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更新:觀看「賽德克‧巴萊」之前必備的歷史常識


danieliememe wrote:
==========...(恕刪)


其實,說日本是治理,是言過其實了,它是管理兼奴役,再給你同化。
(很多原住民會講日語,以前,我還以為他們自己學的。)

這樣做,當然是為了高山利益,台灣很多的好檜木,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

stanphill wrote:
其實,說日本是治理,...(恕刪)

去明治神宮時我心理的os是
從台灣贛來的2顆超級大檜木
什麼時候還?

danieliememe wrote:
脫去「台灣」這層外衣...(恕刪)

嗯,也許吧,但這不也侷限了這部電影的觀眾層面!閣下要求事先做那麼多功課才能具備觀看的「資格」,豈不也太沈重了?何況歷史和票房有什麼正相關?太多的關愛與護衛作為最終也許只是恰得其反吧!

喔,賽片高調出國參展不正是要爭取曝光與認同,拍了外國人都看不懂的意涵是算「曲高和寡」?還是宣傳腳本中上映前「聚焦式」出草?
說到檜木...這真的是台灣的痛.

10幾年前看過李興文主持的台灣探險隊, 到中部原始森林, 走到一個地方, 光禿禿一片,
只見地上還留著樹根, 上半部卻早遭砍伐,
那些樹輪, 直徑可能都有10公尺以上, 李興文站上去, 和人的比例完全不能比...
只見李興文拳頭往樹輪上猛槌, 悲憤的說:這些檜木都被日本人帶走了.....
當時看到, 只覺得心好酸.

事後才知道, 後來最被為人知的阿里山神木之所以沒被伐走, 是因為樹質不夠緻密且中空,
這樣一棵被日本人瞧不起, 而不屑帶走的樹, 成了台灣最知名的"神"木.

其實, 真正神的, 早都被攔腰砍下了...

要知道這些樹, 可能在台灣都生長了2000年以上,
也就是可能在秦皇登基或是耶穌誕生時, 它們就在台灣高山上悄悄發芽...

反觀日本卻對他們自己國內的檜木, 保護有佳, 形成強烈對比.
jeffhsia wrote:
嗯,也許吧,但這不也侷限了這部電影的觀眾層面!閣下要求事先做那麼多功課才能具備觀看的「資格」,豈不也太沈重了?何況歷史和票房有什麼正相關?太多的關愛與護衛作為最終也許只是恰得其反吧!

喔,賽片高調出國參展不正是要爭取曝光與認同,拍了外國人都看不懂的意涵是算「曲高和寡」?還是宣傳腳本中上映前「聚焦式」出草?

呵呵...
- 這些「歷史常識」,比一則新聞的內容還要少
- 只要5分鐘就會有的「常識」


- 至於「莫那魯道」是不是英雄、偉人,站在歷史常識的基礎點,並不是如此窄化、膚淺的觀點
-> 難道你會認為「賽德克‧巴萊」是美國超級英雄片嗎?

- 如果你覺得連這樣的基本歷史「常識」都太沈重的話,可以不要看啊
我也從來沒有如你所說的「要求」各位要作「那麼多功課」、甚限制「資格」?!
(如果你印象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時,建議至第一帖重新爬文,看看哪裡有你說的「要求」、「資格」之類?)

至於你特別點出的:票房、關愛、護航、出國比賽、曲高和寡、外國人看不懂之類的
甚至有人說為何學校歷史課程沒有教
都與我發此帖的主旨完全無關
因此不知道怎麼回應你的質疑


...我還沒看過這部電影,不知道你要質疑的電影內容或拍攝手法
-> 所以還是無法如你這樣,能夠大肆地評斷內容
”賽”片過度醜化日本人,好題材淪為廉價的香港古惑仔復仇片

真實的霧社事件,原住民連日本婦女小孩和漢人都殺,電影裡面的莫那魯道說不要殺漢人,根本就是欲蓋彌彰。

歷史上花崗一郎和二郎也沒有參與霧社事件,他們更不是抗日份子,電影裡面幫忙開槍櫃實在太扯了,
真相是花崗一郎和二郎,身為原住民,但日本又有恩於他們,最後只好以自殺方式向日本人謝罪,一郎先殺了花子、幸男再以武士道方式切腹(古代日本武士的作法),二郎則穿著賽德克勇士裝在樹上自縊,其他20具花岡兩人家族的上吊屍體,結實纍纍地把大樹的樹枝幾乎折斷。
在他們死訊傳出後,感動了日本國內,所以日本人後來才會不計前嫌,培養花岡二郎的遺腹子當醫生。

電影裡面的日本警察和混混沒兩樣,根本就是亂演,
歷史上派來台灣的日本警察,必須經過嚴格考試和挑選,其實素質沒那麼差,當時僅數千警力就讓台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日治時代的台灣住家晚上不用關門窗),一些日本警察甚至深受民眾愛戴。

譬如日警武富榮藏,他服務期間看到原住民生活貧困,就將自己的薪水全數用在收養孤兒上,為了照顧傳染病的原住民,自己也死在任上,他的照片被花蓮原住民掛在托波克社的神壇,成為當地人心中的守護神,定期由頭目帶領族人膜拜。

日警森川清治郎,為了抗議村民的稅收太重,留下遺書後以步槍自盡,留下10歲的獨子。嘉義東石鄉副瀨村民聞此惡耗,深痛不已,舉行隆重盛大葬儀,二十年後,副瀨近鄰一帶腦膜炎開始流行,疫情蔓延,民心惶惶,當時擔任保正的李九於睡夢中,見森川顯靈,身著警察制服,指著李九說:「鄰村正蔓延著傳染病惡疾,要注意全村的環境與飲食衛生,則可確保平安無事。」。村民在感激之餘,決議敦請雕刻師雕刻一尊身著警察制服的森川坐像,高一尺八寸,供奉於富安宮內,遵奉為「義愛公」。並訂每年農曆的四月八日,為其大祭之日,舉行盛大祭典,至今位在嘉義縣東石鄉副瀨村57號的富安宮,這座福佬人興建的廟宇,仍供奉俗稱「日本王爺」的「義愛公」。

我想請問台灣的警察,至今有哪位死後有資格被民眾當成神膜拜?


再舉皇民化的例子,日本領台的十年後(1905),總督府展開首次全島普查,57,335名日本人中,已有6,269人會說台語,比率高達10.9%。尤其是警察與教師,更是熱心學習,相反國民政府來台後幾十年內不斷打壓台語。

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上任之前,台灣爆發霍亂,日本官員都單身上任。乃木的母親壽子與夫人為了安定人心,堅持與乃木同行。明治天皇非常感動,請皇后召見已經69歲的壽子,勸她不要隨行。但壽子仍堅持來台
,壽子來台後兩個月,就因惡性瘧去世,她死前堅持不准移葬日本,而要埋骨台灣,墓址就在三板橋墓園(今日台北林森北路與南京東路交叉口)。

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回東京參加特別演習時在船上罹患重病,船到他故鄉福岡時,只好先讓他下船治療,但仍在10月24日藥石罔效,享年56歲。他在9月27日離台前夕,對總督府總務長官下村宏立下遺言:「身故之後一定要葬在台北」。於是他75歲的母親,親自將他的遺骨送來台北的三板橋墓園下葬。
明石是唯一一位死在任內的台灣總督,他就任前寫信給士官時代的友人安島政信上校時說:「我到了台灣,就要吃當地的食物,過當地的生活。如果死在台灣,就歸土台灣。」台北市協議員陳智貴先生也追憶明石總督遺言:「遺體就請埋在台灣。諸多政策未及實行,中途而去乃千載恨事。然我將變成護國之鬼,鎮護台民。」。

假如日本人真的那麼壞,請問後來日本人戰敗的時候,在台灣的日本人怎麼都能平安回到日本?反而國民政府剛接收台灣,不久就爆發大規模的全島武裝民變?甚至連高雄中學這些第一志願的學生都拿起武器反抗國民政府?連鄒族都下山幫助台灣人攻打國軍的陣地?為什麼1947年這些原本善良的台灣平民、學生和原住民,不去欺負戰敗手無寸鐵的日本人?反而要去送死對抗火力強大的中華民國正規軍?最後犧牲了快兩萬人!

是誰一直刻意告訴我們錯誤的歷史?
宋太宗訓示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你同一篇文章是要發幾次啊?
惡意洗板嗎?
瀟湘夜雨^^ wrote:
”賽”片過度醜化日本...(恕刪)


你的意思是原住民和原住民學者都在說謊?

danieliememe wrote:
呵呵...- 這些「歷史常識」...(恕刪)

閣下確定這些只是「歷史常識」?那怎麼80年的悲劇還要用突顯仇恨與鮮血方式詮釋?無辜被屠殺的人尊嚴及屬於他們的彩虹橋又在哪裡呢?「歷史」沒那麼主觀的認定,「常識」也不是常常說就是不就是看部電影嘛,必備條件就是花錢買票嘛!

閣下發文主題「觀看「賽德克‧巴萊」之前必備的歷史常識」不也洋洋灑灑寫下一堆子自行體會的歷史或常識嗎?我同學薛化元也都沒您那麼肯定呢

嗯,的確幫是不了其它人,不過也別幫了個倒忙!

連電影還沒看過呀?這..........也
jeffhsia wrote:
閣下確定這些只是「歷史常識」?那怎麼80年的悲劇還要用突顯仇恨與鮮血方式詮釋?無辜被屠殺的人尊嚴及屬於他們的彩虹橋又在哪裡呢?「歷史」沒那麼主觀的認定,「常識」也不是常常說就是不就是看部電影嘛,必備條件就是花錢買票嘛!

閣下發文主題「觀看「賽德克‧巴萊」之前必備的歷史常識」不也洋洋灑灑寫下一堆子自行體會的歷史或常識嗎?我同學薛化元也都沒您那麼肯定呢

嗯,的確幫是不了其它人,不過也別幫了個倒忙!

連電影還沒看過呀?這..........也

1.這些當然是屬於住在台灣的人本來就應該知道的「歷史常識」囉
- 本帖只是彙整出「霧社事件」之前的前因,並採取5分鐘就能上手的「常識」等級
- 至於您意欲發展的更多內容,建議您另開新帖闡述,較能盡興,不是嗎?

- 況且,在這塊土地上,不也是歷經了許多強勢欺壓弱勢的「歷史」嗎?
- 更遑論現在正進行中的?

- 至於電影表達方式,不是我貼出本帖要探討的
...例如「賽德克‧巴萊」好不好看之類

2.你同學薛化元?你能代表他來質疑這段發生過的「歷史常識」?
...想也知道,你是沒辦法代表他來質疑的

3.我所條列的也不是「自行體會」
...都有可供搜尋的連結
(註:點一下就會出現連結)





是啊,我還沒去看,就會影響這一段「歷史常識」的存在嗎?
真的幫不了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