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ntsheen wrote:
是不知道大家所生活的...(恕刪)
我懂 我懂~~
看完這部熱淚盈框
當然在戲院是不能那麼失態
我只能在騎車回家時
好好感受一下風吹流淚不用錢的感覺
不管是親情面還是小小人物奮鬥記
都讓我感受很深
我想起小時候巷口的廟會
還可以看電影的熱鬧街頭
有人賣香腸
有人賣棉花糖
曾幾何時 過去的那些回憶
都被接受新社會洗禮的我
給遺忘了!
看了雞排英雄讓我感動到一個不行
好懷念的台語
好懷念的熱鬧
雞排英雄真的讓我心裡有無限感傷和懷念
艱苦人也是人 艱苦人可以沒有錢 不能沒志氣 給人整碗端走
這句話深深打動我心
現在想想~還是很感動~

誰も知らない世界があるとしたら
それは雲の上 それまで
Everyday is a new day
海角、艋舺、雞排這幾片明顯不是把海外市場列為前優先順位的作品
不管是誤打誤撞或是量身訂定,這幾部的內容是對著內需市場來著
所以會有些外國觀眾較難體會的梗(艋舺這種YA少年黑幫提材可能好一點)
而髒話只是為了塑造角色形象的方式之一,體話罵到觀眾大笑,是髒話很好笑還是角色討喜?
他們罵的髒話是自創的嗎?跟你我罵的有什麼不一樣嗎?為什麼我罵的時候我的朋友同事不會笑嗎?
這些都是劇情、角色及意境所堆砌出來的,電影夠吸引你,有一定程度的融入了,就會覺得有趣
並不是拿著髒話當主打,如果一部片只有髒話沒有內容,觀眾也不會買帳的
也不要說台灣觀眾水準低,會去看這些片的觀眾應該也會去看全面啟動跟蝙蝠俠吧,這從票房可以反應出來
像一頁台北,或甚是朱道的功夫灌籃、刺陵、大笑江湖等片,則是有著眼在海外市場
市場不同、角度不同 、定位不同,呈現出來的內容自然就不同
就算有髒話也不會是我們熟悉的X汝娘、靠夭這種台灣人才懂的髒話
另外像聽說、囧男孩、不能說的秘密、近在咫尺這些有劇情、有內容且成績也還不錯的國片
也就沒有充斥髒話的這個問題了
所以重點是選題材跟市場定位的問題,而不是只靠髒話為賣點
geantsheen wrote:
我爺爺髒話不離嘴,但他真的是沒水準嗎?我不這麼想,
我爸爸有時候會講髒話,但他真的是沒水準嗎?我不這麼想,
我叔叔也會偶爾幹一下,但他真的是沒水準嗎?我不這麼想,...(恕刪)
沒有冒犯的意思
不過從你字句看來 從你爺爺輩到你爸叔輩 髒話少很多哦
那到你這一輩呢?更少?還是變多?
若你有小孩 你聽到他罵"幹你娘" 你會認為那只是問候?是文化?
真的請不要再繼續污辱台灣文化 台灣有很多美好的文化
從你爺爺輩到你爸叔輩 髒話少很多 是不是一種正向?
也許你可以問你爸的看法 他希不希望他的家族把髒話繼續發揚下去?
我怎麼看你的描述 都覺得你爸應該是希望越來越少的
我完全接受髒話是目前現象之一 以後也還會永遠存在
但是不要把髒話當沒事 當文化的一種 沒有哪個國家會把該國髒話當它的文化
台灣因為這樣 我們的外交部長才會在國際場合說出LP
而且至今 從該政府、該黨到媒體 尚無人有勇氣刊出那2個字
不敢刊登 還敢說是文化?
電影裡會有髒話 是在描述那個人的環境與被塑造的性格
那是必要的 也是觀眾能接受的 沒人說不適合
但是你要把它扯到文化層次 (你應該不會想要發揚光大吧?)
.........................
若話不投機 大家就分道揚鑣吧
我當我的台灣人 你當你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