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喜事裡的不合理現象

看樓主在那糾結實在很辛苦

"論輩不論份"的意思就是按上一代的順序決定下一代的稱呼

若長輩出現後發先至的情形,下一輩的就跟著調動

反正沒經歷過那個年代,就不用你來操心了

以後基本上也不會出現這種情形
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應詳閱官員財產申報書。
我懂你的意思
你是說
兄弟姊妹是屬於同輩關係(適用於堂表關係)
照理說就應該是看出生日期來決定誰的稱呼

下列就是我要說明的例子
我認識一位越南華人
阿公阿嬤原是廣東人
戰亂逃過去越南的
他跟我說過
他阿伯(他爸的哥哥)
生的小孩年紀都比她小
但她要叫他們哥哥跟姐姐
原因是
他阿伯比他爸爸大

所以"他們是看家中長輩再決定的"
沒有不合理呀

以前確實有人家 40~50歲抱著個小娃兒叫姑姑阿姨的

以前人早婚又生的多 ~~假設老大與老二差個20歲會有的 如曾祖母18歲生老大 快38才生小兒子 而老大18就結婚生子

此時小兒子與孫子同年 若孫子又早婚18結婚生子 而小兒子又晚婚40才娶才生 這輩份與年齡差就拉更大了

幾代下來 出現爺爺奶奶年紀 被30出頭的叫表弟妹是有可能的事

Ahu Tahai wrote:
我剛剛google...「同輩跟同輩間仍以年紀定大小」。(恕刪)


「同輩跟同輩間仍以年紀定大小」。
「同輩跟同輩間仍以年紀定大小」。
「同輩跟同輩間仍以年紀定大小」。

父執輩的兒女是同輩,當然要以年級來稱謂兄長姊妹。
Bug在於樓主舉的"同輩本來就是論出生先後"例子,跟電影中"因為年紀小但與父母同輩,所以得因為輩份而叫表姑媽"的情形根本是不同的情形...
* 簽名長度為英文字母100個(中文50個字)以內

raytracy wrote:
所謂的「現代」, 指...(恕刪)


+1
我也覺得很合理啊!
現代人比較沒文化,輩分這東西可以是稱謂卻不是全然的階級或影響力的分配啦!

愛上眼淚 wrote:
我家有個年紀比我小1...(恕刪)


呵呵呵, 當我出生的時候, 有30幾歳的要叫我叔公.....真的一出生就老了

Ahu Tahai wrote:
表姑媽毛舜筠頂多就是...(恕刪)


同一個輩份是以年齡大小來論的
但輩份較高就會按輩份

中國人/華人常常一表三千里~所以有時很難這樣分
因為表基本上是指母親那一邊的(大家一定都知道)

但是有可能基於尊敬長輩,或者是父母的輩份。。。結果就變成年紀大的要稱乎年紀小的叫。。表哥或表姐

越想越複雜。。。。。。。。。

電影吧

如果照這樣說,以以前的觀念,應該是論輩不論歲,同輩論幾房,同房論幾歲,這樣的邏輯吧,不過現在都是一夫一妻制,比較沒有大房小房之分了,所以樓主就會有同輩論幾歲的感覺
為什麼這棟樓看到黑影就開槍的一堆
明明在討論同輩間年齡大小的兄弟姊妹稱謂
卻有8成的人都在講叔舅姑姨的東西
根本兩碼事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