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樂觀 wrote:最初傳統型手機加入30...(恕刪) 唉.....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提出這個論點......手機拍照不過圖個方便, 畫素變高不過代表圖像變大、同一面積的畫面內顆粒更細膩,然而, 發色表現、光影表現、光學景深效果等諸多決定所謂『畫質』的因素,手機還是難以取代專業相機,然而, 真的說到要拍照, 我還是比較相信光學觀景窗,因為電子觀景窗是透過液晶螢幕來呈現畫面, 不能代表真正肉眼所見,會有著每片液晶面板發色精度, 光線真實度的問題,這些, 試問真有辦法克服??
knift wrote:能不能取代?看需求囉。以硬體來看,一定不能;但是手機的軟體、CPU很強,可以彌補硬體上的不足。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需求,PO上FB、IG的話,手機是夠了,要做重要紀錄照,還是存在風險。就跟飛機杯能不能取代女友一樣,看需求。只是打飛機,可以;想要傳宗接代,不行。 這個類比也是錯的,手機照相頂多是在最終成像上差了一點,要記錄、流傳還是沒問題的…所以真的要拿這個來比較的話,手機和相機都能傳宗接代,只是一個血統重、另一個血統輕而已
樂觀樂觀 wrote:最初傳統型手機加入30(恕刪) 我平時幾乎都用手機拍照,但出去旅遊時還是會帶像機,有時忘了帶像機還是會覺得有點小小的不方便。先不提畫質上的差異,光是操作時的方便性就差很遠。像機要變焦就轉鏡頭變焦環(人老了就懶,現在都直接裝10X旅遊鏡出門),要曝光補償就轉轉盤,拍照就按按鈕,眼睛都完全不用看。手機還得在那裏滑來滑去,切換來切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