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重要的是商品是否有足夠的訊息讓你判斷,不足的訊息你都可以透過問與答來輔助判斷,例如請他補一張照片或是詢問產品的功能商品的序號出廠時間等的問題,如果是業餘賣家的話詢問使用上的問題和產品本身的問題來判斷是否真的有商品要出售,或是詢問產品的送修流程等的問題也可以知道是否真的有商品要出售.
當然職業的賣家比較好判斷,兼職的或是客串的賣家你最好是選擇面交,尤其是高價位的3C產品,另外,3C產品因為不容易看出是否故障?除非你真的內行,或是你有門道可以檢測和維修,不然都是建議你購買新品或是到實體店面購買,真要網購也不要到拍賣網站這類,這樣子就比較不會遇到問題.
如果你的直覺告訴你怪怪的,通常我的習慣是不會購買,為了自己的荷包著想,寧願再找一個賣家來詢問,而不是想法子說服自己這個賣家沒有問題,買東西不要想買最低價的,而是要買價格比最高的,換個方式說,同樣的一個商品,一樣的價格,假設賣200元好了,一個是140+60運費(郵局),一個是130+70運費(郵局),一個是130(含稅開發票)+70運費(郵局),一個是140(含稅開發票)+60運費(郵局)你會購買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