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www004 wrote:
『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了解當時台灣的時空和背景,就跟風批判』,常常覺得因為這樣的話,關上不同世代的溝通,覺得可惜。...(恕刪)
你誤會我的意思,我是說「要溝通就必須先了解當時台灣的時空和背景,再溝通。」
這樣才是「有效的溝通」。
『而不是
現在的潮流,根本不了解當時台灣的時空和背景,就跟風批判』,
這樣只會越來越對立。
flywww004 wrote:
比較好奇是,如何確定當時大方向是對的?說經濟,也是剛好在有人口紅利,當時全世界正在抗衡共產主義之時,有一番發展機會?說政治,不也是有革命志士去抗爭追尋現在的民主體制,才有今天的自由而非過去的壓迫? ...(恕刪)
2) 有因才有果,不能倒果為因。
不能站在「現成的」民主自由的當下去批評「戒嚴」。這是本未倒置。
民主自由不可能「白白」從天上倒下來的,是需要「時間」和「努力」的,
從「軍政時期」走向「訓政時期」,然後再走向「憲政時期」,本來就是需要「時間」。
有當初的兩蔣,台灣才能穩健的從「訓政時期」走向「民主自由」。
這是無庸至疑的,所以我才說「當時大方向是對的」
flywww004 wrote:
不否認那時政務官的貢獻,但就像每個領導人一樣,在不同的環境背景下,總是會有正反兩面的貢獻。所以我並不認為兩蔣有多偉大,當時沒有像網路這樣無法掌握的平台(當然中國例外),只是在那時掌控著媒體,所以可以掩蓋所有的負面形象,讓自己像神罷了。...(恕刪)
只是講一件事實,不是批評,
現在的國民黨已經不是之前的國民黨了,被「紅色誘惑/利益」給昏了頭,
也因為這樣,讓我更敬佩當初的兩蔣。
以前的我也認為兩蔣還好,但是後來跳出現在的潮流,不跟風,
真正「深入了解」後才知道兩蔣有多偉大,尤其是「蔣中正」。
他的貢獻不只是幫助了台灣,更是「傳承了中華五千年文化」,
五千年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超乎大家的想像。
當然,他也是凡人,也有做錯一些事,但瑕不掩瑜。
2)
當時的時空背景 ( 以黨建國的「軍政」 =>以黨治國的「訓政」=> 以民治國「憲政」
=> 出現問題不得不退回 =>以黨治國的「訓政」=> 穩定了再朝向=>以民治國「憲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