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政府關係我覺得不大
一部電影3大靈魂人物

導演--美感 分鏡 攝影 音樂 說故事技巧
製片--排除萬難找到演員 找到場地 借到道具 最重要的--找到金主
編劇--要有JK羅琳般會唬爛 喜歡的口味跟大眾一樣--梗在他腦袋裡像程式一樣可以換算出來

通常國片這3大人物[能力]並不一致
造成電影很難看...

樓主把標題改回來吧...[泰國電影遠超過台灣20年以上]

橘傘男孩 wrote:
台灣的教育,教的出來嗎??一天到晚辦「客家話、原住民語」鼓勵他們創作
除了台灣以外的人都在做「全球化」只有我們在搞「在地化」越活越回去了,
什麼是全球化、什麼是在地化,可不可以有個清楚定義
而什麼叫做台灣以外的人都在做全球化?
可不可以找個只有全球化而沒有在地化的國外電影來舉個例呢?
不然有點難以理解你的意思
橘傘男孩 wrote:
你嚇到我了,台灣的戲...(恕刪)


華人要學西方沒根基,要搞好自己的文化也沒辦法

不信?拍部7月7日誕生的華語版本吧,不然也別拍像投名狀連投名狀都意思搞錯了吧,好意思說水滸傳是四大奇書?!

整體的問題,不光是台灣

前面我舉了很多例子了,很多片子可以更好但是因為文化因素不能再好一點,例如悲情城市 多桑 超級大國民,對岸的盲井也很棒,但是一觸及到某些問題,存活只是一瞬間,李安的色戒對岸某些專家批評"美化漢奸"了勒..

想拍什麼??不怕帽子嗎??

所以,別太奢望華語片有什麼好劇本,有好劇本也得拍的出來才行

華語片的沒落是必然的,這不光是台灣片的悲哀

有大大提到無間道風雲,票房我就不提了,預計要是好要拍續集也中止了..

所以開版大一直以為我認為華語片好?!100%錯誤,我認為是已經完蛋了!!!不光是台灣片,是整體華語片

要我說,華語片落後西方大概50年
我不了解申請輔導金的難度,
但是我了解看懂國片的難度。

我不了解為什麼平平拍電影,
國片都喜歡拍些奇怪題材,
可以拍些父母能帶小朋友觀賞的電影嗎?

某些特定人士能看懂的電影,
我也不知道要怎樣能讓大眾去觀賞,
得過獎≠大量觀眾欣賞。




橘傘男孩 wrote:
金庸的劇本,你想想從老一輩看到現在,不管是小說、電影、電視、卡通


需要好劇本 + 1
其實台灣的記錄片拍的很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人"這個討厭的因素給提除掉了...自然好多了

例如友站HD精研事物所拍的,比起日本的絕對是棒的!!

新聞局還是NCC是應該給獎鼓勵的


投名狀這部電影是小弟近年來看過算蠻有水準的電影(華語片)。先不論hk127413 大大一直強調的片名

問題,它的編劇、導演、場面及演員其實皆算是一時之選,在國片這麼低迷的市場中,當然也不負眾望的開

出紅盤,票房成績有目共睹(我剛有查過google了)!!!表示它真的符合大眾的胃口,

所以我看到hk127413 大大所說的"

片名沒意義,內容自然無所謂了",小弟愚昧真的不了解???

其實小弟一直覺得撇開藝術類電影,只要它的題材特殊,編劇結構不鬆散,導演運鏡特別,再加上

符合大眾市場的胃口,這就是我認知中的好電影!!!(我雖然不是電影人,但我真的很喜歡在觀賞電影時

所帶給我的感覺,有喜、有悲、有樂、有哀,人生百態都在這短短2個小時盡顯於大螢幕上)

p.s.我查不到"投名狀"正確的意思???請hk127413 大公布正確答案吧!!!

先跟您說謝謝了。
投名狀 北市票房 : 6989萬 兩倍就是全台票房 不好嗎?
看票房就準喔
那功夫灌籃真也賣了近兩千萬 也算是不錯的好片囉...
烏龍院系列也都是賣座冠軍 也算是好片中的好片囉...
那歸為笑話類
騎士勞師積 的十戒 片名參考聖經 誤用 => 笑話
黑澤名的羅生門 故事是竹林之中 誤用 => 笑話
博格曼的 第七封印 引用聖經啟示錄之中的用語 誤用 => 笑話
險路勿近 的英文片名 引用聖歌 holy city 勿用 => 笑話

真的很不想跟你抬槓
可是什麼都挑剔
到底是想如何阿?
幹麻要這樣阿...
片子拍的爛-->觀眾看不懂-->票房自然差-->金主沒意願贊助-->沒錢拍好片-->繼續拍一堆爛片-->抱怨觀眾都不進電影院看國片!

國片市場這種循環一直持續中!
開版的你自己摸著良心講
這十年來有幾部國片可以讓觀眾心甘情願掏錢買票進電影院看的?
而且看完出來沒有那種被騙的感覺!

國片近幾年來除了練習曲和不能說的秘密票房比較好之外
其他的國片票房如何?
當然有些人會說這兩部片子又沒啥內容
但是...起碼這兩部影片觀眾看的懂!

國片有一個定律
就是---只要是得獎的影片都非常難看(或許是我水準太低看不懂他要表達啥內容)
台灣的電影工作者很喜歡拍那種內容深奧難懂(或是根本沒內容讓觀眾自己體會)的影片
讓大家覺得你好像很行
可以拍出一些大家想不到的題材
但是一般觀眾進電影院就是要休閒的
你搞了一部那麼深奧難懂的影片要觀眾自己去體會
誰理你阿!
我進電影院就是要好好休閒一下
結果看了一部沒內容或是看不懂在演什麼的片子
如果是你
你下次還會花錢去看嗎?

要怪觀眾或是政府都不支持國片之前
先想想自己拍的那種東西大家真的都看的懂嗎?
如果拍的內容無法迎合大眾的胃口
那票房慘兮兮也只是預料中的事!
就如同你開了一間高級法國料理的餐廳
你就不用奢望會有一堆人進去吃
因為那只有金字塔頂端的人才會埋單
同理...你要拍那種普羅大眾看不懂的影片
你就別奢望你的票房會有多好!
觀眾不是笨蛋
一張電影票兩百多塊
頂多上當一次就不會再當第二次冤大頭了!
alearn1212 wrote:
投名狀這部電影是小弟...(恕刪)


多謝指教,片名就像一個人的外表,要整齊乾淨才會讓人覺得印象不錯

很遺憾很多片子打著"文化"卻實際上沒"文化"

這也就是我覺得投名狀是很差的因素

投名狀出自水滸傳,林沖要投奔梁山,梁山頭頭王倫要林沖納投名狀,故事想看的大大去買本水滸看看吧我就不說了,簡單的說就是要林沖去殺個人!!!!殺人就表示你跟我們梁山人一樣都是犯法的人!!你出賣我我一樣出賣你...

電影裡面怎麼形容?!跟桃園結義能是一回事嗎???


整體電影架構又出自清代"刺馬案",內容又是很長,有點懶的打

男女主角的關係也不是這樣,既然是改編這邊就放他們一馬吧


說到文化,以後有幾個人會認為水滸傳的投名狀是對的,還是電影裡是對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