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liaw wrote:就很生活的一部片,感...(恕刪) 單就您這段「這片要去國際參展得獎機會應該不高,只有台灣人才能體會的劇情及細節,阿豆仔是不會懂的。去國外的風評也不會很好的。聽說香港要上映,我覺得票房不會很好。」回應。沒有時間去多查,但是據我所知,此片除了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之外,出國比賽,還至少在日本東京海洋電影節獲百萬首獎、2008年路易威登夏威夷影展,劇情片類首獎(金蘭花獎)以上。
沒品 大陸網友盜看《海角》還批低俗2008年10月15日蘋果日報【宇若霏╱台北報導】國片《海角七号》席捲全台,下個月20 日轉戰香港,兩岸三地只剩大陸版權尚未賣出,不過,《海角》還未「反攻大陸」,昨竟有沒品大陸網友看完盜版以「台包子醒醒吧」為標題竟然惡批:「勸各位台灣同胞多看看我們中國的好片,不要用低俗的言語開低俗的玩笑,也不要說低俗的方言好嗎?」《海角》叫好叫座,但近來在網路上出現一些負面評論,大陸網友也上網(http://ipobar.com/read.php?tid- 26370.html)批評,稱「感覺到台灣包子水準真低,喜歡這種水準低到不行的電影,真的可笑至極,也感覺台灣南部很落後,看起來就窮酸樣,跟我們廣東20年前差不多。」對此惡評,電影公司表示,對看盜版的觀眾不予回應,仍希望未來在大陸上映,相信他們進戲院看大銀幕會有不同的感受。
gameryf wrote:民意代表?對不起我理解錯了。我看他開那樣的車,還一堆小弟,脾氣又很差,真的很像收保護費的。...(恕刪) 台灣的民意代表有不少是跟黑道有關。片中雖然沒有明說他是黑道,但從他自我介紹:「我的嗜好是吵架、打架、殺人、放火…」來看,應該是塑造成黑道的角色。而且以他的影響力,多半是地方派系龍頭之類的,不只是收保護費的小角色。電影裡沒提到他跟阿嘉的媽媽有沒有結婚,但片尾字幕是打「阿嘉的繼父」,所以應該是有結婚。
本站新聞 wrote:沒品 大陸網友盜看《...(恕刪) 意料中的事,中國嘴炮王可是多得很。海角的許多對白有很強的地域性,在台灣,都有一堆聽到台味/日味的人都會倒彈三天睡不著的人了,你能期望中國有多少人能夠聽得懂?就讓我們聽到傳統上海話、山東話在罵人一樣,聽不懂,也根本容不入那個情境。
brexchen wrote:我那些從福建, 潮州...(恕刪) 台語本源自於閩南話,髒話也幾乎共用,海角七號裡的"語助詞"那也是他們的"生活用語",當然他們看了也能融入情境,杭州人...就跟我們聽不懂他們的吳儂軟語式罵人法一樣,他們聽不懂片裡這些話也是理所當然。
無言的山丘 是有楊貴湄跟澎恰恰那部嗎印象是 誰沒穿衣服被誰看到 還是 被壓在草堆裡 ??忘記了 但好像還蠻好看的*以下自己的觀點海角七號看了一下之後才開始會被笑點 笑到 。而且老公原住民 .. 民雄(演警察那位)這個人我們又熟知所以看起來有點親切感但是說(若以票房來說)比色戒好看 比 不能說的秘密 好看那我就不懂了感情細膩度 海角七號 實在沒有很豐富bb鄉民們的力量實在可怕那些進場看四次以上的 大有人在所以可能對到了味 就會一直想一看再看吧
家中老一輩的遠親與日本人通婚,而他們的兒子又在中國上海讀大學,並在上海取了個當地妻子,畢業後那對年輕人返回日本工作,10年前日本公司外派來台灣,因而在台灣定居,子女讀日僑學校、美國學校.所以他們家在溝通是日文、英文、上海話外加華語(註).前陣子因為台灣都在海角熱,因而也跑去戲院看了,他們當然聽不太懂閩南話,而且從頭到尾很多地方光看字幕都還來不及,但是覺得那幾封日文信的字幕翻得不錯,也因為經歷過日本戰後與中國顛沛流離的年代(買東西都要糧票的),因而頗能想像海角七號老友子師生戀的心情.我那遠親他們在台灣待久了工作應酬喝酒多少也會說一些閩南話,但也是從那些語助詞開始學起 我是覺得與言本來就是溝通的工具,看這種影片如果在台灣待久了的人多少會有點共鳴,不說別的,日本很多地方方言也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聽得懂.所以沒必要去預設立場: 啊~閩南話那麼多,外地人看不懂啦. 、啊~中國人沒有共鳴看不懂啦....就連本地人同樣一部片有人覺得很好笑,也有人看到睡著,所以沒必要要求人家一定要跟你有所共鳴,人家會說看不懂、還好沒那麼好看,但至少他們有心去看就已經很好了.註:我不喜歡用"國語"、"台語"、"中文"這類稱呼,因為現在世界上講華語的人不只狹義的中國人,同樣的講閩南話的也不僅僅是台灣的閩南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