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就這部最值得看,找一天去看一下
因為當年記憶拼圖是一部成本才9百萬的獨立製片電影 (蝙蝠俠150百萬;黑暗騎士185百萬),這種成本不會搞特效。當年雖無法在金球獎與奧斯卡發光發熱,卻橫掃了一堆影評人協會與Independent Spirit Award的獎項。個人覺得這部片不管劇情或者呈現方式 (有黑白與彩色場景,黑白的是這人已經遺忘的記憶,有些已經被扭曲,彩色的是目前正在發生的事,但是仿照這種只有短期記憶的人遺忘事情的順序去剪接,所以看起來是倒著演) 都非常有創意 (當然觀眾看起來就累了點)。這部電影網路上有人把它重新剪接後變成順著演,但這樣看下來就會少了許多衝擊與震撼感了。

千年之夢 wrote:
成名作是記憶拼圖沒錯...(恕刪)

Prince Wang wrote:
十分鐘前看完.......(恕刪)
真的好看!讓我哭了好幾回!是因為人老了哭點變低了嗎?

請用直覺去看!別想太多,是老爸對女兒的承諾!庫柏做到了!父親對女兒或女兒對父親的愛多麼偉大阿(情感!這點跟全面啟動的柯伯一樣心裡面一直對於兒女的思念!他也做到了)害我哭了好幾回!還有一幕就是太空站爆炸太空船要連接上的那一幕也讓我感動到!(我又哭了)心跳突然跳好快喔!值得一看得好片! 對了!請問有人知道米高肯恩(飾演老博士)中間有講了一段話有人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好像是詩詞)最後他要死的時後好像又說了一便!請知道的人幫我解答!
網路上查到的資料,請參考一下

From The Poems of Dylan Thomas, published by New Directions.

Dylan Thomas (1914 - 1953) 狄蘭·湯瑪斯,威爾斯詩人、作家。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jason_cas wrote:
我倒是評價不高. 或...(恕刪)


其實他沒有脫離太遠

基本上這片就是根據弦理論拍出來

弦理論也是爭議很大 到底是物理還是 哲學

因為就人類目前還是只能觀察到3次員跟感受到4次元


你所說的已認知的黑洞

其實也只是假說

看這片有一個不解的地方, 若是到達一個星球過了一小時等於地球7年, 這個星球的重力必定非常大, 引力應該也很大, 才會造成了時空結構的扭曲, 時間才有可能過得相對慢. (古人小說裏曾寫到天上一日人間七年, 挺有意思的, 搞不好也懂相對論?)

人類登陸月球, 由於引力約為地球的1/6, 所以走起路來輕飄飄, 那麼在引力極大的星球上, 走起路來想必是寸步難行吧! 怎麼看演員走得若其事?

再者, 有如此重力的星球, 大概就是黑洞了吧...太空人在進入黑洞的事件視界時, 不是會被拉扯成麵條狀嗎? 在那裏重力是如此之大, 連光線都逃不出來, 怎麼還可以看見光射環繞呢? 黑洞之所以為黑洞, 就是因為漆黑一片才獲此命名. (近年的研究發現是黑洞也會發射出幅射物質...記不太清楚了)

千年之夢 wrote:
成名作是記憶拼圖沒錯,不過票房只有 $39,723,096

個人認為真正把他推上大導演的地位的是 蝙蝠俠:開戰時刻(票房$3億7271萬0015美元),沒有這個作品就不會有第二集(票房 $1,004,558,444 美金)

也不會有後來的全面啟動...(恕刪)


諾蘭的成名片應該是開戰時刻->頂尖對決->黑暗騎士->全面啟動

他的近幾年的片都非常有水準!

而且很少有大導演敢挑戰科學電影 因為要儘可能正確又要不枯燥有票房 這點很佩服他!


titleist585 wrote:
看這片有一個不解的地...(恕刪)

也許在進入事象地平線的之後就被第五次元干涉了吧

至於黑洞外圍的光環,我認為那應該是它的積吸盤
然後因為重力透鏡效應,你可以看到黑洞背面的積吸盤(就是環繞在上下的部分)

喜歡馬修麥康納的 也推薦看看 "獵殺U571", 連 Jon Bon Jovi 都跑來客串

titleist585 wrote:
看這片有一個不解的地方, 若是到達一個星球過了一小時等於地球7年, 這個星球的重力必定非常大, 引力應該也很大, 才會造成了時空結構的扭曲, 時間才有可能過得相對慢. (古人小說裏曾寫到天上一日人間七年, 挺有意思的, 搞不好也懂相對論? )


正確說是這星球附近的時空扭曲很嚴重。
在勤前會報上,就有畫出這星球是繞著巨人在公轉。

星球本身的重力,其實是不大的。

PS:天上一日人間七年?
如果以自轉一圈作為一天的單位的話...

在月球,一天等於地球一個月。
在水星,一天等於地球快兩個月。
金星則是接近地球的4個月。

相信其它系外行星,有可能會出現一天等於地球10年甚至以上的情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