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可能完全取代相機嗎

BigMac4Diet wrote:
我家裡還有兩台底片機EOS300跟老爸的Canon AE-1,兩台入手300D後都沒再用過了,變成藏品。
我猜你大概沒有用過底片單眼。這兩台沒有電都不能動,EOS 300要電池捲底片跟驅動鏡頭;雖然看起來AE-1是"全手動",但實際上有一個測光電池


我家裡還留一台FM2,拍照完全不需要用電,電池只用在測光表.
那個年代有經驗的人不需要測光表也可也拍得很好.

北漂彰化人 wrote:
那個年代有經驗的人不需要測光表也可也拍得很好.


我一直以為,買AE-1的就是買它的那2個字"Auto Exposure",測光表的增益指示是跟底片感光度和快門/光圈聯動,要用肉眼判斷亮部暗部光度,再憑經驗調整,也太厲害了吧。

倒是看過正港"完全不需要電"的相機,社區裡的鄰居有台拍立得95(打開來還會看見蛇管)常拿出來獻寶,但是他從沒拍過一張照片,因為聽說底片已經停產超過半世紀。

給你參考。
AE-1當初一出來就是號稱第一台使用電子測光的相機,跟之前的純機械單眼相機是有區別的。也因為這樣使得售價大幅降低,每家的老爸幾乎都買,算是四十年前的無敵兔。AE-1這種革新產品哪能當成傳統純機械相機看呢?

不用隨著無聊主題起舞,畢竟再怎麼扯,swag、職棒轉播跟電視台也不會拿手機拍的。
為啥?一起再說一句,因為畫質渣呀!
BigMac4Diet wrote:
我一直以為,買AE-...(恕刪)
好像每隔一陣子就會看到這個話題耶
說真的我覺得很難啦
手機拍的東西放到大螢幕上看真的是慘不忍睹
商業用途的話完全不可能用手機取代

如果是業餘的話有可能嗎
我覺得應該會吃到一部分的市場
但單眼的應該還是吃不太到
拿單眼有時候不是那個相機而已,還有那個kimoji在裡面啊~
我覺得還是不太可能
BigMac4Diet wrote:
鄰居有台拍立得95...(恕刪)


應該是寶麗萊(品牌名)
拍立得是指拍了會吐照片出來那個
ASRAAM wrote:
第一台是2002年Minolta的DiMAGE X

感謝分享
那三洋J2我家還有只是好幾年沒用了
這已經算是月經文等級的議題了吧…其實答案早就很明顯了,對於大部分的一般人來說,早就沒有購買相機的必要…但是對於靠相機吃飯or極度龜毛的攝影愛好者來說,手機永遠就只是手機,一台相機10萬8萬、一顆鏡頭也是10萬8萬,他們還是必須得買
現在手機上的相機與真正的相機,早就已經可以算是不同世界的兩種商品了,雖然一樣都是拿來拍照,但是目前看來只剩下構圖是兩者共通的部分,在你按下快門後一切都不一樣了…甚至像Google這種演算法王者,在你按下快門前手機就已經不斷預拍調整演算法,或者是LiveHDR與亮暗雙曝光這種變態級別的演算法功能,真的,這完全不是傳統相機能跨足的世界,有生之年我們應該都看不到傳統相機能導入同樣的技術,除非這些手機廠自己跳下來,用相機該有的硬體規模與設計來做相機…屆時,相機市場勢必又會是一片腥風血雨,因為現在手機在軟體演算法上的強大是為了彌補硬體的先天不足,如果有那麼一天,同樣的軟體拿去套在M43、APSC甚至FF的片幅上?我相信很多的攝影愛好者都會開始懷疑人生
但是這完全不影響傳統相機繼續在這個市場上生存…還是一樣那句話,一般人根本沒必要買相機,但是職業用戶、極端愛好者還是只能買相機,哪怕我上面的假設成立,用途不同還是導致了器材選擇的不同
BigMac4Diet wrote:

我一直以為,買AE-1的就是買它的那2個字"Auto Exposure",測光表的增益指示是跟底片感光度和快門/光圈聯動,要用肉眼判斷亮部暗部光度,再憑經驗調整,也太厲害了吧。

倒是看過正港"完全不需要電"的相機,社區裡的鄰居有台拍立得95(打開來還會看見蛇管)常拿出來獻寶,但是他從沒拍過一張照片,因為聽說底片已經停產超過半世紀。(恕刪)


過去有100%完全不用電的拋棄式相機,不用測光,紙盒裡一捲底片,「泛焦模式」不用對焦(不能近拍),不用光圈,不用快門,沒法測光,主要只能在白天拍。


但現在的拋棄式相機裡還有閃光燈…要電。
【FUJIFILM 富士】SIMPLE ACE IOS 400 負片拋棄式傻瓜相機(可拍攝27張)【488元】

查了一下淘寶,現在還是有完全不用電,「沒閃光燈」且「不用測光」塑膠製的「膠捲相機」,含底片人民幣40元左右。


過去拍照拍不好,都要去了解光圈、快門,
現在拍照拍不好,代表手機的AI不夠好,怪給手機就好!
featheringer wrote:
這已經算是月經文等級(恕刪)


HDR 拍攝模式 Pentax 滿早就有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