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更新:觀看「賽德克‧巴萊」之前必備的歷史常識


respect wrote:
這就是重點所在我歷史...(恕刪)


這也有一些資料 可以參考
http://www.twcenter.org.tw/a01/a01_01.htm

onionbebe wrote:
很棒的內容. 感謝...(恕刪)


有心!

小弟發言從別棟樓轉過來~覺得適合放這裡:

日本兵光鮮亮麗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是理所當然的~二戰片德軍不也是這樣.
有些事和民族性有關.還有原住民不是大家想的"土著",有一定的社會規範.
在一個小島上那麼多族群彼此競爭幾千年.所以台灣原住民和大陸型的原始
文明不同.隨時有外來侵犯.在天擇下原住民的體格優於大陸型的民族.
文化的發展也較為優越.賽德克族衣服光鮮也是理所當然的.不是扮演原住民
就一定要黑黑臭臭(對比澳洲沒有天敵的原住民文化來說).小弟在國外是這
樣對澳洲人講的.台灣在小小的島上有十幾個族群.打打殺殺幾千年.和毛利
人一樣是戰士型態的原住民,個性強悍.所以我們打架不是你一拳我一拳.
是隨身有什麼東拿起來就砸了!!
我的血源是漢人,但因為交過幾位原住民女友.對他們不做作.樂天知命很喜歡.
不能用漢人文化的本位來思考."未來"的觀念是農業型文化才有的.再加上台灣
真的是物產豐富.颱風.地震和較為新生的地質.資源對台灣的各原住民族來說是
不會缺乏(若要深入了解請參閱"大崩壞"一書)若不是這幾百年的文化衝擊.
原住民族是這個島上天選的一群!活在當下.今朝有酒今朝樂.並沒有錯!!!
同樣是在大航海時代和西班牙有接觸.美洲原住民敗於天花.而台灣原住民基因中
有研究說對愛滋病有先天抵抗力,多樣的血緣(來自四面八方的族群)我想是決定性
的關鍵.留下的西班牙的文獻中記載.島上居民體格優越.(換算約為180以上)相較
當時西班牙人平均身高只有170~加上強悍的民族性(要出草才算成人,可想而知)
所以台灣在日據前一直都不算被殖民過.荷蘭人也只是佔領港口而已~
台灣原住民的驕傲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放眼時代背景下全世界各原住民族群)
還有台灣本土文化中大廟小廟.以及一些大家以為是漢人文化的習慣.其實都源自
平埔族.只是很多人不自覺罷了~~很有可能以為自己是閩南人~深究起來才發現自
己也是原住民~
很用心的一篇文章,謝謝樓主的用心整理

導演、演員們拍歷史電影拍的用心
身為觀眾,花個5分鐘看一篇用心的好文章也不為過吧

再者,了解所身在台灣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大事件,也是應該
台灣通史序有云: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


這部片本來就不是輕鬆的片子,
有人覺得麻煩、不想花腦筋,
那真的還有不少嘻嘻哈哈不需動腦的片子可以挑選。
biss0220 wrote:
插個嘴問一下
外國人叫中文現在仍為mandarin chinese
那mandarin是不是指滿州話?...(恕刪)

Mandarin Chinese 有點複雜,歷史也沒教,但我也遇過這個問題,就研究一下,

Mandarin Chinese 雖然直譯是"滿州國的中文",但同樣是"漢朝的文字"。
若語言,指的是滿清時代的官話,也就是大陸講的北京話/普通話,或台灣講的國語,
若文字,指的是滿清時代的文字,也就是"漢字"或繁體中文。(不是簡體字,也不是秦小篆,也不是滿文)

大概因為清朝有和外國用英文簽國際合約吧? 這也是老外的認知,
明朝時好像沒簽什麼國際合約,大概只有聖旨到或靠翻譯講一講!
打輸了就落跑或死光光..贏的就佔地為王。

Mandarin Chinese或較常看到的Chinese traditional(傳統中文),都是同樣的意思,
但Mandarin Chinese還包含了滿清官話,Chinese traditional主要指傳統漢字中文。
traditional = 傳統;不是複雜喔! 只不過這個中文只"傳統"到漢朝。

漢字,就代表漢朝以來一直用的文字,一直用到清朝,再一直用到民國,

被其他國家拿去用的漢字,也同樣是漢字,
日本有取些漢字在日本用,大陸也有取更多的漢字做簡體字,
漢朝隸書前,秦朝小篆主要用刻的,雖然也算中文,但不是漢字,要很吃力才能看懂,
而小篆以前的甲骨文更看不懂,也不是漢字。

台灣算是用"全漢字",從漢朝(隸書)以後到現在的漢字都看得懂,大不了不會唸或不了解意思,
漢字裡照樣有簡體字或異體字,雖然我國政府講是"正體中文",其實就只是"漢字"而已!
像"台"這個字在我國政府的定義不算正體字,但還是"漢字",大家都天天用!
"正體中文"的意思是官方指定用字。所以,對岸也有由政府頒佈簡體字的"正體中文"。

在滿清以前是明朝,主要執政者是漢人,客家話、閩南較多,還一大堆方言,
但明朝似乎沒有強推"官話",主要靠漢字而已! 滿清也是做官/上京的學官話即可,
在民國初年,除了北京外,不管哪一省,不管是蔣是毛或閩南/廣東人,講的"國語"都不素粉標準。

秦始皇用小篆統一文字,漢朝字形轉為漢字;民國除了用漢字,還用滿清官話統一語言,
大陸同樣用滿清官話統一語言,但不是全漢字;香港用漢字,但97年後才講滿清官話(普通話)。

因兩岸都用"滿清官話"統一語言,語法相同,看不懂的簡體中文字可以靠"官話"推敲,較容易學起來。
若兩岸語言不同,即使大陸簡體中文用不少漢字,恐怕台灣看簡體中文會像香港口語字一樣,很難學!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bugshell wrote:
小弟發言從別棟樓轉過...(恕刪)


在紐西蘭念書的時候有聽紐國老師說過

有人類學家用DNA實驗證明~毛利人跟台灣原住民有同樣的血統

不過比起生活跟就業都受到紐國法律保障的毛利人

台灣原住民在是歷史還有社會上都弱勢的多!!
SANSUI AU-20000/TU-9900 SonusFaber HomeConcertino
Dave5136 wrote:
我看滿人應該比台灣原住民還慘。我們還常常能看到原住民穿著傳統服飾,唱原住民母語的歌。但很少見到滿人剃頭留辮子,也沒聽過什麼滿語的歌。...(恕刪)

滿人的文化還是有留下來一些啦!
比較經典的是"旗袍",還發揚光大到國際上了,比原住民服飾還多..
長辮子、裹小腳則被廢了!

而高跟鞋應該算是裹小腳的現代版吧?
但不確定是不是由滿人的文化轉型的?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滿人的文化還是有留下...(恕刪)


裹小腳不是滿人的文化, 應該是漢人的文化吧?
清朝初期還曾對裹小腳發禁令.
joyance123 wrote : 很用心的一篇文章,謝謝樓主的用心整理

導演、演員們拍歷史電影拍的用心
身為觀眾,花個5分鐘看一篇用心的好文章也不為過吧

再者,了解所身在台灣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大事件,也是應該
台灣通史序有云: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
灣事。


這部片本來就不是輕鬆的片子,
有人覺得麻煩、不想花腦筋,
那真的還有不少嘻嘻哈哈不需動腦的片子可以挑選。...(恕刪)

的確是



flycode wrote:
Mandarin Chinese 有點複雜,歷史也沒教,但我也遇過這個問題,就研究一下~恕刪


不好意思,偏離主題 亂入一下

Mandarin 的使用場合非常重要,雖然字根的來源是滿州話......尤其是在跟海外華人交談的場合.這不是英文好不好的問題,已經算是國際禮儀了.

當你問一個華人會不會講華語,最適合的用詞就是 Mandarin,而不是 Chinese, 雖然英文也是跟著發源地來命名,但是沒有其他更能被接受的用詞.這算是對海外華人所屬國家的尊重,華語算是華人圈裡的共同語言,但不適合稍嫌粗暴的用上 Chinese.

如果用華語發問的話,切記不要問 請問你會講國語嗎? 用普通話,或者華語 會是比較適合的講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