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推薦 總舖師,台灣人情味就是這樣樸實


.有些電影會刻意模仿經典電影橋段,看得懂的會心一笑,看不懂的就算了。
舉個例子,追殺比爾喜歡的說好kuso,不喜歡的說亂殺一氣。女主角穿黃色連身裝打鬥,其實源自死亡遊戲李小龍的打扮。沒人會說這抄襲,反而會覺得很kuso。喜不歡是另一回事。(恕刪)


用模彷來致敬我們懂,但如果拍到大部分人都覺得爛就不是致敬是侮辱,既不能讓自己的故事說的漂亮,也沒因為模仿他劇而加分,至少總鋪師評審這段看過的大部分都認為浮誇抄襲。功夫裡包租婆在斧頭幫幫主車裡比的手勢就是模仿李小龍,不但合乎功夫原始劇情又呼映要致敬的對象,這種運用模仿來說好自己的故事才是真正的致敬。

所謂先講究不傷身體再求療效。自己故事都沒顧好了還被唸抄襲,最後還要硬扯個其實是要致敬,這也太抬舉這部片了吧。
karlhsu wrote:
用模彷來致敬我們懂,...(恕刪)


你幹嘛這麼生氣?"我們"是誰?

如果你閱讀能力沒有問題的話,個人第一句已經說不喜歡這段了,怎會有抬舉之意。致敬是我個人的看法,不代表原片意圖。
建議你看一遍食神,再說甚麼叫浮誇。哪一段抄襲哪一部片?

大家都是買票看的,有何感想請互相尊重。

如果你從頭到尾都沒笑,氣著走出戲院,我會很同情你。畢竟大部分人看得很爽。
只要有兩個人就可以講我們啊,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啊,我跟我老婆都感覺這樣,你也不能規定我不能講我們喔,更何況網路瞭解致敬是什麼意思的網友多如牛毛啊,他們還是我們都至少超過兩個人,所以不用太在意我們究竟有多少人,兩個或兩萬都可以啦,放輕鬆.

我全文沒有提到我生氣喔,我跟你一樣是說自己的感想,如果大家都覺得那段很差你也覺得不好,我個人理所當然的認為就不算致敬,當然你認為那段大家都覺得很差你也覺得不好的戲是致敬,而且認為你們都看的很爽,我看你們看的很爽我也很爽喔,沒有生氣喔,你覺得好看也很享受,我覺得難看且坐不下去,所以你對我的同情跟我對你的同情程度大概相同啊!
karlhsu wrote:
只要有兩個人就可以講...(恕刪)


不管是周星馳或者成龍這些大咖

他們都"模仿"過老美的電影

大陸最近很紅的"人在冏途"劇情完全照抄老美

精神上模仿倒是無所謂,整部電影照抄就沒格調了

不過據《總舖師》導演的說法

他寫完劇本,別人才叫他看看食神

陳玉勳看完食神說到:哇!還真好看!

劇本還是沒改,照拍

陳玉勳是個漫畫迷

評審的部份是模仿日本美食漫畫

他甚至說出幾部漫畫的名字

導演說到:食神也是模仿日本美食漫畫的橋段

相不相信那就自由心證了

speedrock wrote:
不過據《總舖師》導演的說法

他寫完劇本,別人才叫他看看食神

陳玉勳看完食神說到:哇!還真好看!

劇本還是沒改,照拍


原來他寫劇本前沒看過食神。

其實兩者除了同樣有廚藝比賽之外,相似度很低。我覺得總鋪師比食神好看多了。
這部電影如果是我在年輕時代看
我或許無法得到什麼
但是現在看已經可以得到一些共鳴

首先
小婉與父親的愛
從排斥到願意親自炒鱔魚(與父親精神共炒)
有炒菜的人都知道
用大火快炒還得在2X秒完成
代表你必須忍受大火與高溫
用生命炒這句話不為過
小婉透過小鏟鏟與父親交流了...

水腳AB
從無所事事到後來努力做(改邪歸正)
代表人性有善良的一面

鬼頭師與徒弟
師傅教徒弟的精神與對食物的執著
化怨氣的那段很有意境
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
最後那道菜-無怨無悔代表自己人生的一個註解
自己做的事無怨也無悔(雖然電影中很難表達這道菜的口感...)

憨人師的點醒
對於總鋪師的古早心精神傳遞
烹煮食物的感情
對人生的闊達
這是我想走入的境界...

許董、虎鼻師那年追過的月霞
透過一對老年人結婚辦桌
最後月霞得到了真愛
許董、虎鼻師各自的人生際遇
代表人的一生最後還是會懷念最早的人事物

怪獸三人組
這個世代的某些族群寫照
雖然面對冷冰的網路世界與人交友
但是把更遠距離的人拉的更近
代表人的交流從古早的面對面變成網路世界

這部片不是賣菜的
是由這群不同的人物串起來這個故事
20歲看、30歲看、40歲看、50歲看的感受都會不同
如果拍成勵志型
大概就是小婉從不會煮變成很厲害的總鋪師
如果拍成愛情故事型
大概就是小婉與料理醫師之間的小情小愛
看電影要對這部電影不帶有任何的主觀意識
當作自己是一張白紙
欣賞電影傳達給你的
因為電影是導演的想法實現化給你
不是你自己認為電影應該是怎麼樣
這樣比較不會有落失感

這部電影我覺得可以進電影院去看
看了之後各個年齡層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不過我覺得至少要有些社會歷練之後看會比較有感觸
最後給支持國片朋友一個讚!!!
我愛一條柴 謝得真好

原本周日午後 為了與小朋友共賞電影

沒有期待 卻大大驚奇

此片與觀眾的共鳴度高

我不故做清高 我向導演致敬

huangchengchia wrote:
我愛一條柴 謝得真好...(恕刪)

+1

看完後比我期待的好太多了, 難得積極推薦給同事

我也向導演致敬
當我看完上面的評論後,
我真的覺得很好笑,
看電影一知半解的人也來評論。
總舖師曾幾何時是一直在說台灣的辦桌文化了,
真正的含義是在說,
我們現代人少了所謂的古早心,
因為科技太發達,
反而少了這種純粹以心為出發點,
不單單只是辦桌而已。

我舉個例子,
我記得小時候,有著書法這門功課,
大家學著一筆一筆下去寫,
曾幾何時,小學生現在還有寫書法嗎?
現在我看很多小朋友寫字,
真的像鬼畫符,
另外也因為電腦打多了,
很多字不知道怎麼寫,就火星文或注音代表,
我很感激當年有書法課,
讓我現在寫字還算好看。

其實電影本身在說的,
是要我們回歸到最初,那種很真誠的年代,
去尋求單純的美好,
電影上映時,剛好也呼應到,食品添加物的新聞,
讓我們心有慼慼焉。

但是大尾跟雞排兩片,我就只能說爛到爆了,
大概我也不欣賞豬哥亮的幽默吧,真的爛到爆,
邱導也別抱怨,這部片如果能入圍金馬我才覺得是笑話。
陣頭的故事本意不錯,但是太過美化陣頭了,
我不得不說,十個陣頭少年,能有幾個像電影一樣,不煙不酒不檳榔,
不刺青不打架不飆車。
陣頭文化反而是我覺得應該不要去宣傳的(但是導演拍的算不錯啦)。
還好在看"總舖師"之前,
 
我沒有先上網看有關的PO文,有些網民所講的"踩雷"."爛"....什麼的,
 

 
 
看完後,我跟兒子都覺得,明明就很好看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