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開版大的邏輯規則,有談的部分應該沒什麼問題
至於「想像力、夢境」之於本部電影,是更為重要的,因此覺得有必要補充一下其他人弄不清楚的地方:
1.這電影開宗明義就說明了「夢與想像力」的關連,因此也保留的參與其中的成員們能夠適時地小幅度改變夢中自己可以掌握的細節,例如要從大雨中脫身時必須對付外面的傭兵,光靠原本的武器是不夠的,所以其中一人便運用想像力,變出一把火力超強的槍(這不是單靠邏輯來解釋的吧)
需要有想像力,尤其是蘊含邏輯合理結構的豐富想像力...這是為何女學生會被指定為設計者的緣故,而女學生只要個別與負責造夢的成員,事先溝通分享,就能夠憑藉體驗傳移給實際要去造夢的成員。
因此女學生的場景,也是女學生先在全部成員聚會的地方,透過想像力所建構出來並展示出來給其他成員看(透過分享讓其他成員認同並接受這樣的場景,形成參與者的共同夢境),而且在籌備階段時就已經完成交接第一層夢境結構給化學師...所以一開始的任務安排,女學生就是不需要去的。
2.要從每一層的當時情境脫離,要不就是「死亡」、要不就是「墜落感」。如果在前一層死亡的話,才會造成這一層的「渾沌(Limbo)」狀態。註:Limbo按照宗教說法,就是將死卻未死的幽冥狀態。參考
3.小開費雪被帶入第四層,是被主角的潛意識(就是主角死去的老婆)給拉下去的,當然是陷入主角的夢境場景。為了怕大家弄不清楚,導演還提前安排「讓女學生闖入主角夢境」這一段,先讓觀眾預習一下夢境場景...當然之後透過主角與女學生的對話當中,也交代了主角與死去老婆在主角的夢境中,曾經度過50年。
4.日本人因為在第一層先受重傷,接著在各層陸續出現吐血的跡象,就是提示大家他在前一層已經即將掛掉(別忘了每一層之間的時間延遲),所以當日本人在第三層(雪山基地)掛掉時,其實日本人已經進入「渾沌」狀態。因此,日本人並不會進入主角的夢境場景。
5.最後的結局,看似一切都搞定的完結結局,也是導演的貼心安排...至少讓一部份觀眾能在看完電影後,得到釋懷與抒解。
但與其說是全劇完美大團圓,其實是講述主角終於解決了與主角的潛意識(就是主角死去的老婆)之間的矛盾,就如同費雪解決了與父親的長期矛盾(費雪刻意在父親床頭放的與父親玩風車之照片vs.父親放在保險櫃下方的風車),讓主角終於能面對回家(回美國面對一切)、正視小孩面容(主角內心矛盾之一)...勿忘之前主角一邊轉陀螺,陀螺沒有停的情況之下,他突然接到小孩打來的電話...那其實也是主角的夢境之一...所以,結局也是主角的夢境...
總之,這部電影清楚而明確地交代了導演縝密而周延的想像時空...會是繼The Matrix 駭客任務(只有第一集喔)之後,對電影產業的另一波新衝擊...覺得有心從事電影產業的,都應該去多學習這種紮實的基本功(不是只有3D特效)...原來導演也是「黑暗騎士」的導演...厲害!
danieliememe wrote:
還好我是看了電影之後...(恕刪)
大大不好意思跟您討論一下
全篇都很有道理
不過你補充的第3點
感覺有一點點討論空間
第3點中
你認為小開費雪被帶入第四層,是被主角的潛意識(就是主角死去的老婆)給拉下去的,當然是陷入主角的夢境場景。
不過我認為,不管是如何死亡的:如自殺、被槍殺、被推下大樓摔死等,只要有死亡的效果,不管是誰殺的,都跟自殺一樣,不會有陷入誰的夢境的邏輯,因為不管哪一層甚至渾沌層一定都要是小開的夢才合理。
舉例:
主角是利用第一層溺水死亡進入渾沌,溺水算意外,無他殺嫌疑。
日本人重傷死亡,是被小開的潛意識開槍打重傷,有他殺嫌疑。
一個是意外身亡,一個是被小開潛意識打到重傷身亡,卻在渾沌層相遇,所以大大的第3點還有討論空間。
...3.小開費雪被帶入第四層,是被主角的潛意識(就是主角死去的老婆)給拉下去的,當然是陷入主角的夢境場景。為了怕大家弄不清楚,導演還提前安排「讓女學生闖入主角夢境」這一段,先讓觀眾預習一下夢境場景...當然之後透過主角與女學生的對話當中,也交代了主角與死去老婆在主角的夢境中,曾經度過50年........
小開費雪是被主角的潛意識(就是主角死去的老婆)開槍打到奄奄一息,而別忘了主角是裡面能力最強的,小開費雪等於間接被主角打到奄奄一息,然後被主角的潛意識給帶去了主角的夢境...所以主角立即趕到現場然後與女學生連線進入的,便是主角自己的夢境場景(因為主角自己知道小開費雪會被帶到那裡)
至於誰的夢才是合理,在電影裡並不完全成立...這是牽涉到參與者彼此之間能力高下(這裡的能力,是指建構在邏輯嚴謹架構上的想像力),才會有預定場景出現預料以外的人事物(如扭曲的都市景觀、街頭傭兵、在都市中衝出來的火車、在飯店樓梯的突然錯開等等)...有的角色很熟悉這樣的技巧,有的角色則到後期才頓悟這一點,例如助手在飯店最後時刻與投射人物搏鬥之際,突然學會了讓樓梯錯開來,然後擺脫投射人物的纏鬥...
至於脫離夢境的方法,導演是依照一般人的感受情境所設定的條件...例如「墜落感」、「強烈的肉體衝擊震撼」....有關「強烈的肉體衝擊震撼」這一點,因為打了強效鎮靜劑,效力有所減弱,加上夢中夢的遞延效應,變成必須依靠「墜落感」來達成。
補充一點,主角之所以能進入日本人的「渾沌」夢境場景,導演並沒有詳細交代,有可能是主角之前侵入過日本人的夢境時(包括行動前對目標對象的背景資料詳細調查),得悉可能的場景位置(也是靠想像力),但也有可能是導演幾場夢境場景的邊界都是海邊沙灘,所以循著海邊沙灘可以抵達...不管如何,主角對女學生說過,他知道怎麼找到日本人...也就是說主角對此有他的把握(當然我們都無所知悉!)
總之,或許等導演出DVD時會有一刀未剪導演版,可以解答這一段
1.沒強力麻醉的情況下:
從現實使用設備進入夢中後,在第n層再次使用設備後能進入n+1層,但不知第幾層是混沌層,電影好像沒有說..
在任何一層(含混沌層)死亡,會直接回到現實...若在夢境第n+1層被第n層被人喚醒,則回到n層...
2.有強力麻醉下:
從現實使用設備進入夢中後,在第n層再次使用設備後能進入n+1層,第四層應該是混沌層.
在任何一層(不含混沌層)死亡,都會直接掉到混沌層...在混沌層死亡則會回到混沌層的上一層...
若在夢境第n+1層被第n層被人喚醒,則回到第n層...
3.在混沌層中,如果知道自己身處混沌層,則不會變老,若不知自己身處夢境則會變老.
(小開被打死掉到混沌層可能是因為昏迷中還沒醒所以不算是不知自己身處夢境故未變老..)
我忘記主角在雪地層裡是如何進入混沌層,如果是用非自殺方法,則在混沌層中的場景應該是主角造的,如果是自殺我就不知如何解釋場景裡為何會有他老婆了....用裝備進入混沌層,進入時會還醒著,且能夠創造場景...如果是掛掉進去,則人會是昏倒的狀態...
而也只有曾經進入或是有經驗的人提醒進入的人,才有辦法不迷失自我,不然會不知自己身處混沌層而不敢自殺回到現實.....
最後我覺得,只要能夠知道自己身處混沌層敢自殺,一定就能回到現實,因為藥效一定會退,只要藥效退在夢境死掉
(無論是什麼層)就能回到現實...所以主角是很有可能完成任務回到現實世界...
若在混沌層自殺是否能回到現實?
這個說法我有另一個見解
主角與妻子之所以能從混沌層回到現實
是利用自殺的方式逼迫自己醒來
然而在強力鎮靜劑的效力下
卻會讓人無法真正的回到現實
那麼自殺的人到底會發生什麼情況?
我猜測應該是再度回到混沌層
但卻是自已以為的現實世界
也就是說一切都像真的
真實到自己無法分辨這是夢境
依據電影中的意念植入理論
既然當事人已經有了"我已經回到現實"的想法
又有何理由去懷疑或者自殺?
所以從此就一直待在夢境中
直到麻藥退了以後才會回到現實
但到了那時大概也會步入在地下室那些用藥成癮者
又或者主角妻子Mal的後塵
這或許能解釋電影最後
Cobb連看都不看陀螺一眼
也代表了他已經選擇了相信眼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