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期望太高,失望就越多......
個人覺得
希斯萊傑的小丑還是最棒的,智慧、洞察人心的犯罪創意家。
歇斯底里的表情,自信又讓人迷惑的語言,就讓人不寒而慄。
瓦昆菲尼克斯的小丑,感覺就是一個魯蛇,一再受刺激而變成反社會殺人魔。
影片中只是靠詭異的配樂及肢體動作,及莫名無法控制的詭異大笑來營造小丑給人的恐懼感。
完全無法感受一個頂級犯罪者的智慧、自信及魅力。
或許太注重瓦昆個人的演技,讓劇情鋪陳不夠說服力。
實在看不出來一個小丑地鐵殺人案為何可以引發一連串效仿及示威?
影片刻意連結到蝙蝠俠的開戰時刻,但是瓦昆戲裡的年紀卻完全無法相連,又讓人覺得破綻真大.....
等布魯斯韋恩長大成人時,小丑不就已經六七十歲了.....
來去重溫黑暗騎士裡的小丑.......天妒英才啊~~
有個問題想一起討論一下
裡面關於他母親精神病的理論已經用很多劇情來描述
例如小蝙蝠旁邊疑似阿福的人跟主角說他母親精神病
精神病院裡面有她媽媽的紀錄 連老偉恩也說 他媽媽有妄想症
等確定他媽媽有妄想症時 主角卻拿出一張他媽媽年輕的照片 後面有老偉恩的情話 導演在那邊甚至還特寫一下
是想更讓觀眾知道他媽媽的妄想症多嚴重 嚴重到自己手寫 還是另有原因?
第一個社工Sharon Washington這位演員在萬惡高譚飾演的是偉恩企業的高階雇員
IMDB介紹在這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高譚市影集會跟小丑電影有一定連結 但導演這樣做不是很刻意嗎?
讓我想到另一個可能 就是該不會事情真的是老偉恩搞出來的 社工也是他安排在監視他
小丑最後說跟喜劇一樣 不是說他的生活有多悲慘
像卓別林在小丑電影裡那個片段 很苦惱 悲情 觀眾卻笑得很開心
而指是生活從頭到尾都在嘲弄跟欺騙他 最後他媽媽也被他誤殺?
如果真的把小丑設定成布魯斯他哥 其實還真的蠻有爆點的 連漫畫都不敢這樣設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