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發聲之行:反霸凌宣導活動

aappcc wrote:
你說對自己犯的錯有反省了,方便說說你的反省是甚麼嗎?
你好像一直感到困擾,你有想過求助心理治療嗎?


不好意思,我不反對你們的討論,只是擔心本串焦點模糊。
那位當事人在報導中已經說明,他的反省是承認自已過去的錯,請求大家原諒。
問題不在於他是否在意過去的事,而是他用心經營的夢想受到阻礙,至今還沒有獲得諒解。
心理治療有沒有用,我不敢百分百論定,但前幾年自殺的女藝人,也求助過幾位醫師。
當然不是說一定要讓霸凌者全部改變,而是要盡力而為,與其讓他們不斷檢討受害者,不如協助和解。

Latios_JP wrote:
現在這些霸凌者都針對...(恕刪)


遇到壓力和困擾,急著想擺脫是人之常情。

但方法要有可行性。

若自己年輕經驗不足,採行的方法不見效,則要讓自己多些明辨力,綜合出他人好的方法和見識。

也可以去請教正確的善知識,當然這也需要明辨力,就是腦子清楚些時在做,不要被恐懼和情緒淹沒了辨識力時去做。



我覺得

反省有兩種,假反省和真反省,前者是應付狀況的權宜之計,後者是真心對造成的傷害感到後悔,並願意在行為上改過遷善。

我不了解你,不知道你是哪一種。但我覺得若是前者,由於自身心性和引發業力的習性未變,即便這次問題解決了,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的機會大。

讓我們心理卡關的事,會在生命際遇中不斷出現,直到我們願意如實面對,誠懇解決為止。

另外假反省,被眼尖的人看穿,在作用力必然引發反作用力下,引發更強力的反撲機率會增加。

若是真反省,一來自己會開始往好的方向走,二來反作用力會開始減弱,即便仍有你說的一堆幼稚鬼繼續追打不放,那是他們造惡心性強大使然,被業力牽引,以致無法煞車。

與你個人作為和表現無關,不須在意,反而可以用悲憫心看待他們的。

所以我覺得真心反省是很重要的,也希望你是這種。

然後這個功課解決了,仍會陸續出現許多其他的挑戰,並沒有什麼以後就天下太平這種事的,

因此沃壯自己,步步踏實,願意走出心理陰影,面對生命的每個遭遇,而非糾結在為什麼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是很重要的。


我知道台灣有個很好的心理諮商老師,鄭石岩老師,著作甚豐,數十年來也提供義務性的免費心理諮商。

我上過他幾年的佛法課程,收穫很大,真心覺得他是位慈悲和智慧兼具的長者,若你在台灣有需要亦可找他諮商,可去電佛陀教育基金會預約,是免費諮商,次數不限。
此文回覆樓主。

我的疑問在於

別人是否願意原諒他,是他可以作主的嗎?

他反省了,別人就理當原諒他嗎?

你提出的協助和解,立意良好,但你可以教我,怎麼讓加害者願意與受害者和解嗎?

洗耳恭聽,如果你有好的建議,誠心地想聽聽。
aappcc wrote:
別人是否願意原諒他,是他可以作主的嗎?

他反省了,別人就理當原諒他嗎?

你提出的協助和解,立意良好,但你可以教我,怎麼讓加害者願意與受害者和解嗎?(恕刪)


其實你和上面的當事人討論是很好,但從有受害經驗的人來看,無法切中核心問題。
當然不是說你們討論方式有問題,而是過於偏向檢討,失去對霸凌的焦點。
我敢說就算找專業人士,花再多時間都不會有太大作用。
這次我就暫時不插入你們討論,先回答你的問題。

1.在霸凌事件中是否原諒一個人,那不只需要對方被原諒,更需要原諒自己。
例如《聲之形》男主角石田,直到自己也受害才了解自己錯了。
當一個受害者已經承認錯誤,卻無法從他人與自己的過錯獲得解放,心理上不可能平衡。
我們並不知道,某些霸凌者是否曾經受害,才去傷害他人,甚至形成反社會人格無教化可能。
但不去處理,就如同男女主角的老師,讓受害者變得更多。

2.如你所言,反省是自己的責任,是否諒解也是各自的權利。
然而不寬恕他人與持續傷害他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石田成為受害者後,就算沒再霸凌同學,還是受到霸凌。
那段時期他不僅沒得到原諒,更嚐到霸凌的苦果。
也就是說原諒是自己的事,霸凌才是兩人以上的問題。

3.和解方式就是以調解委員會的形式,照證據去居中協調。
網路上缺乏這種機制,一旦有糾紛很容易產生霸凌。
我們這邊目前遇到的案例各有不同,也有學校、鄰居發生的事,但都是霸凌。
我們也不只協助調解,因為不可能靠一種辦法抵制任何霸凌。
謝謝你的說明,雖然尚無法很了解。

也祝福你們的調解能造福更多人。

畢竟大家皆處於生活共同圈,無法也不應置身事外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