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asi wrote:
嘴巴真臭,票房慘不等...(恕刪)
不好意思,我個人對這種片的批判都是很重的,尤其看不慣常常有人問何時台灣會上映?為啥台灣不上映?
就像您說這不是一個商業片,那台灣的片商也不是笨蛋,當然也不會引進這種片,當然某些有特別目的的除外,
所以要在戲院看這種片想當然爾不容易.
南波萬 wrote:
贊成您的說法!!
...(恕刪)
不好意思,我剛好對那個時代個故事很有興趣,我也相當了解那時到底發生何事,這些東西有心都找的到資料,
不巧,這部片我還真的看過,當然是透過大家都知道的方法看到(沒興趣也不會看),
不過拍的真的不好,畢竟導演尚嫩,手法尚嫌粗糙比起國外類似主題的電影,更無法引起共鳴,所以我想強調的是,
說他爛不是題材問題,更不是意識形態問題,而是真的拍得不好,不需要花錢去看,如果是電影節這種也許不用錢的
倒是可以去看看.
之前在費城的亞裔美國人影展中有撥過,然後撥完有導演問答。
首先,這不是一般的好萊塢商業片。導演是個台灣移民二代(也就是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的),他是政治學背景出生的(請注意,研究政治關係的學者請不要跟政客搞混了;不過他似乎有當過白宮顧問)。這部電影資金是在美國的台灣移民捐款而來的;拍片目的是為了要讓美國人了解台灣歷史。劇本是白色恐怖時代的一些事件拼湊出來的虛構故事。
基本上這部片「為台灣宣傳」的意義遠大於賺錢,就我所知大多是在影展上映。
這種非主流影展片直接用「票房」來砲轟實在是不太妥當。如果你對這部片有其他原因不爽倒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劇本是挺有爭議性的歷史背景;但請不要用「好萊塢商業片」的大標籤隨便開炮。
個人覺得故事寫的頗精采的;但對於演員中95%都不是台灣人(劇中很多人講話的腔調都很奇怪),取景還跑到泰國倒是不太高興。
因為家中長輩好幾位都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悲慘,有些甚至再也沒回來,
也常聽自己的祖母提起那段往事,所以個人對這樣的內容也很有興趣。
只不過在看過後,覺得該片對很多細節都處理得很粗糙,
加上劇情內容的安排,實在讓個人直接跟商業片聯想在一起,
而若不是商業片,就又覺得是跟某些政治立場的團體聯想在一起。
若是這樣讓幾位前輩很不舒服,那藉此說聲抱歉!
RVP100F wrote:照您這樣說,我想都不用想就會直接跟“政治”還有“綠色”聯想在一起,
這部片子的內容絕對是史實,拍的好壞不管,至少看了能夠更加認識台灣的歷史...
...現在台灣社會正在上演第二次被出賣中...(恕刪)
這邊不適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