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騎士 黎明升起 ~~大爆雷劇情討論樓 (手賤點進來不負責)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搞笑版: 騎士昇了沒


布魯斯韋恩! wrote:
驚聲尖笑系列會不會拿...(恕刪)
剛去看完第三次
注意到很多之前都沒注意的細節
像是EMP 剛開始去舞會找貓女時 有用EMP弄爆記者的攝影器材

倒是坐在我旁邊的似乎也是之前看過的 一些台詞在那邊跟著念一遍 真的很吵...
還學蝙蝠俠的聲音說Bane...結果被後面的嗆Ban你老X
昨天去看了第三集...
只能說導演在第二集為電影界留下了一道難以超越的高牆...連他自己都難以突破

阿福&最後結局的發展 是我很喜歡的部分

至於電影過程劇情實在很芭樂 其實蠻冷場的 我覺得
班恩在電影宣傳一直強調啥無敵身軀加超聰明
事實上他的戲份實在沒啥張力...一直以來 強壯過頭的壞人都沒啥搞頭
這集的兩個壞人其實頭腦都很清晰 也很正常...
讓我們想想其他的壞大大...雙面人 謎天大聖 企鵝 稻草人 小丑 等等一堆 根本都是神經病來著
也難怪覺得少了什麼
如果女boss早點現身 應該可以有更多戲
最後刺一刀 說當時的小孩是他 [讓我想起星際大戰:i am your father]
另 不管她是要實現遺志還是要幹掉貶幅狹報仇
她跟韋恩發生關係的用意是啥...她不是恨他嗎 怪了
結果班恩吃不到...韋恩倒是吃到了

batman知道不直接用槍砲根本幹不掉班恩
自己又不肯用槍殺人...槍是下等人用的武器
所以明明一直以來都獨來獨往 最後只好找貓女來值行最後一擊
話說成山的廢車堆開一槍 就轟出一條路 班恩只是飛出去 這體術也太誇張了吧

貓女其實整部戲很不貓...導演也許有他的想法 但畢竟這是經典角色
如果之後的電影 小丑變的神智正常了...好像也不大對 因為那就不是小丑了
同樣的 雖然只在小地方隱喻小安是貓女的化身 但其實也不算貓女了

第二集我覺得最棒的地方是雙面人最後由光明正義成為邪惡的誕生
在我看來才是故事的主軸...其實整部戲可以取為雙面人傳來著
也是扁蝠俠系列最喜歡的壞人故事
雖然第二集是掛了 不過再扁幅俠系列之後的雙面人也是瘋子來著

而第三集算是有很大部分在闡述*羅賓*的誕生
但一樣 中間劇情的蝦忙 太多可有可無的小事情
用來交待這個誕生 張力實在也遠不足第二集的雙面人

小丑>>>班恩+CEO
雙面人>>羅賓
瑞秋對兩難(男)的情愛糾葛>貓女+CEO

黑暗騎士99分>黎明升起80分


黎明升起當然還是比其他一般電影好看多了啦
只是他要對比的第二集這道高牆 實在太雄偉了!!
如果單純比較TDK與TDKR兩片“獨立”的成就,我想樓上胖獅所言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是從三部曲最終章的角度來看,我認為TDKR並不見得遜於TDK。相反地,有相當比例的諾蘭迷,就故事延續性及完成度來說,覺得TDKR替三部曲畫下了一個完美句點。從這個點來看,TDKR並不輸給TDK。

TDK創造了空前絕後的反派小丑,甚至讓白色騎士Harvey Dent在最後四分之一化身成為雙面人、為劇末製造了另一個反高潮。在反派人物的塑造上,成就的確無可比擬。但是就 “蝙蝠俠” 故事的完整性呢?

- TDK完結時,Batman同時蒙受心靈巨大創傷 (悼瑞秋之死兼働白色騎士之逝) 與不白之冤,遁入黑暗。對Bruce Wayne來說,TDK一役是完全的失敗,他的私人感情、他 (Batman) 的江湖地位,甚至為高譚一切的犧牲奉獻,全盤皆輸。
- 高譚市在治安上,多了一個永遠追查不到的 “首惡” (蝙蝠俠)、以及陷入了精神領袖Harvey Dent死去所象徵的沉淪。
- 觀眾在觀影上,驚艷於反派角色小丑與雙面人的精湛表演,但是卻承受了完全相反於漫畫英雄所應帶來的光明、正面情緒,反而為驚愕、噁心、沮喪所包圍。

TDK在小丑、雙面人、人性考驗 (雙船互炸) 上都達到了旁人難及的戲劇高峰,可是,就 “蝙蝠俠” 的敘事性和正統性來說,它真的是個好結局嗎?

所以,我們看到諾蘭在TDKR裡,嘗試替這幾個問號做了解答:

- Bruce Wayne藉阿福之口,從上段感情釋放出來,並在劇末找到了真愛。他也從再生池,重新找到了為高譚奮戰的動力。
- Batman也終於,在TDKR裡洗刷TDK的汙名,英雄回歸正義路線。更重要地,最後 “Give everything to Gotham and don’t owe them anything”,光榮裸退。
- 高譚市也從Bane之役,傳承了蝙蝠俠的精神,並且找到了蝙蝠俠的傳人羅賓。
- 其他延續三集的配角如高登、阿福等,也都解決了自己在三部曲裡的命題,做了完美結局。
- 觀眾呢? TDKR雖然沒有TDK那麼震撼,但這才比較像漫畫英雄改編的電影啊! (好吧,我承認最後一點有些鄉愿,甚至我個人在看到Bruce & Selina喝咖啡那一幕,也忍不住罵了聲e04…,不過,興奮之情大於怨懟就是了)

換言之,我看TDKR,從 “成就黑暗騎士三部曲” 與 “回歸蝙蝠俠敘事基調” 的角度出發,我覺得其成就並不遜於TDK。或許,這是我堅持戴上Batman的有色眼鏡來看TDKR之後,所不得不然的鄉愿吧? ^^
我認為,應該把三部曲當成一個整體來看,沒有必要去比較第二集和第三集哪個好。

一篇文章有起承轉合,有人會去比較「轉」的部分和「合」的部分,哪個寫得比較好嗎?

一個全身都很健康的人,需要去比較他的「胃」和「肝」哪個比較健康嗎?

Dave5136 wrote:
我認為,應該把三部曲當成一個整體來看,沒有必要去比較第二集和第三集哪個好。

一篇文章有起承轉合,有人會去比較「轉」的部分和「合」的部分,哪個寫得比較好嗎?

一個全身都很健康的人,需要去比較他的「胃」和「肝」哪個比較健康嗎?


不能再同意你更多了,真的

胖獅 wrote:
昨天去看了第三集.....(恕刪)


我是覺得有一點很怪,如果堅持不殺人跟不使用刀槍應該是可以分開來看,用刀槍未必會致人於死,
而且蝙蝠俠其實自己不是也有用蝙蝠鏢丟來丟去(萬一丟不準也是會死人吧),說是反對暴力但是拳腳
上的搏鬥應該也算是暴力的一種吧!

這一個部份我是覺得還挺矛盾的。


如果用槍直接打腳或手癱瘓對方或是用鎮暴子彈之類的應該也說的通才對...
劇情部分,在下有個地方看不懂~

當布魯斯在再生池時,
在和照顧他的獄友及獄醫談話過程,
包含那位獄友和獄醫,
大家都認為之前有人逃出過,而那個人是個小孩,且那個小孩叫做班恩~

但後來事實卻是,
之前確實有個小孩逃出過,但那個小孩是個女孩,且不叫班恩,
班恩並沒有逃出過,而是後來被影武者救出的~

在下不懂的是,
那位獄友及獄醫都有經歷過當年的事,
為何會不知道逃出去的人不是班恩?
forlover26 wrote:
在下不懂的是,
那位獄友及獄醫都有經歷過當年的事,
為何會不知道逃出去的人不是班恩?
其實那都是Bruce先前聽了阿福查到的傳言,
"Bane是在再生池中出生並且逃出去的"

因此Bruce在再生池中跟獄友對談時, 只有他自己主動提到兩次那個逃出去的是Bane,
但對方其實都沒有正面回答...

他們當然知道逃出去的是Talia, 也知道Bane是那個守護者, 而且被打成木乃伊.
對話中也有提到那個獄醫因為對Bane犯了錯而吸毒澆愁.
一箱二閃,三腳四頭,九年敗家罪過罪過;五包六卡,七機八鏡,十片濾鏡遮醜遮醜
driver300 wrote:
其實那都是Bruce...(恕刪)


感恩!總算是稍解了在下急欲得知的疑惑!
待dvd出來後,再來細細品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