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台灣最好的電影院」的認知已經動搖

1.
將「全台灣最好的電影院」改成「全台灣音效最好的電影院」應該可以更精確。


2.
●2014年補充●

在看完「明日邊界」之後,我再也不會向親友推薦有「音效最好的電影院」
這件事了。

看來,並不是只有我有這種感覺:

https://www.ptt.cc/bbs/Theater/M.1325014578.A.F36.html

看了作者 ebin 的「如果2009年有100分」這句話,我回頭查「未來的未來」放映年份,
還真的是 2009 年。


或許,對音響的感受只是一種「感覺」。但是,「感覺」真的不能比較嗎?

在我看過的戲院裡,我「感覺」最好的就是「未來的未來」之前的國賓以及單廳時代的長春戲院。

我一直在想,當年的國賓與當年的長春,會不會是同一個人負責校調的?





park7 wrote:
我不是影迷,我只是偶...(恕刪)



早就看開了!!
我都跑去幸福看二輪的
150至少八部片 從早看到晚
現在都是數位播放!!
差沒三滴而已,重點是音效畫質都不輸首映!!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park7 wrote:
我不是影迷,我只是偶...(恕刪)


你既不是神, 你的認知終究也止於你的認知無法代表他人...lol 不需要PO這類文章不太懂其意義?想要獲得認同感還是..?
在國賓影城還沒有出現,西門町國賓還是一廳時

那時的國賓才是真正的國賓


對「全台灣最好的電影院」的認知
----------------------------------


我想想.....

IMAX + 3D + 4K + Atmos + 4DX

以上包裝成一廳 應該就超威了!


「房間是喇叭的一部份」,在音響空間的調整上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以前的國賓、以前的長春,都把「戲院廳堂是喇叭的一部份」發輝到淋漓盡致。

同樣的五百萬音響搬到A先生、B先生家為什麼聽起來就是不一樣?因為「房間」不同啊。

戲院廳堂的音響效果,只靠器材很難克盡其功的。

戲院的影像要好,很容易。錢砸下去就有。
戲院的音響要好,很難。錢砸下不一定有。



好東西消失後,可能就真的永遠消失不見了...。










記得以前我在國賓看麥迪遜之橋,那時國賓的音效我最喜歡,平衡,包圍感夠,但現在的國賓,為了刻意營造刺激感,加強音量,低音量感太重,太肥,平衡感也不足,看動作片乍聽可能覺得很過癮,但其實一部片2個小時看下來疲累感是有的。

好的電影院是講求全面的平衡,不是針對幾部動作片設定的,以上為個人淺見,喜歡國賓的人請不要批我。

D.O.A wrote:
記得以前我在國賓看麥...(恕刪)


很中肯
的確就像你說的一樣
調教到太重口味了!
都在比大聲比吵的.....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前陣子的"星際異工隊",國賓已經重新調整過囉!
個人覺得不論是影像還是音效,都提升了不少,尤其是
影像的類比味(BARCO味?),非常值得進場欣賞!!
後來看了

怒海劫、
地心引力(這部聲音是很銳利很清晰,但就是欠缺溫暖感及活生感,也沒有「如同絲綢般的柔潤感及光芒感」)、
星際效應;

都沒有舊有音響的感覺了。

我對這家戲院的音響感受最後是停在「未來的未來」及「阿凡達」。

以前,是連預告片的音響都很享受的。



查了一下,西門國賓曾經在2011年發生過火災。

也許是原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