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記憶體與處理器
話術1 手機挑記憶體大的,絕對不會讓你後悔!
當你聽到類似的話,其實只講對一半,因為記憶體確實是越大越好,但你知道「手機記憶體分為ROM跟RAM」以及「縱使記憶體非常之大,你能用的卻可能不及該記憶體的一半」這些事嗎?
首先我們先分辨什麼事ROM?什麼是RAM?

https://www.sogi.com.tw/
(手機規格表上通常會明確記載RAM以及ROM各別大小)
ROM為唯讀記憶體,主要影像資料的存取(ex.照片、音樂儲存…),RAM則是隨機存取記憶體,主要影響的是APP運行的流暢以及載入的速度;因此今天若你是喜歡拍照但又懶得定時整理照片,ROM的大小可能就會是你必須注意的,而有些人會為了打特定一款遊戲,而去買一支專用機,但該遊戲因為很吃順暢度,可能RAM的大小就很重要
那再繼續延伸前面講的,有些人可能有發現,我買的是64G的手機,為什麼新手機打開來卻不到64G,感覺像是受騙,其實這是正常的,因為ROM又細分成「內部儲存」、「系統儲存」、「系統快取」三個部分

(以圓餅圖做分析,只要系統儲存占比越大,內部儲存空間就被吃得越多)
手機廠商再推出手機時,都會內建一些程式、或是系統檔案是無法刪除的,此部分主要吃的就是「系統儲存」這塊空間,也就是說若是這一塊當初設計上就佔了許多空間,近一步直接影響到的就是使用者會用到的「內部儲存」
破解話術:
當你在下決定前,可先針對該手機的RAM以及ROM做些暸解,若是有高儲存需求,但想要的手機卻無256g這種高容量記憶體手機,可考慮能外接SD記憶卡的手機,如此一來別說256g就算是2TB的都有,絕對能滿足需求,無須一昧為了追求高容量而砸錢下去;另外有在打電動則是在RAM的部分建議直上4G,才不會打個遊戲卻慢人家半拍,底下舉幾支各品牌旗艦機給各位參考

話術2 核心越多效能越強,就跑得越快!?
2014年HTC Desire 820問世後,多核心的時代就逐漸來臨了,直至現在多則8核心,甚至10核心的手機也陸續出現基於電腦常聽到「多核心=跑得快」的理論,不少追求手機效能的朋友,往往在核心數上給予相當大的要求,但這樣的理論真的合理嗎?

http://www.sharpmobile.com.tw/products/z2/
(台灣首款十核心手機-Sharp Z2)
其實並非所有多核心就是一定跑比較快,除了核心數,還必須將其「常規主頻的高低」、「作業系統的優化」都依並考量進來,簡單來說這些東西是相輔相成的魚幫水水幫魚的概念,也就是說即使核心數很多,但要是無法將其他系統一併優化,就等於白搭,最直接的案例像是iPhone 7僅四核心,但透過其架構設計和優化,在各項效能表現完全不輸給那些8核心或是10核心的機種
一般會以處理器(CPU)作為效能的主要判定,例如以高通公司旗下晶片就有分成所謂8系列、6系列、4系列,藉此來區分高、中、低階手機,而其他品牌對照此分類法,也有網路神人將之製成天梯圖如下

https://kknews.cc/zh-tw/digital/3maon3y.html
(先前在排行榜中驍龍 835、Exynos 8895為手機CPU排行榜中最強,直至最近Iphone8問世A11 Bionic處理器直接將排行榜重新洗牌)
破解話術:
一定很多人納悶,既然綜合效益值這麼重要,但廠商又不會這麼白痴告訴你說我的多核心只是個噱頭,因此現在仿間有不少評分測試提供參考,舉例來說應該不少人聽過「安兔兔」的跑分網站,裡頭就有針對一堆手機進行跑分評價,跑出來的結果就可當做參考依據,當你花了這些錢買了這些手機,跑出來的分數又是如何,簡單列出一些手機核心數以及跑分結果,給各位簡單比較一下

註:價格參考地標網通
二、充電與蓄電量
話術3 要持久就選高蓄電量手機準沒錯
很多人為了追求高續航力,紛紛在手機挑選時對電池蓄電量特別要求,而在手機越做越好的情形之下,各家廠商陸續推出所謂「高蓄電量」手機

https://www.asus.com/tw/Phone/ZenFone-Max-ZC550KL/
(Asus ZenFone Max主打5000mAh超大蓄電量,電池續航力可長達 38 天)
然而上述這種算是比較極端的例子,目前多數手機蓄電量大概落在3000~4000mAh左右,但經過網路上實測很多號稱高續航力的手機,並不一定是那種4000mAh的手機,舉例來說熱門的iPhone 7 Plus僅僅只有2900 mAh,比許多熱門手機蓄電量更低,然而續航力卻是有口皆碑

https://www.phonearena.com/news/HTC-U11-battery-life-test-score-is-out-aces-benchmarks-but-standby-is-below-average_id95120
(iPhone 7續航力經國外網站證實並未因為僅只有2900mAh而讓續航力較差)
破解話術:
手機續航力必須看手機整體運行效能以及顯示器也影響不少,排行榜前兩名的手機正是如此,雖然蓄電量不如其他款手機,但是在設計時不斷優化手機各項細節與效能,使手機運行耗電量達到最優化程度,才是提升一支手機續航力的根本,也就是說一昧追求高蓄電量其實沒有意義,一支高續航力不可單看蓄電量,而必須看整體效能優化的技術

另外國外幾乎針對所有手機都做了實測,大家可以查查看自己的手機究竟在全部手機中排名大概在什麼位置

https://www.phonearena.com/phones/benchmarks
話術4 閃充會燒電池!這些手機千萬別碰
應該不少人有遇到臨時需要出門,卻發現手機電量只剩不到10%的窘境,迫於無奈只好多帶一包尿袋(隨充/行動電源)出門,方便度與自由度都大打折扣,為了應映這樣的狀況,陸續有廠商推出「閃充」功能的手機
閃充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快速充好電的功能,然而要如何快速充好電,勢必需增加充電時的電壓或是電流,使充電功率提升,問題來了,電壓與電流加大,勢必對電池造成不少負荷,難道電池不會因此爆炸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UPclrR6FE
(紅極一時的Note 7爆炸事件,雖與閃充毫無關係,但是仍讓消費者容易造成聯想)
破解話術:
為了加快充電,對電池負荷量增加是絕對的,但是其實各家閃充技術都有其所謂的「保護模式」,像是高通QC快充技術由晶片控制,閃充模式下會限制外加電壓,使手機不至於過熱;VOOC 閃充則是以充電電流控制及充電線纜與電池之間的多線路設置,來分散單一線路的壓力,也就是說其實閃充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這麼危險,甚至有所謂的「握手協議」來保護手機。因此若你討厭等待或是常忘記充電,閃充絕對是相當重要的功能,下面也介紹幾支目前具有閃充技術的手機給各位參考

三、螢幕解析度
話術5 高解析度既耗電又沒有成效,根本沒必要
基於現在各家手機越來越強調「高畫質」螢幕(>2048×1080),針對解析度要求越來越高,2K高解析度螢幕幾乎成了手機的必備品

http://www.sony-xperia.com.tw/
(Sony Xperia XZ Premium為全球首支推出4K超高解析度螢幕的手機)
然而高畫質螢幕經過專家分析,其成本相當昂貴,另外追求高畫質的代價即是對於電量消耗也相對提升不少,且過去蘋果迷信仰的「人眼能夠辨識到的最高相數為300PPI」說法被廣為流傳,因此高畫質手機是否有其必要性,曾被廣受質疑
目前為止幾乎僅剩幾家少數品牌尚未使用高解析度螢幕,究竟是這些品牌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還是多數品牌盡做些無意義的事?如果真是這樣為何就連蘋果這樣的大廠,也即將在接下的Iphone X 上使用OLED面板呢?這件事情越到後來,似乎也逐漸有了結論
破解話術:
面對市場上越來越多觀看高畫質影片與照片的需求,以及AR與VR技術的精進,為了跟上科技的腳步,高畫質已成趨勢; 另外也已經有實測證明,高畫質的耗電問題,可以透過螢幕技術提升與作業系統升級,得以解決,因此全面走像高畫質只是早晚的事。只是該面板還是有些既存問題需要解決,像是色彩偏移或燒機、使用過久會導致「殘影」的狀況,另外成本也是大幅增加(因此外傳Iphone X的價格反映了成本的提升),下面來看看幾個尚未使用高畫質螢幕的手機,未來可以持續觀察這些品牌何時得以跟上高畫質的腳步

四、補充
雙卡機
直到出社會才發現原來雙卡機市場是如此的大,很多周遭友人在2G走入歷史後,紛紛陸續開始尋膩新的雙卡機

(過去支援4G/2G的雙卡機,隨著2G即將走入歷史,雙卡機市場又在次重啟)
不過雙卡機可不是單單雙卡這麼簡單,有些也融合了SD卡槽,使得功能性又在更上一層樓,同時解決通訊以及外接記憶體的功能,下面也為各位整理了整合三項功能的手機

另外對於部分本來4G/2G雙卡機使用者,可別這麼快就急著把手機淘汰掉,因為部分手機提供了,4G/2G升級成4G/3G的服務(包含了NOKIA、OPPO、SAMSUNG、小米的「部分」手機有提供此項服務)因此可別這麼快就去被廠商當作冤大頭,看清楚了在換也不遲
行動支付
行動支付絕對是現在時下最夯的手機功能,不過每家支付功能綁定條件皆不全然相同,但這種關係到錢的功能又很怕一知半解,因此簡單幫各位整理成表格

https://technews.tw/2017/06/01/top-4-mobile-pay-in-tw/
防水防塵功能
現在實在有太多手機主打防水防塵功能,但是當廠商說這隻手機防水,就真的等於防水嗎?其實這部分也是有依據的,就是所謂的「IP」值,IP值通常會以其後方兩位數數字來區分防塵與防水等級,防塵等級最高為「6」(完全阻隔)、防水等級最高則是「8」(可浸泡),也就是說「IP68」即是最高等級的防塵防水手機

(SAMSUNG Galaxy A7 防塵防水係數:IP68,等級皆為最高階)
也就是說「防水」與「防潑水」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其實極大,市面上能達到高防塵防水係數的手機其實不多,列出以下幾支,給愛玩水又捨不得花錢買防水相機的人做參考

來個結論:
基於上一篇討論,發現不少網友對於「選購手機」這件事情價值觀落差蠻大的(囧),因此本篇就不特別討論關於「如何選手機」這件事,不過確實手機要理解的眉眉角角實在太多,透過前後兩篇分析其實稍加研究一下就可以發現,暸解自己主要需求的部分,再進行選購手機的動作,其實可以省下許多沒有必要的開銷,要是一支中階手機就可以買到想要的高階需求,在中高階手機間的價差可能就是1~2萬,甚至更多,以上,提供給各位帥哥、美女做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