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話術給騙了,買手機絕對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寫的真好又詳細,
可以幫助很多沒有時間分析,
又想買手機的朋友。

PS.酸民退散
這篇文章也在講話術,看看就好

DragonKingBosh wrote:
發現不只是版上、包...(恕刪)


好文
我個人不管是自己買或是幫家人買都會有一定的基本條件,然後再去看預算,但是也碰上介紹過手機,然後用一陣子又來抱怨手機難用,最後說想換新手機,那我誠心告訴她,要不要考慮旗艦機,不然妳買中階機,然後又嫌自拍不夠好,玩遊戲卡頓,不如買台iphone或是安卓各家的大螢幕旗艦,又嫌價格太貴,真的很難滿足

DragonKingBosh wrote:
發現不只是版上、包...(恕刪)


很精闢的文章
但是改用USB Type-C, 高度不會比Micro USB還薄的
因為USB Type-C比Micro USB還大顆(請見圖)
主要是USB Type-C的便利性, 還有未來性比較好
1.可以耐高瓦數(20V, 5A, 都可以拿來當NB的電源孔)
2.正反插
3.傳輸聲音, 高畫質影像(可取代HDMI)

等於目前流行的port都以整合成一個
Micor USB沉板式, 有捲邊, 高度3mm


Micor USB沉板式, 無捲邊, 高度大概2點多mm吧


USB Type-C沉板式,高度大概3.16mm
有些觀念讓人覺得蠻偏差的
樓主或許要把基本功再練練才行
才不會有誤導他人之嫌

但很少有人發出類試的文章
如果是原創
我依然給樓主一個讚
先感謝大大的分享,不過看到後來似乎是在幫某些手機打廣告......
這裡我針對大大所提出的點,提供一些我的看法給大家參考



一.外觀

話術1 特殊色就是比較貴!?

破解話術:我想說除非是拿裸機,不然裝上殼或是去包膜,這些顏色根本就如同虛設,沒必要



這個我無法同意,就算是殼也有透明或半透明殼,包膜有透明膜,這時候手機顏色就很重要

更不要說有的手機配色包含正面。
顏色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項東西,甚至凌駕於手機功能。
畢竟手機一拿就是幾年,能夠找到一個自己看得順眼的顏色是很重要的。



話術2 玻璃機身「質感」就是讚

破解話術:在意指紋不喜歡戴套請找鋁合金機身,反之不在意指紋或喜歡戴套,玻璃機身就能創造出它的質感,這裡也列出幾款手機給大家參考



這一點完全是個人主觀,套用你的第一點,如果是用上保護套或是包膜,那不管你用哪一種機身都沒什麼影響.
至於折彎的例子我覺得有一些混淆視聽,手機在設計時都會考慮到機身強度,如果為了使用某些材質導致機身強度下降太多根本無法通過QA,所以在正常使用之下根本不需要擔心機身彎曲的問題,如果你有裝保護殼,那更是不需要擔心。
因為坐到所以彎了?你根本就不應該坐他吧......
如果真的要去探討機身強度,必須要有數據佐證



話術3「輕薄」=取消耳機孔=缺點?

破解話術: 真要說麻煩,身邊使用的朋友倒是沒聽到他們抱怨過,倒是Type-C以及Lighting的功用其實不只是讓手機更薄,防水、傳輸速度更快和優化音質也是使用這技術的原因。或許真的多了點麻煩,但這是未來趨勢,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



這毫無疑問是缺點,如果今天因為用上Type-C所以可以得到防水或是變得更輕薄或許可以說是“平衡了這個缺點”,但拔掉耳機孔絕對不會是優點。
首先,Type-C真的提供了好的音質嗎?這一點需要有數據佐證
其次,很多手機就算拿到了耳機孔機身也沒有變薄,那為何要拿掉?
最後,拿掉了耳機孔讓很多人必須要攜帶轉接線出門才可以接上耳機,要是今天忘記了,那就不要想要接耳機了

你可以說他是一個轉換期,但是不可以要使用者去忽視這一個問題,不管有沒有需求的人,少了一個耳機孔就是減少了一個選項,更容易讓使用者受限。同樣的,方不方便一樣要有數據佐證為佳




二.螢幕

話術4 「高屏比」就是屌?

破解話術:人家說追求武功若過於快速沒有按部就班的走,就容易走火入魔,高屏比手機為追求更高的屏占比,陸續出現曲面螢幕,甚至將邊框取消,但卻也出現了誤觸螢幕、手機掉落便會直接摔到螢幕的狀況,因此建議若是沒有耐心或是常粗心掉手機的朋友們,在選擇高屏比手機時務必三思高屏比不見得比較屌,當你摔到地上看著螢幕碎裂,大概就只有在旁邊笑的朋友會覺得你很屌而已,因此建議各位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比例」才是最合適的,像我就覺得介於70~75%就較為合適,下面就以這標準簡單列出幾支手機給各位做參考



螢幕碎裂這一點有點不知所云,螢幕只要摔倒特定位置都會碎裂,至於大螢幕是否比較容易裂,同樣需要看數據
高屏比屌不屌是主觀感受,唯一的客觀點在於可以把更大的螢幕猜到較小的幾聲。
樓主只因為螢幕大容易碎裂就認為這是話術我完全無法接受。
這就跟說買新鮮牛奶容易壞,所以買保久乳就好一樣,看不出來邏輯在哪裡



話術5 螢幕解析度越高越好?

破解話術:各種面板擁有不同問題,像是AMOLED成像不錯,但若是對於殘影問題不能接受,基本上會去選擇TFT面板的手機,當然若你不在意那些問題AMOLED技術也可能可以用得很開心,建議務必詳細暸解後在下手,下面大方向分類幾個品牌給各位做個參考......



這一點我同意,我過去有做過視覺的研究,詳細理論就不說了
但一般來說Full HD螢幕在5-6吋的手機上在正常使用距離下基本上可以說是不太可能看到像素點了(AMOLED因為像素排列問題所以會有所不同)
這時候反而是螢幕的色彩或是反應速度等等造成的影響要大得多。所以現在的旗艦機螢幕解析多是噱頭居多


三.相機

話術6 想拍好照片,就選這支「高畫素」的吧!

破解話術:其實理論的東西大家都懂,但是美與醜卻是主觀的,有些人喜歡色調偏暖,有些人則是喜歡偏冷,既然如此無論理論暸解多少,唯有看到成果才能知道是否為真正適合自己,因此這邊我換建議與其聽從別人說倒不如透過一些網站實拍、細節展示,更可以知道什麼手機的相機才是最適合的



如果真的在意手機相機品質,需要一個比較客觀的比較基準,可以參照DxOMark Mobile,這個算是比較有公信力的網站
目前來說排名第一個是HTC U11,其次是Google Pixel,樓主所推薦的OPPO P10不在名單上所以無法比較。
但這只是畫質的部分,好的手機相機還會提供一拍照選項,讓使用者可以自己調整ISO,快門速度,曝光,色調,手動對焦和WB(白平衡)等,這一些因素也會影像到成像品質的好壞

最後,萊卡認證或是蔡司認證等等什麼的是無法作為指標的,因為認證僅僅是表示該相機有使用了這些公司的技術或是委託了該公司進行設計,而非由他們生產整個模組與對應的軟體。


最後,很謝謝樓主提供這一些資訊
但是也建議樓主分享時盡量減少主觀感受,以客觀事實或是研究佐證來作為主體
提出的論點儘量涵蓋各個面向來避免只以單一事實來推論整體
很實在的文章
但是沒啥用

個人淺見
如果預算足夠
8成的人都會選擇apple
剩下2成就是玩家了
嘗鮮為主,其他沒那麼重要

而預算不夠的呢
又分為年輕族群
通常這類人也很清楚自己要甚麼
畢竟沒有足夠的預算
怎能不精打細算
網路世代就算沒被店員洗腦,也被01洗腦(誤)

而剩下的人中老年族群
則是活在以前的年代
店員講得天花亂墜
價格也預算內
就出手了
而對他們來講也夠用
自然也不認為被店員欺騙

以上就是我的結論

DragonKingBosh wrote:
發現不只是版上、包...(恕刪)


書到用時方恨少,同理,一直隨身的手機,若臨時派不上用場,會很嘔氣
自由選購的社會,何須如此介意
最重要,買貴只是多花錢,一些功能搞不好還不知道如何使用的,曹操說兵不在多在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