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ori531 wrote:我覺得本片有幾個點讓...(恕刪) 當這部片引起大眾熱烈討論,又搏得一致好評時只有少數部份鄉民再批評,不覺得自己像異類嘛?雖然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能夠讓觀眾看的開心,一再回味的電影海角七號確實是部好片。
shiori531 wrote:我覺得本片有幾個點讓...(恕刪) 不會阿,因為我有遇過這類型的人,所以根本不會覺得奇怪許多人在失意的時候,確實是會有那種得過且過的做法而且這是一部電影,本來就是寫實加戲劇,又何必去針對自己沒有遇過的事情提出不合理的理由呢??可以翻翻王安石跟蘇東坡,還有菊花的故事你會知道不符合自己經驗法則裡的的事情,不代表它不會發生總之這是一個值得一看在看的電影喔
shiori531 wrote:我覺得本片有幾個點讓...(恕刪) 林曉培的角色看到後來可以感覺到,他其實也是跟阿嘉一樣在外地不得志受而挫回到家鄉,因此他本身其實也是充滿著對現實的不滿,就像阿嘉說:他明明不差.可是就是離目標很遠,最初的自尊驕傲自信,變成了憤世嫉俗,所以你覺得他會在意被開除嗎?罵就罵,林曉培一點也不在意啊.而在友子要離開,他之所以追出去,因為如果友子離去,樂團勢必解散,那麼姑且不論阿嘉,水蛙...重點是他的女兒大大,或許,大大正在圓著她曾經未完成的夢.也或許這是大大想要做的事情,看著他們練團,林曉培也改變了,而且,更深一層的猜測,誰沒事會日文啊!可是林曉培會,然後當他說出:日本人答應別人的事情可以半途而廢嗎?是否因為他先前夢想之所以破滅,也是因為某個日本人答應了而半途而廢呢?至於阿嘉,如果他是個會低頭哈腰拜託工作的人,就不會因為理想破滅而返鄉了,他熱愛音樂,即便把琴砸掉了,可當他早上醒來,看到手邊郵包的綁繩,還是假裝彈了一下,因為他根本無法忘情音樂.郵差工作根本不是他想做的啊?自然興趣缺缺,加上這工作是他繼父幫他求來的,他礙於現實接受了,但其實也只是累積越來越多無法紓解的憤怒罷了.如果所有人一開始都在一個完美很好的位置,這部片怎麼會感人?如果一開始就設計林曉培是個快樂認真勤奮,獨立養一個小孩,跟外婆關係很好的清潔工,那這角色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如果一開始就設計阿嘉是個認真工作任勞任怨的青年,那他幹麻會受挫返鄉...繼續在台北任勞任怨就好了啊.他幹麻要返鄉送信,然後那七封情書就會被認真工作的茂伯退回日本,那這部片一開始就不用拍下去了.我覺得之所以感人,就在於一群不完美的人,不斷底改變影響,漸漸地改變,補滿自身不完美的一塊.如果一開始就都很好了,這部片就不好看了.還有就是,姑且先不論要用怎樣的道德觀念來批判這部片,請先問自己,再看這部片的時候是否有笑出來?在勞馬的爸爸受傷,包紮傷口的時候,在茂伯堅持自己是國寶一定要上台,結果搖鈴鼓的時候,在友子喝醉罵月亮的時候,是否有笑出來呢?何必給這部片太大的道德枷鎖,就當是一部輕鬆的小品電影看完,不是很好嗎?
Sallen wrote:大家說了這麼多,這部...(恕刪) 你會這樣問大概也猜的到你還未看之前就對這部片有些成見了有成見還是建議你別看比較好我認為是海角七號很好看,好看在哪??就是看完很好看我不是影評,不會講它好看在哪,可是我看完後很直接的覺得"好看"
littlelay wrote:你會這樣問大概也猜的...(恕刪) 不用說什麼專業影評!您說『好看』,是指熱情洋溢,青春奔放的寫實?還是心懷希望,永不放棄的浪漫?又或是,輕鬆逗趣,本土風味的詼諧?形容詞可以比『好看』二字多一點?本來想拉著女友去看這部電影的,結果,她劈頭給我一句『你什麼時候開始追流行啦?』讓我不得不稍微去做點功課,看預告片,看網路上的反應!結果,我只得到一大堆『好看』,『看了還想再看』,『不看會後悔』!這不是跟對岸的論壇內容中,充斥著『頂』,『狂頂』一樣嗎?
Sallen wrote:您說『好看』,是指熱情洋溢,青春奔放的寫實?還是心懷希望,永不放棄的浪漫?又或是,輕鬆逗趣,本土風味的詼諧?(恕刪) 哇!! 你好厲害..還沒看過電影就把裡面的重點寫出來了...這部片全都有耶!!!我真的不是開玩笑的...裡面這些成份都有..而且融合的恰到好處...這樣知道這部片的"好看"在哪裡了吧?知道好看就快去看吧.....
Sallen wrote:大家說了這麼多,這部...(恕刪) ....我第一眼看到預告的時候,看到的是雜牌軍為了某個很難達成的目標而努力的故事台灣電影能有這樣的故事本來就很難得有別於近幾年來國片常陷入藝術片的迷思(二流片就不講了)這部片以題材來說的確不怎麼新穎但是他帶給人的感動是屬於台灣自己的文化和現今的商業型態帶給這塊土地的是甚麼、還有就是這群人背後的故事相互的影響但是同是台灣人,看到眼熟的文化、奮鬥的故事當然會有一種歸屬感試問為何很多好萊屋災難片中會把他們城市的景點當作被摧毀的目標也是一種置入性行銷,告知大家"歐~我們這裡有自由女神"....再回到所為商業角度,片中所說的舞台表演也是片中的一個重點對於所謂的春天吶喊演唱會(海洋音樂祭是貢寮的吧....)當地的居民也表明對外地人帶來當地的影響是甚麼?鄉下地方的人才外移對本地文化的影響?如果是用好萊屋的眼光看這部片的題材當然覺得沒甚麼試著走進戲院看看吧,國片也是有好片的現在的海角七號熱潮只是凸顯新聞媒體炒熱的功力,對劇組和演員都只是一個附加價值,這就不用太計較了試問當媒體還沒爆發新聞潮前有幾個人會去看這部片當然裡面的內容不會變、台灣習慣追逐潮流不會變,如果就此錯失一個看好電影的機會也太可惜了記得去年不能說的秘密也是很多人聽到是周董演的就不想去看的但不能否認的是這部片的確也有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