放棄色彩來說這個故事的時候,大家都很疑惑,因為黑白對大多數人而言代表了沒有市場、觀念的落伍、上片的困難與觀眾不易接受;但我不想再剝削這個事件了。五年前,因為媒體的「精彩報導」:一個壞人挾持了一名小女孩,在天橋上…,已經讓我以很扭曲的方式剝削過他們一次,我覺得很抱歉。那這一次呢?如果使用彩色底片拍出美麗的電影,也許可以彰顯我的品味、甚至讓我得幾個獎風光一陣子,但事情過去以後,我想我又得再抱歉一次。所以我想還原到最基本的狀態,盡量避免視覺性的裝飾,我選擇了黑白色調,希望觀眾不會被五彩繽紛的世界打擾,而更能專注去感受這個故事,進入這對父女小小的世界。但是後來我才發現,拍攝黑白影片反而比彩色影片更困難,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挑戰,但是我們工作團隊還是一路堅持走過來了。

轉貼自 不能沒有你 官方部落格

另外補充本部由HDCAM,XDCAM,HDV,DVCAM以及DV五種等級機型攝製
原來如此,導演的回答很精彩

但是電影是拍給人看的,雖說他有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但至少在我身上不受用,或許他太過主觀了

簡單說,來個精緻鮮豔甚至誇大一點的東西,我還是能感受到其中想表達的情感

但是黑白的東西反而讓我覺得失去了許多感覺
靈魂限定 wrote:
整個運鏡,剪接手法也奇差,說實在的台灣確實給電影的資源很少,但也不至於少到可以把片子拍成這樣

我跟你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這片的攝影表現非常好。

黑白攝影的難度也不比彩色攝影簡單,導演說的沒錯,我的確更專注在片中的情感。

資源少到真的是可以把片子拍成這樣,不過我是覺得瑕不掩瑜。

不喜歡的朋友,可能是不喜歡黑白色調,可能不習慣這樣的剪接敘事風格。就像身邊有些人也不習慣「第九禁區」的手法及故事。看得習慣的人很喜歡,看不習慣的人很排斥。

建議喜歡看電影的話可以多看這類的片子,看習慣以後,就變成內行看門道,而不光是看熱鬧了。
kpchao wrote:
我跟你完全不一樣的感...(恕刪)


第九禁區我反而很喜歡,而且我反而覺得第九禁區這樣的拍法有其必要性

或許不能沒有你就是對不到我的胃口吧

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一部片子很正常。

本來就是比較沉悶的片子。

只是靜靜地說著一段屬於台灣人的故事。

看完以後只有悶悶的感覺。

也訴說台灣人的悲哀。
剛剛看完了...
也是因為金馬獎和很多人推薦才想去看的

看了實在想吐血...
未免有點雷聲大雨點小

金馬獎裡面有一部戲...證人
這個比他好太多了
演員演技的部分..拍攝的手法..還有劇情...等等
都是證人比較讚

不能沒有你...算是同情獎嗎???
imggy wrote:
剛剛看完了...也是...(恕刪)


證人真的好看,張家輝得影帝沒話說.

另外還推瘋狂的賽車,鬥牛

昨天還看了一部麥田,也是小推可以一看,可惜的是DVD搞的畫質很差,不然這片風景很美

kpchao wrote:
我跟你完全不一樣的感...(恕刪)

看完以後 尤其是最後一幕 父親就只是靜靜的看著女兒......
我的眼淚爆發了啦
愛看內心戲的可以去看看~
看完前幾篇的網友,個人心得綜合...

1 . 片名改 : 不能沒有"錢" ,會不會再得獎?

2. 被消費影射的人,會不會真的因得獎獲得幫助,還是再度傷害他們?

3. 過度行銷,新聞局補助金那幾百萬是不是應該好好的幫助弱勢團體...

4. 官員啊~他們在消費你,你還在發獎金,拍手叫好,有病的社會,一點都沒得到反思。

5. 拍片手法,在專業領域,是需要加強!
我是因為亞太影展上周六在紅樓辦的活動才看了 不能沒有你

對於當年的真實社會案件 的確有印象 現代人變得冷漠 到底是因為社會化 還是因為每天新聞都在報
太多社會案件 讓人不知不覺中如入笣魚之室 久聞不聞其臭 還記得當年圍捕陳進興 我邊念期中考邊看SNG勒

本片除了批判官僚體制 也凸顯邊緣融入社會核心的困難 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親情都被剝奪時 還有什麼活下去的勇氣 自然流露底層小人物的困境 男主角天橋上一句:「社會不公平啊!」道盡社會邊緣人物壓抑的心情...

現在的我 過的不錯 我還是想說 「老闆不公平啊!」

亞太影展本周末登場喔 國片加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