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99%的照片其實根本無關緊要, 只不過是自己看自己爽的0.9%的假攝影師, 很抱歉, 我沒有不敬的意思, 不過說真的, 就是俗稱的業餘玩家, 會拿著單眼相機裝B, 照出來的東西, 還是自己爽而已, 搞得自己照出來的東西好像能賣錢一樣大概只有0.1%....不, 應該說是0.001%, 我用手機銷量來算的, 這種叫做專業攝影師, 可以拿照片出來展覽換錢, 會有人捧著鈔票請他們拿單眼相機照相.所以, 取不取代這件事情, 是完全不需要討論的.
我不小心 wrote:單眼相機不會消失但就是變成重回歸到專業類型導向 從相機銷量就可以知道市場對決的結果,傻瓜相機已經接近完全退出市場,入門級單眼銷售大幅衰退,新機換代接近停頓,中階以上型單眼相機則是銷售衰退。手機的相機功能相對於另外投資專用相機,照相功能可以說是個免費的bonus。對消費者而言,當有一個堪用的免費電子設備在手上,會去多花錢再買一個重複功能設備的人,可想而知很少。再加上一般人換手機更速度,於是DC市場萎縮就成了不歸路。仍存活的傳統概念相機,為了保住市場,只能拼命附加一些手機做不到的功能。例如早期強調攝影功能,畫質,或是鏡頭替換等。但很現實的是這些領先幅度能持續多久,端看手機設計進步的速度,而不是相機。如果幻想畫質稍好就可以決定市場續存的,不妨去想想為何音樂CD會被MP3種爛畫質規格幹掉。CMOS尺寸與鏡頭設計,其實是個迷思。數位照片其實大量應用了複雜運算,跟銀鹽底片曝光一次成像早已全不同了。而比運算,手機拜規模之賜,得到先進的製程技術疊代,其運算能力是相機主IC完全無法比擬的。打個比方來說,其實許多手機的照片,是經過光學成像取樣後經過多次修正,這種修正能比大多數人想的複雜得多,曾某個角度來看,光學成像的資料只是一個參考而已,是手機畫出來給你看的。這樣的AI技術應用,數位相機也朝同樣方向發展,所以只是50步與100步的差別而已,加上DC的CPU比較爛,能做的更少。真正要追求純粹光學體驗的,只能回到銀鹽底片時代。就像黑膠一樣,始終會有一些死忠群眾,近年來還有回漲趨勢呢。
BigMac4Diet wrote:從相機銷量就可以知道(恕刪) 我覺得不能這樣比,CD 變數位 MP3 在便利性上革命太大了,隨便一個 MP3 就可以放幾千片 CD,更不用講串流了,這根本沒得打單眼除了畫質屌打以外,全幅機身也越做越小,越做越輕,價格也下修不少,講真的,那些滿意手機照片品質的人有多少比例「原本」會去買相機呢,我個人認為市場的此消彼長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手機旗艦機都挺貴的,幾乎可以單換 DC 了,而現在的人一兩年就換一支,我想這樣的人不太可能會想有算再買相機,但現在 Sony、Canon 的旗艦機還是很多人在搶啦
chan15 wrote:CD 變數位 MP3 在便利性上革命太大了,隨便一個 MP3 就可以放幾千片 CD,更不用講串流了,這根本沒得打 你不覺得自己寫的正好就是重點嗎?作為音樂載體的MP3打敗CD是因為引進的技術進步在使用便利性,而非讓音樂載體性能(音質)更提升。CD被時代洪流沖走,最大的原因不是CD音質比MP3好不好,而是MP3"夠好"了, MP3改變了使用者標準,換句話說遊戲規則和話語權換手了;反觀DC一直強調畫質是為哪樁?更何況老實說10年前(甚至5年前)主流DC的畫質根本拚不過今天的手機鏡頭,今日手機照片畫質遠勝於"夠好了"。CD在強弩之末也不斷強調音質標竿,支援的複雜配備生態..等等,但最後仍難以對抗大局。這個市場趨勢變革發生在手機取代DC的進程上,幾乎是一樣的,結果大概也跳不出框架。一但市場份額低到一個程度,就難以支撐新產品開發,甚至品牌經營,這已經陸續發生了。至於"完全"取代,看起來倒像是個文字陷阱。
01最愛你這種文了。流量啊流量…這種就是堪用、夠用與好用之爭了。鬼才相信能完全取代。舉個例,現在最流行你常看的Youtuber,100個裡面有沒有十個是用手機拍的影片?澳洲有個叫金叔的攝影up主都用手機拍片,天天被網友唸畫質全網最差。完全取代?你要不要想像一下電視臺錄影全用手機拍是什麼場景?說個誇張點的,就連swag都不用手機拍。為啥,畫質渣啊!您隨便拍個照放臉書夠用,不代表其他地方就夠用了。想什麼完全取代呢,這樣推下去也可以完全取代天文望遠鏡啊。為啥不能?畫質渣啊! 樂觀樂觀 wrote:最初傳統型手機加入3...(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