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 到底是怎樣的人物

可以在25歲當到導演...是他真的有才華.. 還是家裡背景很有錢?


這部片我沒有看到完...因為我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爛片上面..

不過它仍然是勇氣可佳 話題性夠 底片漂亮~

導演剪接技巧真的不錯 ~劇情是差了些....

幾個致命錯誤...(說的很直 對國片愛之深責之切)


1 假如想讓人猜兇手 那們開頭登場的人物不夠多.. 在黃志偉遞出派對邀請函時 我已猜出他是兇手..

2黃志偉演技太僵 整個人動作又很不俐落 臉又萌 實在很難讓人感覺出他的殺氣...

3劇本不太符合台灣的道德觀念 台灣有錢人會搞這套嗎?? 觀眾看了有距離感..

4借到跑車是不錯 但是某些該重要的道具 也太不用心了 例如兇手的面具 美術社一個賣20元就有...

5假如電影要呈現高質感 一方面又安排個議員[本土化] 一直罵幹幹幹也很怪...

6要嚇觀眾不能拿蟑螂嚇觀眾... 要搞清楚娛樂跟不舒服...

7兇手殺人的一貫方式-----割喉 用太多次了觀眾看膩 血漿噴的太假...

8想學HOSTEL是不錯(還學漫畫賭博默世錄) 但也要有自己想說的東西 而不是賣弄攝影技巧...

9整部電影沒有一個演技可以壓住場面 光靠男主角一個太吃重..(舉個例子 德洲電鉅的警長演技就很精堪)

10小澤瑪莉亞出來的意義在哪 幹一幹 被割喉 太便宜她了 觀眾想看的不只是這樣~~


to柯導

這樣的劇本你也拍?? 是拿這部片來當好萊屋跳板??

乾脆把錢去買藍寶姦尼撞掉算嚕... 台灣的廣告界比較適合您~~

-----------------------------------------------------------------------------

別人評的

01. 例如開場由Liz領銜主演的虐殺戲,節奏上就是少了一點什麼。

02. 建緯(張睿家飾)對於Dana(小澤瑪莉亞飾)的肖想與對於上流社會的鋪陳,角色心境上缺乏更細緻的鋪陳。開場建緯在路邊巧遇Dana那場遞衛生紙戲尤其 處理得糟糕,與後來撞見楊董(黃志瑋飾)車震、在派對中得到機會和Dana共赴雲雨的兩個轉折點也完全缺乏情緒上的說服力。

03. 張睿家與小澤瑪莉亞的床戲尺度算是有一新觀眾耳目,但整個畫面卻顯得非常僵硬,不曉得這是因為導演比張睿家還害羞或是怎樣,總覺得這場戲拍得不夠黏也不夠色,未負起它被賦予的功能性。

04. 五名參加派對的貴賓被揭穿真實身份的手法太《奪魂鋸》,但又缺乏人家那種很Cynical的Smart。他們與各自「推薦者」之間的關係應該可以多著墨一些。

05. 高英軒、何嘉文與馬國賢的表演很像在演《玫瑰瞳鈴眼》,檔次Low了點,不過我想這應該怪罪柯孟融調教不夠。

06. 第一個領便當的Richard(高英軒飾)的死法沒明確拍出來,有點可惜;林委員(馬國賢飾)與何莉(何嘉文飾)兩個角色寫得太單薄,以致他們即使被虐得哀聲連連,觀眾還是無法太進入狀況。

07. 片中小瞳(朱蕾安飾)與Dana兩個主要女角對於建緯的態度,基本上可說是「毫無態度」,這點戲劇張力未能多加運用甚是可惜。尤其小瞳此角是五個遭虐殺的對象中面貌最模糊的,她對於有錢人的想法為何?她的心願是得到小熊玩偶,這個元素卻起了個頭就不了了之,令人費解。

08. 楊董與共犯(外國人)感覺有點像是一對Gay Couple,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這樣他們才要虐殺美女、電擊爛男人的老二?撇開這點不提,楊董在派對上自我說明虐殺動機的那場戲,寫得未免太兒戲又浮面了 點,是不是該將楊董之妹當年遭虐殺的片段加進戲中提供影像與情感上的輔助?如果把開場Liz角色設定為殺妹兇手的女友,那開場戲與後來的虐殺在脈絡與意義 上較為連結,會不會讓整部戲的情感較為完整也較具說服力一點?

09. 臨演(其他參與派對的上流社會人士、楊董手下、交通警察)表現太糟,完全沒有進入狀況。

10. 全片的故事前提顯然是從M型社會扭曲價值觀下的「階級差異」出發,可惜此差異在劇本中並未靠著細節而被豐潤、而具說服力、而令觀眾產生同理心。所以我們感覺不到有錢人的憤怒,也感覺不到平凡人的渴望、無奈、可悲與渺小。

缺點當然還可以繼續列下去。不過,我以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絕命派對》或許不夠smart,但它絕對不蠢,也不至於「囧」。比起去年的《凶魅》、《絕魂印》,還有前幾年的《宅變》、《惡月》及《虎姑婆》,《絕命派對》在敘事與技術上已經達到好萊塢B級驚悚片的規格,甚至相較一籮筐無腦好萊塢、韓、港驚悚類型片好上太多,算是提供了一場相當過癮的感官娛樂饗宴。

比起三和娛樂以往作品,無論是陳映蓉的《十七歲的天空》與《國士無雙》、陳正道的《宅變》、還是李芸嬋的《人魚朵朵》與《基因決定我愛你》, 《絕命派對》不只在技術上最為純熟,柯孟融比起前幾位學長姊在場面調度上也流暢精練許多。何時該放何時該收的精算與自覺,令他不至於像學長陳正道那般將 360度華麗環繞鏡頭當成逛菜市場一樣亂用。此外,包括朱蕾安在監控室的戲、以及後半段逃出派對的飛車追逐,攝影剪接節奏的快狠準與一氣呵成,堪稱國片近 年之最,遠遠勝過耗費上億的《雙瞳》與《詭絲》。

我不曉得如果我如今再重看一次《宅變》或是《十七歲的天空》,會不會給它們不一樣的評價?不過今天看完《絕命派對》之後,聽到許多人批評此片敗在劇本的貧乏(是因為那個「一年後」的尾聲殺得不夠大?還是我們被奈沙馬蘭養大了胃口需要一記回馬槍刺激腦部神經?),我卻覺得松音與林家華合編的劇本,是節奏準確的、架構格式化的、符合感官期待的,從商業類型片角度來看,這其實已經足夠了。畢竟,《絕命派對》的劇本並不比《恐怖旅舍》或是《針孔旅社》要糟;而影片的完成度也是令人滿意的。

如果說真要給予三和娛樂一些建議的話,我會期望她們以後在挑商業類型片的劇本時,多關注一下所謂的「核心」。 比如蘇照彬、奈沙馬蘭、清水崇、黑澤清、中田秀夫的作品,以及日本的《學校有鬼》系列、韓國的《死亡教室》、《鬼戀人》,或者是《奪魂鋸》第一集跟《百萬 殺人遊戲》,在我心中就是屬於比較有「核心」的;此外,恐怖小說作家月下桑的「7 Truth系列」及「亡靈書」系列,分場充滿電影感、故事的核心也相當動人,也許三和娛樂可以考慮改編一下。

畢竟,有核心的類型片,才能讓影片產生溫度,才有機會讓觀眾看完、感官刺激消散之後,回味依舊。



-----------------------------------------------------

當然 批評跟罵比什麼都簡單 最難的是把片子拍出來的人~

在這裡還是要鼓勵一下柯導 你敢作 光這點就不簡單了 ! 加油! 國片加油!
文章關鍵字
只能說可能還需要多磨磨...

國片的驚悚片不多...

加油!
幫人解決問題是件快樂的事,沒必要去指責別人不爬文或不用功
看完比較有印象的就是床戲跟電弟弟,其他就是一直砍砍砍,血一直噴噴噴,看到都麻痺了,剛開始還滿期待這部片,但有點令人失望.
劇本挺爛

邏輯也差

富翁殺人理由也很牽強

只能說導演與編劇看得電影不夠多

邏輯也要再練一練
有時候引言我的文章,我沒回應不代表裝酷,而是沒回去看所以不知,請見諒。
寫得很好喔!!加分!!

很多論點我也很贊同。

看這片時,我下意識的按快轉,就像在看謎片一樣。
vanson5917 wrote:
我很好奇 到底是怎樣...(恕刪)

拍的人跟作美工/特效/公關 很努力 ,寫劇本的跟演戲的非常亂來,是的,尤其是黃志偉.........他演得太爛了...
華人很喜歡講大話,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
我只覺得...在模仿恐怖旅社 ...

我也很同意 不該讓那個議員出現...

整片就因為他..low到不行..

黃志偉跟那個議員 演技都很差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vanson5917 wrote:
我很好奇 到底是怎樣...(恕刪)


連看都不想看
要看小澤還需要到國片看?
不過大大寫這麼多也滿佩服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