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全球狂賣~史蒂芬史匹伯你看到了嗎?

其實CP值要高的話,都是大導演為成名前拍的低成本動作片高。像是麥克南的終極警探跟揚狄邦的捍衛戰警,當年都是小成本高票房的片子,完全是看導演功力營造出來的緊張感。這兩部片子出來的時候,片中的男主角都還不是大牌。終極警探是布魯斯威利剛開始從電視轉入大螢幕時的作品;捍衛戰警則是基努李維的第一部動作片,如果觀眾不夠年紀的話可能不知道,在那之前,我們的救世主可是專拍擁有「阿比阿弟暢遊鬼門關」這種片名的二線演員呀。

又扯遠了。總之動作導演成名之後,拍片的經費就水漲船高,大成本花下去開出的票房也不一定比之前要好,CP值當場就低了下來。坎麥龍其實也差不多,魔鬼終結者的成本肯定比第二集低很多很多。

當然,不提動作片的話,影史上還有很多著名的CP值高的影片。像是蝴蝶效應或是真正了不起的厄夜叢林。那個厄夜叢林......了不起,當年我還去西門町數一數二的日新大戲院看勒!
aoki.lin wrote:


我個人覺得史匹伯的地位還是比柯麥隆高了點,
他導過的片大家都耳熟能詳,最厲害的是什麼類型的片都能導,
尤其是從搶救雷恩大兵開始,開創了戰爭片拍攝手法的新紀元,
大量的手搖晃動鏡頭,寫實的戰場描寫,成為之後每部戰爭片的必備風格,
辛德勒的名單也是一絕,imdb上可是超高分,以及05年的幕尼黑,
這三部片當初如果沒列出導演,我想沒幾個人會猜到是他導的吧…
當然拍的不怎樣的片也是有,不過還是無損他個人在當代電影史上的地位,
還蠻期待史導能在新的3D技術上玩出什麼新花樣出來~



先不論票房和導演功力這兩部份
有3點史匹柏是無法和柯麥隆相比

1:編劇功力
史匹柏的片幾乎都都不是他自己編劇或原創的
柯麥隆的片都是自己原創和親手編寫劇本

2:特效技術與電影硬體研發
史匹柏的片都是沿用現有已經現成的特效技術
就算當年的侏儸紀也是以T2的技術去改良後的
而且他本身也不會去參與特效的研發這塊
柯麥隆早期就已經有特效狂人之稱
本身都會親自參與特效技術的研發予改進
多部作品都可以說在當時是最新特效的開創作品
這次的阿凡達3D相關技術更是他耗費近10年的心血所研發開創的
所以照過去T2=>侏儸紀特效模式
史匹柏的新片丁丁也就繼續沿用阿凡達的3D技術和特效團隊
而且只是單純當導演而已並沒編劇
也不會參與後製特效整個過程
其實是丟給PJ去負責

3:2D電影到3D電影的影史革命
柯麥隆以一部阿凡達就讓全球戲院進行全面3D化的革命
也讓廣大觀眾看到3D電影的可能性和未來性
這是從未拍過3D電影的史匹柏完全無法比擬的偉大成就

我記得史阿伯 常參予特效總監不是嗎?
像AI人工 變形金剛 回到未來系列

詹導的劇本 除了魔鬼1 無底洞
其餘都走 老梗路線不是嗎?
魔鬼大帝是翻拍法國老片

題外話,
C/P值最高的應該是靈動-鬼影實錄~
成本15000美金, 美國票房一億七百萬美金!
也和史蒂芬有關~

賺很大!!!
biss0220 wrote:
我記得史阿伯 常參予特效總監不是嗎?
像AI人工 變形金剛 回到未來系列


並不是
你舉的變形金剛 回到未來系列史匹柏他是當製片或監製
不是特效總監
史匹柏本身不是做特效出身
當然不可能做特效總監
他就和一般的導演一樣
只專心做好導演的工作而已
就算去當變形金剛的監製也只是掛名
沒有參與到實質的拍攝工作

但柯麥隆拍電影的個性和方式就和史匹柏完全不同
柯麥隆可是親身參與每個環節
製片,導演,編劇,特效,甚至包含美術設計等
像魔鬼終結者系列或是異形2乃至於阿凡達
很多美術概念圖都是出自他自己的手筆
鐵達尼號羅絲的那幅裸體畫也是詹導親手畫的
可說是全方位的電影鬼才




epicsword wrote:
電影可以用CP值去評價?
隨便找部電影就可以輕鬆把你舉的電影幹掉了
所以就可以稱第一!?,...(恕刪)


當然電影史上有很多CP值超高的案例,但大都屬於One Hit Wonder。除了網友已經提出的片子之外,我想到的還有第六感生死戀與我的希臘婚禮。但又有多少導演能像史導30年來創造出那麽多的的票房佳績?他是極少數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代都有(當年)前十名票房的導演。他的好友盧卡斯也是其中之一,但純粹是靠星際大戰6部曲。

不要忘了除了導演之外,他也是慧眼獨到的製片。在他的支持與背書下才有Poltergeist,Gremlins,回到未來系列,龍捲風(Twister),星際戰警(M.I.B.)系列,以及變形金剛系列等票房佳績。

好萊塢最會賺錢的製片是Jerry Bruckheimer,最賣座的電影第一名與第二名都是詹導。但史導才是好萊塢以及電影史上第一金雞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盧卡斯賺的錢恐怕比他還多,但大多是靠星戰6部曲的周邊商品以及ILM。單算票房記錄沒人比得上史導。

一直討論c/p值其實沒什麼意思

像阿凡達除了票房 還有豐富的週邊收入啊 這些要不要算進c/p 值裡?

像一些高c/p值的電影收入大多只能來自於票房 其它大概沒什麼額外的收入了

阿凡達有電玩(xbox360、ps3、pc)、玩具商品這些 一樣能吸金啊

未來發行藍光、dvd 這些更會帶替另一波藍光的風潮

一部電影播放了大半年 結果還能有吸金的能力 這點恐怕很多人都沒算進去

就像star wars 一樣 本身週邊商品的價值絕對大過於他本身票房的價值


James Cameron說的 阿凡達不止是一部革命性的電影

拍完後還會留下一筆珍貴的3d拍攝技術與模型的資產

這些留在電影界的資產在未來拍電影時不必重新來過 能夠一直的被利用

這些 c/p 值夠高了吧!
有什麼好爭的
兩位都是好導演
作品都很讚
好導演是越多越好
Tony1989 wrote:
盧卡斯賺的錢恐怕比他還多,但大多是靠星戰6部曲的周邊商品以及ILM。...(恕刪)

盧卡斯為了StarWars搞的ILM, 才真的算是電影的工業革命

還有StarWars的"世界觀"
以電影的1~6為主幹, StarWar這顆樹還在長

不要再亂比了
樓主的文讓人很覺得"以管窺天"
我不想當男子漢, 我只想要我的小毛毯
艾澤拉斯浪人 wrote:
盧卡斯為了StarWars搞的ILM, 才真的算是電影的工業革命
(恕刪)


對啊, 大家可別忘了我最愛的 盧卡斯 啊.

衷心期待 3D 版的 StarWar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