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starfish wrote:你寫的 大概就是我想...(恕刪) 金光到了九龍變後,處處都有小崩壞,連音樂製作都是有一件事我不吐不快決戰時刻的原聲帶裡有一首柳生跟薰的關聯曲,裡頭一段二胡音源有十分明顯突兀的爆音不管我換了喇叭、耳機還是主機聽都一樣最後我到愚人夢想的fb頁問他當下回答我:「那是編曲師or什麼師midi音源取樣的問題,不是他們的問題。」我當下有點不知該說什麼,就乾脆不說了,想說是不是他是外國人所以不懂中文意思?難道這原聲帶不是打著愚人夢想的名號發行的嘛?我不管是什麼師的問題,愚人夢想明知道有爆音,卻不修正就還是拿出來賣錢了,然後說這不是他們的問題這不就跟買了房子後發現地板破了一塊,結果建商說:「喔?那是土水師父沒鋪好,不是我的問題啦」一樣荒謬嗎?然後宮本總司的那首抒情曲,好幾個人在求,求到九龍變原聲帶都出了,總司都死了,還是沒收錄,希望九龍變下會收吧這年頭,願意掏出真金白銀買cd的人真的不多了,希望官方能好好重視這真心誠意的一群消費者啊
這檔看完,想回去看霹靂了,網中人,不再是過去熟悉的網中人,那看金光的意義在哪裡?不是不能改,而是網中人這個經典角色,本就有他的一定的歷史價值在,如果要改成這樣,那乾脆搞個新角色出來不就好了,至少沒有過去的包袱
honkfeng wrote:我覺得九龍變15、1...(恕刪) 對於 15,16有點小失望,重點應該在斬首行動吧?但雜魚的武打戲份竟然比主角多?覺得劇情有點拖,已經 16集了,九龍天書到底在哪裡?不過,下一集應該還會再買吧,因為劇終時黑白郎君出現了,但是不夠熱血,反而有股淡淡的哀傷.
來說一下個人的感覺~九龍變跟決戰時刻的層次真的不同.劇情部份九龍變都還沒演到一半就不評論了,我認為差異最大的則是在於"步調".決戰時感覺大俠一心想把金光衝起來.所以是在有了個很完整的劇情架構,但卻沒資金的情況下.把他想講的故事,滿滿的塞滿了20集.所以劇情發展的很快,每次兩集都有相當程度的進展.也就是說你看了13.14後,直接跳過15.16看17.18集,會有點不知道劇情演到哪了.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的金光,也是打從心底以為這就是金光的格調.所以一下就入坑了.原聲帶.簽名會,無一不缺.九龍變到目前為止,至少讓我覺得他還是言之有物的.但跟決戰最大的差別,除了武戲稍微弱化外,就是步調了.坦白來講,也就是"拖戲"啦.之前三弦在FB的文章,讓我以為從第10集後,進度就會加速.但撐過宮本與溫皇那精采的一戰後,又開始輪迴了.網中人攻打靈界一役,撐了4集還在演.三弦也擺明了講九龍天書在19集前,完全不會出現.所以我相信,整檔的九龍變步調大概就是這樣了,不太會有什麼跳躍式的發展.這應該也就是在之前訪談時,三弦所說的會在九龍變裡將步調放慢的方式...一檔戲36集,照決戰的步調,是要塞多少東西??勢力是要有多龐大??新偶是要出幾隻??還要再燒多少錢...??放慢步調,拉長集數,我能理解用意在於能多賺點錢.2集140元能講完的東西,我拉到4集講完,就能再多賺你140元,多少可以彌補一下目前所缺的資金.我相信這是待過9年罪惡坑的三弦,所負責的商業劇本編寫方式.我也不排斥這樣的做法,至少他要是言之有物的劇本.讓我徹底放棄PILI的3個原因:拖戲.武戲燗.沒內容.金光已經邁入第一階段,拖戲.還有武戲氣功化的比例,也比起決戰時還要更頻繁.雖然宮本vs溫皇那一戰我也是看的很爽就是了,但少了拳拳到肉的那股紮實.我並不樂見金光也走向PILI的那種運作模式.不過至少九龍變要講的故事還算是有內容,只是進度緩慢.我也在等,看會不會過了19集後,讓人期待度大增.只是就目前而言,對於九龍變的期待,確實是不比決戰那時來的高了.
我也是暫時只打算支持到這一檔九龍變完1. 總司收掉,中原只剩一堆廢材,令我又想起三弦的獨尊魔道作風2. 以前人物動作多,就算像是老史只有那一百零一招純陽貫地,看了還是爽現在跟著去學霹靂的光影化了,招式也沒啥新意再看到那一百零一招純陽貫地就很肚爛了3. 網中人廢掉了+1,好好的一代孤傲梟雄,如今卻是暗招、偷襲、拿大刀4. 力捧新主角是好事,但說實話,俏如來武功廢,智慧也廢(成天跟擦鏡王玩字謎)結論,一個布袋戲當演到讓觀眾開始會覺得正道人士廢到惹人厭時這個布袋戲就是失敗之作,因為它已經把觀眾的熱血澆息了形容霹靂人物的名言: 換檔頓失五成功,漂白隔日便自宮形容霹靂武戲的名言: 好光束!光束的奧秒之處,就在於它隨手可得,不愧為十大武器之首(因為各種武器、招式及拳掌,通通都套用一樣的光束)這些名言看來離金光也不遠了....目前只剩最有名的一刀斷頭作風,金光還沒學會但反正三弦在這兒,相信也是遲早的事
對於金光九龍變的感覺,跟前幾位網兄一樣我也只打算支持到這一部結束,理由就是....收藏盒都買了,沒完整收藏實在是很奇怪不知道三弦到金光是好還是壞?不可否認如果沒有三弦,決戰時刻的精采度應該會大減只是感覺目前的走向愈來愈商業化當然金光得要先賺到錢,才有能力推出更好的戲劇可是太過於商業化的後果,只是創造另一個霹靂對戲迷來說,不是好事情
是大家對從霹靂跳到金光的編劇太過於期待了!越看越失望,同化了金光... 是霹靂的陰謀嗎!網中人真的不知道再編什麼鬼的!最雷人物莫屬!黑白郎君這幾檔下來出現的片段加起來有10分鐘?史艷文跟藏鏡人變成二線演員!雙胞胎構思是不錯,但也就僅此!這幾個經典人物真的被改的很糟!這幾檔下來反倒是畫質差的黑白龍狼傳成了金光越不過的牆...懷念霹靂幽靈箭那時期的劇情...
MUTA民 wrote:來說一下個人的感覺~...(恕刪) 大大的感想跟我一樣九龍變的步調有點像霹靂開始拖戲以到16的進度,個人以為濃縮到12集左右即可16集的獨眼龍的武打戲還不錯,有回到決戰的水準這次多了內心戲,只是表現上誇張了點,多是一個人在哭妖內心戲不見得要痛苦嘶喊,可參考李安導演那種觸景生情,點到為止有時後回韻無窮但不得不說,九龍也有進步的地方就是技謀的表現比決戰更明顯所為技謀不是單指兩軍教戰,而是利用,埋伏,誘使以及拆解對方技倆,這次都講得很明顯很顯然的更大陰謀會是在魔世現身之後,魔世可能只是被人拿來利用的地方,而非陰謀主體這更讓人到人心的可怕,而非魔的可怕我想這這檔戲可以期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