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star wrote:
首先,如果你是位被好...(恕刪)



整部片都要看字幕,這樣算國片嘛??



我很少看到國外的導演滿口都在講票房要賣多少,或要拿啥獎?
可見檔次還需要在提昇....
Freud wrote:
是哦,那請您說看看您...(恕刪)

想說在吵什麼,從頭看了一下,才發現到這麼蠢的說法!!


很簡單~

請問,所有在台灣的在地人,都會去看賽片嗎?

沒看的在地人,是對台灣沒有感情的人嗎?

還有,自己看了,那親朋好友呢?要是有沒去看的,斷絕來往?



我相信,看得懂電影的人並不多,真的,不管什麼電影都一樣,但奇怪的,既然對藝術文化能有感觸,怎麼會說出那麼膚淺的話?


哪裡人?
這部電影是原住民跟殖民者的衝突,台北人去看,南投人去看,花蓮人去看,怎麼辦,是跟殖民者感同身受,還是跟原住民一樣義憤填膺?原住民在當時對他們所居住所佔有的土地,是我們現在對台灣的認知嗎?我們了解原住民的原始想法了嗎?

不能參與他們的過去,就從這樣的一部電影去了解,那必要的條件,是“身為哪裡人”,還是對歷史、文化抱有想去了解跟感受的心?
管妹...是誰啊?

橘汁雞腿 wrote:
突然覺得我想看的心情...(恕刪)


以你的標準
真的不要去看

雖然我也不會去看
但不是因為它的娛樂成分少

Freud wrote:
講半天,您是臺灣人嗎...(恕刪)


「全世界最漂亮的地圖就是空照圖,那是整個地球的真實面貌,而全世界有一張最醜陋的,就是把地圖切成一塊一塊的不同國界,是誰在地上畫線?就是政治人物在地上畫線。」這是魏德盛導演在威尼斯影展回答記者的話!
請回到電影內容上討論吧!
不要在543了!
現在的台灣電影花許多錢做宣傳
講得多好多好

小心正中商業圈套, 有心人正在製造假口碑


我對原住民的歷史沒興趣,
對非洲土著的歷史也沒興趣,
對美國印地安人的歷史也沒興趣,

這跟我是哪裡人也沒什麼關係,
我就是沒興趣。

StkFitr wrote:
現在的台灣電影花許多...(恕刪)


所以台灣電影都不要做宣傳?
要像以前一樣拍那種會得獎的藝術電影
但實際上映時,沒幾個人會去看的片子?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你對國片的要求還真高阿!

要是魏得聖是這樣商業掛帥的導演,那何必找素人演員來當主角,

不找些當紅偶像或是帥哥美女來演,何必要用賽族母語發音,

...............

以上舉例都是不利票房的因素阿!

看到有人說"沒看過一個導演只會說要賺錢要票房的"所以很不削,但殊不知他賺錢是要享受嗎?

還是要投入下一部的作品,只能說事情只看一半就批評,那你不會覺得你說錯話了嗎!??

魏德聖許願 賺錢做大事


導演真得很有趣,我也好想去看哦,我不是工讀生哦!

Freud wrote:
某個臺灣孕婦,在美國遊玩時早產,生下的小孩就是美國人?
佩服!佩服!


美國是屬地主義。不論孕婦是那一國人,進入及停留在美國時是合法或非法,在美國出生的小孩即為美國公民。
這幾年社會上流行起定義自己是哪裡人,我真覺得這是最荒謬、無聊,有時甚至是下流的遊戲。

現在的氛圍是,我不能稱呼自己是中國人。但是我們的憲法是中華民國憲法,我皮夾裡的身分證駕照上面寫的都是中華民國,出國拿的是中華民國護照。所以我不能自稱中國人?

以國家名稱來定義大家不接受,以地名來定義好了,澎湖人可以自稱台灣人嗎?蘭嶼呢?金門馬祖呢?澎湖人出國面對外國友人的詢問,要稱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

以文化或血緣來定義,我是漢人,那顯然賽德克族非我族類。

以成長背景來論,現在很多人因工作需要四處遷徙,在非自己成長的土地居住的時間超過所謂的故鄉,那要稱自己是哪裡人?移民國外的要稱自己是哪裡人?移民國外又回來當民意代表,遭起訴又判無罪的要稱自己是哪裡人?

就Freud的觀點以出生地來定義,是最不可靠又失準的定義,多少人選擇小孩的出生地,只是為了混個國籍。

那麼認同感更是放屁,你認同是你嘴巴講講,誰知道你心裡認不認同。你表面上人五人六,誰知道你私底下是不是幹盡男盜女娼的壞事?認同的標準是什麼?誰來定義?誰來審核資格?

就算你的認同感是千真萬確屬實,難到永遠不變嗎?如果有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願意給你理想的工作、優渥的薪資、高級寬敞的住房、建全的福利、醫療教育都不需擔心。你確定你的認同感還能維持不變?我看是求新求變吧。

言必稱自己是愛台灣的台灣人,指著別人說是「外來的」台灣人。我要說,台灣不是你的我的,不是漢人的,不是原住民的,不是東南亞新移民的,不是任何人的。我們都只是借住在這裡而已,百年之後都還是要還出來,留給別人居住。如果人類不幸滅絕了,也還會有其他的生物要住在這裡。

在你們心裡把這塊土地畫地自限,佔地為王,你能擁有多久,不過幾十年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