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rty wrote:
所以要準備幾吋的電視...(恕刪)


希望樓主正視一件事情
16:9本來就"電視"規格
在工業界訂標準的時候
電視是家用的產品~拿來看電視節目(收電視訊號)
電影...就只是電影

如果您去看MOD上的"非電影"節目(當然只論HD的)
泛指所有~體育節目~綜藝節目~旅遊美食節目~新聞節目~大型直播節目
.
.
.
都是16:9滿畫面的...這些才叫電視節目(program)
當然HiHD或其他平台也是如此

電視機拿來看電影只是其中一種功用
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電視的原因
所以因果搞反了

在廠商的立場~要推出電影專用"顯示器"不無可能
但是同樣的...這個專用顯示器
看"非電影"的時候一樣會面臨黑邊的問題

電是跟電影本來就是兩個各走各的系統
因為數位整合確實有結合的情況
觀察
越多數位後製的電影...越有可能以16:9呈獻(阿凡達)
或者乾脆直接數為拍攝16:9(福爾摩斯)

最後...在高畫質版的大大們
很少人能接受"裁切"或"變形"等等補滿畫面的功能的
黑邊才是100%的原味...也是100%的妥協
全部都是成本考量。

16:9是某些相關實驗,建議超過16:9以後的視覺效益會降低。
4:3是還沒做到16:9之前的堪用折衷,以前映像管時代,4:3比16:9好生產,更早黑白時代還有1:1的螢幕。
電影的2.35:1、2.40:1…都是膠捲的成本考量。膠捲是x馬的貴,拍得越扁,同樣長度的膠捲可以拍越長的時間。
電腦上的16:10、甚至些奇奇怪怪的規格,多半是市場供貨價格考量、而供貨價格又和需求量及工廠的裁切效益有關。

全部都是錢在作怪。
扯到錢,不會有人願意犧牲自己荷包成就別人的荷包的,所以也就別問誰會向誰靠攏。



顯示器的長寬比,怎麼老是有人去扯到黃金比例?
出門踩到黃金的那個「黃金」嗎?


erc wrote:
全部都是成本考量。1...(恕刪)

+1正解.....
以前CRT時代16:9的比一般4:3貴.玩家都愛16:9....

jly wrote:
這種問題在dvd時代...(恕刪)


哈 有拉 我有經歷過那個時代
錄影帶 大帶 小帶(幼稚園 to 小學) vcd(高中) dvd(大學) 都有
現在只是終於有能力自己買大電視打電動 完成一個小小的夢想
所以才開始去研究這些細節
之前只大概知道大概就是比例在搞鬼
現在是想去給他好好地了解一下原因

看來現在要嘛把電視給替換掉 換成50(房間不夠大 這個尺寸大概ok) 稍微可以把畫面變大一點點
不然就是開始準備下一個敗家的目標 投影機

大家有好的建議嗎

推薦ACER K330 LED投影機.價格不貴.效果不錯.但沒到FULL HD就是了....
問個問題
為什麼整串看起來好像投影機就沒有這種問題
不也是一樣撥放器嗎
雖然是布幕但有黑邊的電影放出來應該還是有黑邊吧
因為沒用過投影機所以來問一下

kkmr wrote:
問個問題為什麼整串看...(恕刪)

一樣有呀.....

如影隨行 wrote:
一樣有呀........(恕刪)


這樣講也對 投影機也是會有黑邊
可能投影100吋的話 就算有黑邊 畫面也夠大了 如果燈關掉 就大概沒有黑邊的感覺了吧 呵
admirty wrote:
這樣講也對 投影機也...(恕刪)


不要想得太美好
用投影機~環境條件更嚴苛
要有好的布幕~不然漏光更慘

以我朋友的DLP系統投影機為例
基本上黑邊部分是會漏光的...根本不可能全黑
環境越暗只會越明顯

kevinciou wrote:
不要想得太美好用投影...(恕刪)

這部分液晶情形一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