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16-17日,美國海軍58特遣艦隊(Task Force 58)執行童子軍大露營作戰(Operation Jamboree),以艦載機攻擊日本關東地區的航空基地與航空工廠,掩護2月19日即將發動的硫磺島登陸作戰。編組十一艘艦隊航空母艦、五艘輕型航空母艦、八艘戰艦及其它艦艇的58特遣艦隊在作戰結束後返航太平洋艦隊前進基地烏利希環礁(Ulithi Atoll);日本帝國海軍連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海軍大將即決定在美軍艦隊返抵烏利希環礁後發動突襲將其一網打盡。
1945年3月7日58特遣艦隊返抵烏利希環礁;3月11日午前九時廿五分,第五航空艦隊發動第二次丹作戰,以第七六二海軍航空隊廿四架海軍航空技術廠P1Y銀河陸上爆擊機自九州東南端鹿屋基地起飛,藉第八〇一海軍航空隊五架川西H8K二式飛行艇及伊號第五十八潛水艦導航,前往直線距離2300公里之外的烏利希環礁執行航空特別攻擊。此次總航程約2930公里、飛行時間十小時的航空特別攻擊編組由第五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宇垣纏海軍中將命名為梓特別攻撃隊,語出十四世紀南朝名將楠木正行的辭世詩「返らじとかねて思へば梓弓、なき数にいる名をぞとゞむる」(不期重生之故,留我眾之名以入鬼籍);梓即詩中所言梓弓,意謂矢既發則不還。
梓特別攻撃隊主體為攻擊第二六二飛行隊,由該飛行隊隊長黑丸直人大尉領銜,並編排部份攻擊第四〇六飛行隊機體及機組員。出擊的廿四架分編為兩中隊、各中隊下轄兩小隊、各小隊下轄三區隊、各區隊兩架;皆以流水碼編號。每架特攻機攜掛一枚800公斤八〇番通常爆弾。
梓特別攻擊隊在飛航途中因機械故障陸續有八架折返鹿屋基地或迫降於沿途島嶼、兩架墜海失蹤,其餘十四架在午後七時許飛抵烏利希環礁附近發動特攻。但因天色已然昏暗難以辨識目標,發動特攻的機群中八架行方不明、四架放棄任務迫降於烏利希環礁以西約190公里的雅浦(Yap)島,其中一架遭據守該島的日本帝國陸軍部隊誤擊。最終僅兩架成功襲擊烏利希環礁。
兩架特攻機中,戰術編號762-16的二中隊三小隊七區隊一號機由飛行員暨中隊長福田幸悦大尉、偵察員井貝武志上飛曹、電信員太田健司上飛曹操縱,命中USS Randolph (CV-15)艦隊航空母艦飛行甲板右後方。但該艦僅受輕損,翌月初即修復參與沖繩之役。




第二架戰術編號T762-41的一中隊二小隊四區隊一號機由飛行員早坂裕次上飛曹、偵察員宮澤宏男中尉、電信員西川茂勝二飛曹操縱,因誤判而自撞荒地。
戰術編號T762-92的一中隊二小隊六區隊二號機由飛行員三輪英夫飛曹長、偵察員西田信義一飛曹、電信員横山侃昭一飛曹操縱,在烏利希環礁附近發動特攻後行方不明。橫山一飛曹年僅十七,為梓特別攻撃隊最年輕的成員。

戰術編號762-24的一中隊一小隊三區隊一號機由飛行員佐佐木義次上飛曹、偵察員落合勝飛曹長、電信員北村雅一上飛曹操縱。落合飛曹長在出擊前於後段機身右側以粉筆書寫辭世詩「武夫の行くては同じ雲萬里、えみしの空を茜染めけむ」(同歸武士所之遠雲,染紅蠻夷天空)。此機為迫降於雅浦島的四架之一,後用以載運其它迫降同處的梓特別攻擊隊機組員返回鹿屋基地。


七六二空銀河陸上爆擊機垂直尾翼戰術編號上方的T或K符號所指不詳,一說為飛行隊識別碼、一說為魚雷攻擊(T)或俯衝轟炸(K)的任務劃分。梓特別攻擊隊中,T似指編派入列的攻擊第四〇六飛行隊,而未具字母者則屬特攻主體攻擊第二六二飛行隊。

攻擊第二六二飛行隊為日本帝國海軍最後編組的艦上攻擊機部隊。該飛行隊在1944年七月編成時配備中島B6N天山艦上攻擊機,陸續編入航空母艦艦載機部隊六五三空、六〇一空運作。1944年10月10日轉隸七六二空作為T部隊編制,隨即在台灣外海航空戰中戰力全殲。部隊重建後即換裝銀河陸上爆擊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